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文物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峡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整体性工作思路,着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三峡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标识。围绕长江流域人类起源、巴文化、宋元山城遗址等重点方向,按照保护级别、保存状况、区位优势,创新“一园多点”建设模式,从三峡重庆库区541处考古遗址中遴选出万州天生城遗址、奉节白帝城遗址、云阳磐石城遗址、忠县皇华城遗址、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等5处三峡大遗址,落实投资约5亿元,创建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整体建设进度过半。目前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并于2023年9月27日对外开放,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规划引领
一是抓实规划驱动。2023年5月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政府、湖北省政府等7家部门和省市联合印发《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明确以三峡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立文物可持续保护利用机制,把文物保护利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总体目标。《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对标提出21项规划举措。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峡文物保护等工作纳入区县党委政府综合考核重点内容和重点督办事项,建立“赛马比拼”工作机制。在建考古遗址公园设置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与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文管所等共同参与遗址的保护管理利用。其中,忠县皇华城、两江新区多功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建设过程中由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全程指导,建成后由地方国有平台公司忠县通达投资公司、两江新区文化传媒集团等负责开放、管理、运营工作。三是落地项目立项。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式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重点建设项目。202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在重庆召开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在2025年之前立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坚持资源导向,提供高效保障
一是摸清资源底数。全面完成重庆三峡历史文化资源“起底式”调查,形成《重庆市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进一步摸清历史文化资源底数,明晰文物保存现状,为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强化技术支撑。编制完成《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配合中建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完成《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路径技术研究报告》。三是完善配套设施。2021年以来,在建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均公布或编制了文物保护规划,规划总面积约243.6公顷。其中,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内拟规划建设重庆三峡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三峡重庆库区考古遗址工作成果。
坚持项目带动,积蓄发展后劲
一是文物保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针对性实施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近100项,遗址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重点实施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高台建筑修缮及保护棚、万州天生城遗址本体保护及摩崖造像修缮、奉节白帝城遗址考古体验中心及考古工作站、云阳磐石城遗址城门城墙及古民居修缮、忠县皇华城遗址保护设施、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环境整治、巫山龙骨坡遗址保护棚等一批三峡大遗址保护修缮和展示设施工程。二是文物修复项目稳步实施。加快实施《重庆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022年度三峡出土金属器、陶瓷器、纸质等文物修复2400余件(套),丰富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及三峡库区博物馆展陈。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为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建成三峡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化技术结合创意互动形式,辐射带动三峡库区大遗址保护能力全面升级。
坚持考古先行,发挥实证作用
一是加强考古发掘。实施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奉节白帝城遗址、云阳磐石城遗址、忠县皇华城遗址、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巫山龙骨坡遗址、巫山玉米洞遗址、丰都犀牛洞遗址、江津石佛寺遗址等三峡大遗址考古近20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标本5000余件(套)。二是推进价值研究。大力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实施涪陵小田溪墓群、九龙坡冬笋坝遗址、江津梧桐土遗址等“考古中国”——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为三峡地区人类起源、巴文化、川渝宋元山城体系等与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考古实物资料。三是推动成果转化。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等29家文博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44项三峡考古研究报告编写及出版工作,委托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实施《三峡文物与中华文明》《文创产业与特色旅游》《形象传播与园区建构》《机制创新与体制示范》4项课题研究,为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