近年来,文化自信厚植人心,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已成为人们了解一座城市的首选之一。坐落于金海湖畔的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简称“奉博”),自2019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先后联合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策划推出“雍正故宫文物大展”“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等重磅展览,参观人数屡创新高,一跃成为热度很高的网红打卡地。
面对观众的参观热情,奉博在不断推出更多元、更优质展览服务的同时,也一直在探寻场馆发展的另一核心:作为一家地处上海郊区的综合性博物馆,如何借助大展积累影响力与高人气,走出一条展览之外的、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3月刚刚推出的“修复日记II——永不褪色的红”特展,正是奉博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将博物馆服务、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和红色资源共同活化利用,更好实现博物馆功能的生动实践。
在这个汇聚了一批红色主题经典油画的展览中,除了展示油画魅力,奉博还将展厅变身为红色主题油画的修复间和资料室,将关于油画检测与修复的知识一一呈现给观众,揭开奉博文保修复中心的神秘面纱。事实上,在博物馆地下一层的一处空间里,奉博的修复工作开始得比公众想象的要更早。
应运而生 让文物修复成为奉博特色
作为一家区县博物馆,为实现“将奉博打造成为奉贤新城的文化高地、城市课堂,立足奉贤,借助上海,辐射全国”的目标,一直尝试转化馆内有限的文物资源,不断探索走出独属于奉博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过去,文物的概念多以时间节点作为重要的区分标准。现在的文物定义,时间跨度更大,覆盖范围更为宽泛。凡是对重大历史时期、事件有见证或记载意义的,具有重大文史价值的,都可以称为文物,都属于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面对近年来文博行业不断发展所发出的感慨。伴随着“博物馆热”的持久深入,加之《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秀纪录片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物保护及修复工作的重要性,文物修复工作的社会需求也不断涌现,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基于这一远见,奉博结合自身具备的人才队伍、新建场馆等优势,于2021年成立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自此,文物修复作为奉博创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战略构想得以正式落地。
不同于其他大馆“大而全”的修复中心,奉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切口小,整个中心共设有“纸质品保护和修复”与“油画保护和修复”两个工作室,将服务功能精准定位在可移动文物修复上。这两个专业领域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对科技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场地,以及修复工作的体系架构与流程建设等方面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迄今为止,上海仅有包含奉博在内的四家单位拿到了上海市文物局颁发的纸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此外,奉博还拥有目前全市唯一一份油画修复资质证书。
现今,奉博修复中心的修复业务覆盖纸质文物修复、油画检测修复、文物检测分析、书画装裱等,有很好的理论研究水平。除自身发展及区域内的各类专业需求外,奉博还做到“持证上岗”,敞开大门承接各兄弟单位、各博物馆馆藏及社会文物、艺术品的委托修复。拥有行业领军人才与专业队伍,是支撑文保修复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在馆内奉贤区书画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团队、工匠团队、第三方合作公司以及外聘修复师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应运而生的修复中心,正尝试让文物修复工作推动场馆走得更好更远。
守正传承 以敬畏之心对话每件文物
走进奉博的纸质品保护和修复工作室,常常会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常人眼中的一堆“废纸”,因氧化、虫蛀、腐蚀而破损残缺,七零八落地躺在宽大的桌面之上。在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碎纸片上,有的是几组线条,有的只是一些色块、墨团,如果不是修复师的讲述,大多数人应该难以想象,它们曾是一幅幅名家名作,也曾躺在某位文人墨客的书房接受主人的珍爱与欣赏。但是岁月的侵蚀与保存不当,迫使它们濒临绝境,除了让人扼腕叹息,还有什么别的转机?
