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宁波地区考古工作撷萃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2023年,宁波地区共开展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387项,勘探44项、发掘12项,奉化陈王遗址、余姚杜义弄汉六朝遗址获评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有力促进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此外,还联合开展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和镇海口海防遗址(江南部分)之靖远炮台主动性考古发掘。现按年代早晚将其中五个发掘项目择要介绍如下:

余姚上钱遗址古稻田

——河姆渡文化晚期具有完备系统的水稻田

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上钱村以东,其北边1.5公里即田螺山遗址。此次发掘共清理发现了田埂3条、沟渠1条、道路1条、台地1处、灰坑9个。根据碳十四年代测定,遗址年代距今5800-5600年。

3条田埂,呈长条状的土堆隆起,其中一条田埂边发现有用于排放水的沟渠,田埂丁字形交汇,交汇处一侧明显低洼,应为灌排水口。道路位于稻田东部边界附近,东西走向,应该是连通居址和稻田之间的主要通道。此外,在发掘区内还见有一些坑状遗迹,与放置生活垃圾的灰坑明显不同,坑内均无遗物,多数坑分布在田埂附近,并发现坑内填土临近堆放的现象,推测是为了修整田埂、渠道,就近取土从而形成。

经初步检测,水稻田堆积中含有水稻小穗轴、颖壳、水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近8000粒/克,高于一般认定的土壤中含水稻植硅体超过5000粒/克即可判定为水稻田的标准。

古稻田所处位置为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史前人类活动频繁,周边有河姆渡、井头山、田螺山等重要史前遗址。在以往考古工作中,宁波地区的山前平原地带普遍存在古稻田层,田螺山遗址的发掘曾对古稻田进行了小范围的解剖,而真正把古稻田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大规模发掘是始于2020年的施岙遗址,此次上钱遗址古稻田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对史前稻田和稻作农业发展的认识。

一是上钱古稻田发现了田埂和灌溉系统,还有反映稻田修整的土坑等,展示出了完善的水稻田系统,为宁绍平原地区稻作农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二是以往宁波地区发现的水稻田均位于山前、地势较高的地带,而上钱古稻田位于地势低缓的河谷平原地带,地理位置特殊。低水位环境,对于水稻的种植来说,水的利用和规划尤为重要,因此也反映出了更高的稻田修整和水稻种植技术。

三是古稻田层其上发现了数层泥炭层和自然淤积层,反映出史前阶段数次水平面波动较大的环境变迁,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人地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上钱古稻田是新石器时代人类进行稻作农业留下的另一处重要遗存,为研究史前人类的经济活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环境变迁提供了新的证据与参考。后续还将结合木材鉴定、土壤微形态分析、环境考古等多学科多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该遗址内涵的研究。

image.png

image.png

奉化陈王遗址

——奉化江流域聚落变迁重要实证

遗址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陈王村南,东距奉化江支流东江约一公里。共清理发现遗迹77处,出土小件标本600余件。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时期、战国时期、汉六朝时期、唐宋时期。

河姆渡文化四期遗迹现象发现有土台、墓葬、木构窖穴、木构护栏、灰坑、灰沟等。出土陶器主要有釜、鼎、豆、罐、器盖、支脚等,石器有石锛、石犁、砺石等。

良渚文化时期房址为单间或多间地面式建筑,由基槽和柱洞组成,平面形状为圆形或近长方形。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仰身直肢葬,头向东或东北。随葬品一般置于腿部或脚端,常见陶釜、豆、石钺和石锛,个别墓葬随葬漆觚或小型玉饰品。其他遗迹还有灰坑、灰沟、灶等。出土了大量陶器残片,可辨器型包括鼎、豆、罐、釜、盘、盆、双鼻壶、翘流盉、宽把杯等。出土的石器种类丰富,有犁、刀、钺、镞、锛、斧、耘田器、镰、凿、破土器、纺轮、砺石等,玉器有玉锥和玉珠、玉坠等小型饰品。

战国时期文化层被汉六朝时期人类活动破坏,仅发现少量原始瓷盅、杯和拍印米字纹或方格纹等纹饰的印纹硬陶罐、坛残片。

汉六朝时期发现有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和砖瓦类建筑构件。陶器以陶罐居多,还存在一些硬陶,与商周印纹硬陶的区别主要是在纹饰方面。瓷器见有碗、盘、盏、钵、罐、壶、支架。

