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批40年来,始终积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名城特色不断彰显,并以古迹繁盛的历史遗存,不断传递着绵延千百年的城市文脉。
在钟灵毓秀的人文画卷里,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守护着南京的文化遗产。除了团队带头人,其余是清一色的女同志。她们满怀责任,用双手为南京两千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档案,梳理它们的前世今生和历次变迁;她们默默耕耘,用脚步去丈量金陵大地,照看着每一处散落在城市乡野中的文化遗产。她们是文物安全的守护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她们是行走在南京山水城林的文物保护“娘子军”。
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承担了南京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及近现代纪念建筑物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巡查保护和文物“四有档案”编制管理工作。
多年来,这支“娘子军”为主力的团队,始终怀揣保护文物的初心,坚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扎根基层一线,为南京24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档案、定期巡查,默默守护着南京的文化遗产。团队先后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功臣墓环境整治工程、安全防护及防雷工程、环境监测、文物保护安全综合管理监测平台、石刻文物数字化保护等保护方案编制;配合省、市文物主管部门开展全市文物安全施工检查,组织承担主管单位交办的省、市级课题研究等各项工作。2022年被江苏省文旅厅授予“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称号。
山路崎岖
她们用坚毅身影践行着守护文物安全的庄严承诺
南京多丘陵河网,仅城区紫金山、秦淮河一带,就有近百处文物保护单位。团队成员扎根基层数年如一日,守护着文物安全。她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深入山间林地、田间地头巡查拍照,查看文物本体劣化程度、排查安全隐患,调查周边自然环境;对有管理单位的文保点,她们会询问日常管理情况,查看用火用电、环境污染、施工干扰等容易造成文物安全事故的因素。
文物点之间的距离相隔遥远,有时每天要奔波近三百公里,巡点二十几处。在四季轮回中,巡查人员不时要冒着严寒酷暑、风霜雪雨,跋山涉水,带着一身的尘土和杂草。通往文物点的道路,有的崎岖陡峭,有的泥泞湿滑,她们都一一克服,用坚毅的身影践行着守护文物安全的庄严承诺,成为行走在南京文化遗产间的“最美”风景。
炎炎烈日
她们挥洒汗水诠释文物守护的信念担当
疫情期间,由于无法正常外出,也拖慢了年度巡查工作的进度。2022年9月南京各区疫情有所缓解,却赶上了天气最热的时候。烈日当头,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巡查成员与区文物干部一道在遗址区查看土层存量,排查是否有私自取土和盗掘的发生,随手清理藤蔓杂草以免遮蔽旁边的标志碑。遇到“梅雨季”,上午还顶着大太阳,下午就一阵雨过,潮湿闷热,原本就坑坑洼洼的土地,瞬间泥泞不堪,脚下打滑。队员们在巡查过程中摔跤、跌倒是常发生的事。因为要连续巡查很多个文物点,一刻都不能停歇,一天下来,汗流浃背,加上天气闷热,随时会有中暑脱水的危险。但为了查看、记录文物情况,她们还是选择咬紧牙关克服困难,用汗水诠释文物守护的信念担当。
灾害天气
文物点上有她们默默守护的身影
每年汛期,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的文物巡查团队成员会来到明城墙太平门段龙脖子路,查看南京城墙几处包山墙排水情况并拍照记录;会驱车近百公里来到高淳水阳江跟踪查看几处水牮迁移整修后是否安好;会来到溧水胭脂河与天生桥查看高涨的河水对两岸的影响……台风等灾害天气期间,巡查员们会密切关注各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孝陵功臣墓李文忠墓为例,该处文保单位后山植被稀疏,高差较大,土质疏松。后山的陡坡距离墓冢最近处仅5米距离,遇到台风天气,暴雨过后土壤含水量陡增,随时有滑坡的风险。有一次在暴风雨过后,后山上几棵高大的榆树拦腰折断,松树发生倒伏,值班领导和文物巡查员们深夜赶赴现场,查勘情况,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文物点上正是有她们默默守护的身影,文物工作才多了一份安心。
专业细致
开展文保单位修缮施工中期检查咨询工作
除文物巡查外,团队还承担了对各区已开工备案,并正在施工的文保工程进行中期检查咨询服务的工作。主要包括文物保护工程的程序管理情况、工程效果和质量、工程资料等。从业主方开工前的一系列申报审批文件、招投标文件,到监理、施工的进场及开工组织设计、施工期间的工程资料管理等一一审核。组织专家现场踏勘,听取施工、监理介绍工程进展,了解技术方案落实情况,特别关注文保单位维修加固时,文物保护原则的遵守情况,传统工艺使用和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情况,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等内容。
近年来,团队共完成全市近20个项目的中期检查咨询服务,强化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规范,消除施工中对文物的破坏,防止因违规施工而造成的文物灭失、损毁等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年来始终保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项目安全事故零记录。
兰台筑梦
埋头“四有”档案梳理文物前世今生
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巡查团队的“娘子军”还承担着对南京市市级以上文物四有档案编制、南京市考古卷宗的整理工作。
“四有”档案是文物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弥补文物损失的重要依据。“四有”档案记录和反映了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是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保护、维修和研究的必要条件。目前,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直接参与档案编制的工作人员仅有3人,点多面广,需要补充完善的档案逐年增多。部分由寺庙、私人企业和个人管理或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不重视文物档案的整理,团队工作人员只能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再加上不定期更新“四有”档案,无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量。此外,作为档案工作的基础,收集资料也是团队工作人员要面临的难题。由于南京市文保单位涉及12个区,点多面广,部门工作人员较少,加上各区文物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工作繁忙,各区文物点资料采集基本上要靠团队成员亲自上门,有些文保单位的照片甚至要到文物点自己拍摄,这样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文物点交通十分不便,甚至没有通公交车。在人数极其不足、工作量巨大、资料收集困难的情况下,全靠投身文保事业的一腔热情支撑着团队成员日复一日的辛劳工作。
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文物“四有”档案的编制管理工作也为服务南京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贡献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目前,已经为南京城墙老图片展、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南京大学建筑设计院等各大高校、企事业单位编制文保单位工程维修方案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等基础性资料,在相关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台筑梦数十载,故纸堆里写芳华”,她们埋头“四有”档案的编制工作,梳理着文物前世今生,为文物点的信息安全、完整,在幕后默默奉献。
作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她们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付出,用实际行动坚守着这份“初心”,看似娇弱的身躯却是守护南京文脉的坚强卫士。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作者单位: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