只见一位修复师捏起一把专用镊子,屏气凝神,俯下身来,仔细辨认,根据碎纸片上笔画的形状、笔势的走向、纸纤维的纹路,一张一张拼接起来。渐渐地,几朵“菊花”依次显形,傲霜斗雪,姿态生动。拼好图,还只能算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修复师继续为作品清洗、揭背、补洞、托裱……直至最后成功复原。一幅珍贵的《古菊图》在修复师的巧手下渐渐起死回生,这是奉博纸制品保护和修复工作室的修复日常,也是文物修复工作中最让人欣慰与欢喜的一幕。
在这个工作室,“85后”的上海工匠秦威威是灵魂人物,作为奉博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他师承名家,同时也是奉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2021年全国文物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书画修复项目二等奖。虽然年轻,但从高中就开始接触古字画修复技艺的他,在此领域已潜心研究了20年。他的绝活“修补无痕”,是目前居国际领先地位的高超技艺。
在这位上海工匠的带领下,奉博修复中心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专利5项,省部级课题1项,国家级奖项1个,还参与编写了书画修复项目《全国文物修复师职业教材》。并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20余家文保机构提供服务,修复纸制品文物300余件。
即便是绝技在身,修复师在修复文物时心里还是紧绷着一根弦。秦威威和团队常说,要怀揣“敬畏”之心。修复古字画真迹就像与古人对话、交流。当修复师在研究、分析、思考、解读时,就像近距离感受古代艺术家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与呈现。这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检测评估古字画受损情况,研究修复方案与备用方案,组织专家会诊,确定实施方案,准备材料,都是慎之又慎的工作。浆糊的调制是否恰当?颜料的配色是否协调?字画的笔线是否流畅贯通?宣纸的纹路是否丝毫不差……这些问题都要缜密考虑、精准实施。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修复的成败、都关乎古字画的生死、都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传统书画修复技艺,是师徒间的口传心授,是一场不亚于外科手术的精细操作,也是完全依靠修复师的匠心巧手。在奉博,纸制品科学检测分析室,独立的文保仓库,配备完善的修复设施,恒温恒湿系统,24小时监控和安保系统,设备配置齐全,能满足常规可移动纸质文物的修复需求。每个修复师更是秉持“守正不守旧”的理念,在传承传统修复技艺的同时,更贴近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可逆”与“可识别”的原则,用敬畏之心对话每一件文物,以双手延续中华文脉传承。
科技创新 用现代手段谱写“修复日记”
在奉博的油画保护和修复工作室,似乎又有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宽敞明亮、布局清晰、仪器设备林立的油画修复空间,像一间化学实验室,充满了现代化与科技感。工作室按照国际标准建造,布局清晰、宽敞明亮,配有进口品牌油画修复设备器材、检测仪器和工具材料100余件(套),以美术馆级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安防系统,创建规范、安全、理想的作品修复保存环境。2022年,油画工作室通过专业艺术品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成为国内较早获得艺术品保险独立承保的修复空间。
油画修复源自西方,在中国开展油画修复工作,必须与国际力量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做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保护与修复。奉博油画保护和修复室成立以来,与国际文物修护协会(IIC)、英国修复师协会(ICON)、中国油画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等建立合作关系,策划和组织了第一届中国油画收藏现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油画收藏现状与保护学术交流会等学术活动,与业内机构和专家共享研究成果,聚合专业人士,建立沟通平台。
相比于中国传统书画修复对文物病害诊断的“望、闻、问、切”,油画修复更依赖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各类检测分析,依实证推断病因再对症下药,这是油画材料与工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奉博油画保护和修复工作室坚持国际理念,以科学诊断和规范操作为特色,与国际知名的瑞士雷斯特里尼科学鉴定研究所,意大利文化遗产科学公开数据库 CHSOS 等建立合作关系,结合当今国际油画检测分析技术和中国本土油画的工艺特点,率先提出“以原位无损为先导的油画分析诊断路线”,依据特定规程,综合运用多波段技术摄影(Multi-band Technical Photography)、X射线荧光斑点分析(P-XRF)、宏观X射线荧光分析(MA-XRF)、拉曼光谱(Raman)、光纤光谱(FOR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纤维鉴定等多种无损、微损检测分析手段,结合样本数据库,对油画成分、病害等进行科学研究和诊断,并用于指导修复方案编制和修复工程实施。
现代油画修复的科学性不仅展现了高科技的运用能力,更要求基础工作的规范执行和成果稳定。为此,修复师和工作人员均要接受各项培训,制定标准、并辅以各种专业工具设备等,确保工作质量稳定性。例如,为确保油画文物修复前后档案摄影及技术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油画保护和修复室自主研发并制造了“墙面嵌入式油画拍摄滑轨画架”及配套成像系统,收到良好效果。该文物装备现已申请国家专利。
基于奉博油画修复稳定和超前的服务能力,2023年起,博物馆陆续承接了陈云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等单位的馆藏油画保养和修复委托,为红色文物保驾护航,为红色文物研究积累素材。
巧手匠心 让修复技艺成为展览亮点