唐宋时期的器物以青瓷为主,有少量白瓷。越窑青瓷器型见有花口盏、荷叶形盏托、碗、韩瓶等。

陈王遗址是奉化江流域史前时期古人活动的重要聚落点,从河姆渡文化四期到良渚文化阶段,延续性强。这两个时期的墓葬特征存在一定延续性,为研究宁波地区河姆渡文化与后续文化的墓葬形制演变和社会发展模式变迁等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从聚落变迁过程来看,陈王遗址各时期丰富的聚落要素、“居葬合一”的聚落布局形态及大量生产、生活类遗物的发现,对探索宁波地区史前聚落演变与研究生业经济有重要意义。汉六朝时期大量生活类遗物和较多砖、瓦类建筑构件的发现,为复原宁波地区汉六朝时期社会生活场景提供了新材料。此外,该遗址是奉化江流域发现的又一处典型平原低地聚落址,对于构建区域文化发展脉络和研究聚落变迁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image.png

image.png

潘家耷遗址

——鄞江流域史前时期平原聚落

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潘家耷村东,北距奉化江支流鄞江0.6公里,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面积合计约3300平方米。出土遗存年代由早至晚分别为良渚文化时期、钱山漾文化时期和宋元时期,以史前时期遗存为主。共清理发现各类遗迹22处,出土小件标本45件。

良渚文化时期的遗迹主要为6处柱洞,分布规律及结构不明。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黑皮陶为主,少量夹砂灰陶,可辨器型包括鼎、豆、罐、釜、鬶、杯、器盖等。石器有石镞。

钱山漾文化时期的遗迹有房址、灰坑和柱洞。房址由基槽和柱洞构成,其上覆盖一层黑色废弃堆积层,基槽内土质较致密,填土为灰褐色,无红烧土颗粒,无包含物;柱洞内的土质较致密,填土为灰黑色。陶片主要为夹砂红陶,泥质灰、黑陶次之,可辨器型有鼎、罐、豆等。石器有石钺、石锛、石镞等。

宋元时期遗迹发现灰坑和灰沟各一处, 出土遗物有少量青瓷碗、盘碎片。

目前,奉化江支流鄞江两岸共发现史前遗址13处,潘家耷遗址是唯一一处分布在平原地区的聚落址。本次发掘出土遗存年代主要集中在良渚文化晚期至钱山漾文化时期,为认识宁波地区这两个阶段的文化演变提供了较好的实物材料。钱山漾文化遗存在奉化江流域发现不多,该时期房址、灰坑等聚落要素的发现为探索这一区域史前聚落分布特征和时代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image.png

树桥遗址

——六朝时期鄞江地区瓷器贸易端倪初现

遗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树桥村以西,面积约1400平方米。地层堆积由早及晚分为良渚文化时期、六朝时期和唐宋时期。共清理发现灰坑、灰烬活动面、木构建筑等遗迹6处,出土小件标本400余件。

良渚文化时期遗迹为1处灰烬活动面。灰烬活动面位于高处台地,堆积内夹杂较多炭粒,出土有磨制有段石锛、黑陶片、红陶片、夹砂红陶鼎足等遗物。

六朝时期遗迹有灰坑3处和木构建筑1处。出土瓷器、陶器、砖瓦、石器、木器和金属器等器物。其中瓷器占大宗,主要器类包括碗、钵、盏、盘、碟、砚台、盏托、盘口壶、四系罐和带釉陶罐等;木器以木构件为主,另出土有3件木屐;石器有石球和磨石;还出土有铜碗、铜刀、铜凿、银钗等器物。

唐代遗迹为1处灰坑。出土有大量青瓷器,且时代特征明显,出土器物中最常见两种形制的青瓷碗,一种为玉璧底,一种为浅圈足底。

宋代堆积以I区第③层地层为主,遗迹有灰坑1处,出土有刻划花碗、青瓷碗、韩瓶等典型的宋代瓷器。

值得一提的是,六朝时期的木构建筑遗迹依水而建,应为水边护岸结构,结合出土同一类型瓷器数量众多的现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商品贸易属性,推断该木构建筑应为一处临水码头或仓储库房,此类遗存在宁波六朝时期较为少见。

树桥遗址的发掘,填补了鄞江流域六朝旷野遗址的空白,与区域内发现的上庄山、蜈蚣岭墓群相呼应,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六朝时期聚落,为复原六朝时期宁绍地区聚落生活场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image.png

余姚杜义弄汉六朝遗址

——汉六朝时期水井建造技术的体现

遗址位于余姚市梨洲街道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操场内。据《余姚县志》记载,今实验小学校址即宋至明清时期余姚县学宫所在地。

遗址时代以汉代为主,另外还保留部分六朝时期的地层堆积,六朝以后的地层被近1米左右的原实验小学操场垫土层完全破坏。操场垫土层里包含大量汉至明清时期的陶瓷片及建筑材料,部分宋至明清时期的板瓦、瓦当、滴水、砖雕以及石质柱础可能与原学宫建筑有关。此次发掘共清理发现各类遗迹82处,包括灰坑65个(其中铜钱窖藏坑1个)、灰沟6条、水井8口、柱洞群2处、墙基1处。