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技艺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再完美的保护也会出现各种劣化腐朽或破损。通过专业修复技术,让破损严重的书画文物得以重现光彩,以修复后的作品丰富展览内容,展示文物修复技术本身的科技与传承,并让其在展览中“闪闪发亮”,是近年来奉博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充分发挥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3年,在奉博举办的“‘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中,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碑拓》尺幅最大,气势恢宏,装裱精美,备受观众关注与喜爱。鲜为人知的是,这件文物刚送来时仅是一些分段的拓片。《升仙太子碑》原碑高6.70米、宽1.55米,装裱后的整幅碑拓作品高近8米、宽近2米,文物修复中心花了40多天,修补、全色、托绫、打料、镶嵌、覆背、砑画……30多道工序,专业性和精细化的修复力臻完美,最终让碑拓在展览中如期亮相,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了让公众了解文物修复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奉博将文物修复室搬进展厅,修复技艺成为文化传播的绝佳题材。
2022年3月至5月,奉博推出了开馆以来“最小”的展览“修复日记——一幅油画的重生”。展览以奉博修复中心承接的一幅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伊朗油画《法罗克·加法里肖像》修复项目为背景,以油画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流程为线索,围绕油画作者之谜讲述了一段尘封70年的历史文化故事。展览不仅满足了观众对文物修复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也普及了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
在展厅现场模拟复原的修复工作室场景中,修复师使用的工具、材料一应俱全,以最直观、动态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油画修复的原理和技术,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文物修复技艺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同时,展览还以“行走的修复日记”为题,走入上海市区及陕西西安等地巡展,观众反响热烈。张雪松说:“我们希望修复主题类的展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广大观众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普及文物收藏养护知识;也希望可以通过艺术史学研究,特别是艺术科技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展示不同时期艺术品的创作风格及特色,促进文化交流。”
今年3月中旬,奉博又推出了“修复日记II——永不褪色的红”,面向大众展示红色主题油画的历史意义与经典魅力,展出了首次走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罗工柳的《地道战》、上海油画雕塑院收藏的刘耀真的《刘胡兰》,以及由刘海粟、胡一川、俞云阶等知名油画艺术家描绘的红色主题油画原作20余件。展览首次在展厅中搭建了一个全透明的玻璃房作为实景修复展示空间,并通过多角度全程直播的方式,向大众展示油画修复的全过程、全周期。同时,展览还向专业人员提出了一个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即:眼下全国的红色经典油画已陆续进入“老化”周期,如何加以专业修复、科学保护,应当提上议事日程。此展期待引发业界专家与从业人士的关注与思考,对这一新课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甚至争鸣,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对红色经典油画的重视与保护。
技艺延伸 修复工坊创新美育体验
奉博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开展美育活动,积极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为创新美育体验,奉博巧妙利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这一独特资源,策划了一系列匠心独具的修复工坊体验活动。2023年,“‘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期间,结合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专业知识,开展“妙手匠心”字画修复实践课程与“古韵新生”古籍修复体验活动,观众在修复专家指导下,体验书画修复的精湛工艺。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刻领悟汉字文化的底蕴,更激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浓厚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修复日记II——永不褪色的红”展览再次突破传统框架,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体验式美育活动——“小小名画修复师”。通过展览导赏、名画临摹以及动手修复等环节,带领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油画修复师的工作世界。“文物修复+美育”的创新模式不仅为文物价值传播注入了新活力,更将文物资源巧妙融入青少年教育中,让文物美育的力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奉博深入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依托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专业过硬的修复技术、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让文物重现生机,用文物资源赋能博物馆展览展示、社会美育、文化传播,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构建奉博叙事,激发文物的创新创造力和生命力,让文物添彩人民美好生活。 (供稿:奉贤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