汉代遗迹发现有灰坑、灰沟和建筑遗迹。部分较浅且形状不规则的可能为自然坑,另有不少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深1-1.3米的灰坑,这些规整的方形灰坑可能为取水或排水坑。其中,H48,平面呈长方形,近直壁,平底;平面长3.5、宽2.15米,底部长3、宽2.1、深1.5米;除出土少量陶片外,难能可贵地保存了大量植物遗存,如竹编、葫芦、桃核、橡子,尤其是出土大量橡子,铺满整个坑底,厚近半米。

汉代建筑遗迹有一处,由墙基(Q1)、与墙基平行的灰沟(G5)和三个柱洞构成。Q1平面呈南北向长条形,长5.02米,由南北两组砾石构成,砾石厚约0.3米,两组之间间距约1.75米,南部砾石的西侧发现有与之平行的3个柱洞。Q1东侧发现一条长15、宽0.5、深0.5-0.7米的灰沟,灰沟满填残碎的筒瓦、板瓦。

六朝时期发现的遗迹以铜钱窖藏坑和水井群最为重要。铜钱窖藏坑(H15),平面呈椭圆形,斜壁平底。平面长1.85、宽1.3米,底部长1.45、宽1.3、深0.4米。除出土少量陶瓷片外,另发现铜钱一组,呈串状叠放,有缗。从残留痕迹看,应是由漆木质的容器盛放。铜钱共796枚,重2.09千克,钱文主要为五铢,有西汉五铢、东汉五铢,另有少量剪轮、磨郭五铢。此外,还有极少量的半两、货泉、布泉和大泉五十。水井有6口。其中,土坑井(J5),井口与井底平面呈圆形,井壁斜直,平底。井口径1.54-1.64、底径1.46-1.54、深1.75米;遗物丰富,出土有兽面纹瓦当、板瓦、筒瓦、花纹砖等建筑材料,陶器有陶锺、盆、罍、罐、坛、碗等,瓷器有碗、盅、钵、盘口壶、洗、罐、砚台、坛等。

陶圈井(J8)系先挖坑后砌井圈,土坑平面大体呈圆形,斜壁,平底,井坑平面长1.7、宽1.6、深3.2米,井底近圆形,直径0.84米。井壁用陶井圈叠砌而成。井口部井圈已不存,井内发现大量陶井圈碎片。现存陶井圈11节,高2.7米。每节陶圈外径84、壁厚4、高24厘米。每节陶圈壁的中间有2个对称的渗水孔,孔径4厘米。陶井圈大多破损严重,向内倾斜。井内出土有陶罐、青瓷碗。

砖井和陶圈组合井(J3)系先挖坑后砌井圈,井坑直径约2.8米,井口直径0.78米,深2.76米。挖好井坑后,在底部垫近圆形木底板,底板由两块木板拼接而成,其中一块已腐朽不存。再在木底板上垒砌陶井圈三节,井圈高22、直径77、壁厚3厘米,满饰绳纹,中部间隔分布有2个直径为4厘米的渗水孔。井圈以上由14层青砖错缝叠砌至井口,每层均由八块砖横立砌,两砖之间又有一块长方砖侧立分隔。井砖规格为长26、宽13、厚2.8厘米。井内出土有陶罐、罍,青瓷碗、盅、罐等。

砖井J1、J4、J7,均为砖井。以J7为例,系先凿井坑,后用砖砌井壁。井坑圆形,直壁平底,直径1.1、深1.64米。井口直径0.81-0.85米。井底垫有木板,木板直径近1米,由两块半圆形平滑木板拼合而成。木板上开有八边形凹槽,每层用砖八块,错缝叠砌10层至井口。每层砖圈外,发现长10-15厘米的小木棍塞垫在砖和坑壁之间,间或发现小段竹编痕迹,应是固定每层井砖,使成为一个整体,不易坍塌。井砖纵剖面呈梯形,侧面有穿钱纹与复线菱形纹组合纹,长边33、短边31、宽15、厚5厘米。发掘时井口外有大石块堵住,井内填有砺石,明显人为堵住井口。井内出土有青铜连枝灯盏、青瓷盅、碗以及大量铁五铢。铁钱共1682枚,重6.92千克,均为四出“五铢”。

余姚市杜义弄汉六朝遗址位于余姚江南岸,与这一时期的余姚县城隔江相望。考古发掘揭露了水井、灰坑等生活遗迹,出土了类型丰富的陶瓷器遗物,表明了该地应为县城外一处聚落居址。水井的发掘与解剖展示了其修筑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为研究这一时期余姚江流域的居民饮用水问题提供了翔实的案例。钱币窖藏和水井中发现的大量钱币应是当地居民在突发灾难来临之前采取的应急措施。J7中出土的大量铁“五铢”,背纹四出,从形制判断应为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铸行的铁钱。文献中记载,侯景之乱时“东境饥馑,会稽尤甚,死者十七八,平民男女,并皆自卖……”J7的埋藏情况或与之相关。

image.png

执笔:梅术文 丁风雅 王光远 许超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3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