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发现 揭开汉代海昏侯国的神秘面纱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新建县(现为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墎墩山一座古墓葬正在被盗墓分子觊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当即派人员会同南昌市和新建县文物部门进行现场勘查,考察后认定该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可能与文献记载的汉代海昏侯国这段历史有关,是一座重要古墓,应立即着手抢救性考古发掘。同年4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南昌召开新建区墎墩墓保护问题专家论证会,会后批准了这一抢救性考古项目。墎墩汉墓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是继长沙马王堆、广州南越王墓之后,我国第三次由国家文物局亲自组织、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遗产标准,委派国内著名考古专家、多学科联合动用最先进的考古发掘手段而进行的考古发掘,发掘过程由央视直播,引起业内轰动、全国瞩目、世界关注。
墎墩汉墓的考古发掘科学严谨,既重视墓葬本体的发掘,又十分注重墓园的结构、周边墓葬群及城址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保证了整个发掘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工作。2012年至2013年先后发掘了1座车马坑、3座附葬墓,解剖了2座园门、门阙及各式墓园建筑基址。2014年开始发掘主墓,2015年完成椁室、回廊、主椁室的发掘、清理,主棺套箱提取进行实验室考古。2015年11月海昏侯刘贺墓发掘的消息被正式披露,考古成果惊艳世界。墎墩汉墓墓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墓园呈梯形,占地约4.6万平方米,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取得丰硕考古研究成果。汉代海昏侯刘贺墓2015年囊括了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田野考古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等奖项,2019年被授予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奖·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和“十四五”专项规划。
在对海昏侯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同时,文物部门在其周围方圆5平方千米的区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了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遗存。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基本确认面积达3.6平方千米的紫金城城址为汉代海昏侯国都城。城址分内城和外城,其中内城位于城区东部,为宫殿区,面积约14万平方米。紫金城城址西面和南面为墓葬区,其中墎墩山、祠堂岗、花骨墩、苏家山为历代海昏侯的墓园,共同形成了一个大遗址单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遗址所揭示的国都、海昏侯墓葬区、贵族及平民墓葬区的完整布局,在我国的考古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是研究西汉侯国历史最典型的大遗址。
揭开2000年前的神秘面纱,汉代海昏侯国重现于世。这是秦汉考古的重大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学术界从墓葬出土文物、墓主到海昏侯刘贺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文物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面探索,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考古发掘、宣传展示、研究讨论等方面同步开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海昏侯一度成为海内外文化界热门词语。
高位推动 海昏侯国遗址保护渐入佳境
国家文物局对海昏侯国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关心,提出了“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要求,在遗址考古发掘、科学规划、保护展示、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提出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高标准的“三四三”目标,即:三个一流:一流的考古水平、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一流的展示水平;四个结合:坚持遗址公园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相结合、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三个目标:将遗址公园建设成为全国旅游5A级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
2016年6月7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成立,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副厅级参公单位,委托南昌市政府管理,为全额拨款参公事业单位。管理局主要负责遗址区内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全国5A级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他有关项目的申报工作;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建设和管理;遗址区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参与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工作;管理、协调遗址区内社会事务等工作。同时成立了南昌市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南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管理局下属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海昏遗址展陈、运营、宣传、文物储藏、修复、保护研究工作以及负责海昏侯国遗址区及南昌市区域内的考古发掘等工作。
精心筹划 科学制定遗址各项规划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成立后,着眼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聘请国家顶尖团队,超前编制遗址保护规划、遗址公园规划、遗址区域总体规划等各项规划,实现以规划引领发展。《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同意,于2018年8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该规划范围约53.9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保护范围6.06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5.57平方公里(除核心区保护面积)、遗址背景环境协调区范围约42.34平方公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获国家文物局同意,于2019年10月核准实施。该规划范围约12.03平方公里,充分体现了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休憩三大功能,按照“一城携两群、一馆加一区、一心带两组”的展示利用结构,将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划分为遗址博物馆区、墓葬展示区、紫金城展示区、考古预留(待定)区、入口功能区、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等6大功能区,着力打造成为集文物保护、教育科研、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文物保护“江西样本”标杆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地、全民共享乡村振兴示范地。按照以“遗址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业、生态为本、圈层发展”的总体策略,坚持“文化+”“旅游+”“生态+”的相互融合发展思路,编制《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铁河乡总体规划(2017-2030)》,于2018年6月经南昌市政府同意新建区政府公布。该规划范围为铁河乡、大塘坪乡两乡全域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其中海昏侯国遗址文化旅游景区范围41.16平方公里;中心区范围6.58平方公里,主要包含三个组团,其中大塘集镇组团规划范围2.84平方公里、铁河集镇组团规划范围0.63平方公里、海昏文旅小镇组团规划范围3.11平方公里,形成“一核、一带、三组团、五片区”的空间结构,突出文化遗产展示、文化体验、滨湖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守牢底线 构建多方协作安全保护机制
在江西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坚持市、区合力,乡、村联动,加强多部门联合,建立了市、区、乡、村和专业遗址公园派出所五位一体的多方协作保护机制,构建市(遗址管理局)、区、乡、村四级文物安全保护网络,明确各自安全保护工作任务,层层压实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共同筑牢遗址安全保护坚强防线。按照遗址保护规划分步推进遗址本体保护、日常监测、环境整治和风险防范。2020年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办法》,通过立法推动文物保护法治化进程。管理局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博物馆日为契机,采取张贴宣传漫画、悬挂宣传标语、拍摄文物保护宣传片、制作文物保护宣传课件等方式,通过文物保护宣传进乡镇、进村庄、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深入遗址所在地乡政府和有关村委会、村小组及学校,召集干部群众征求遗址保护、安全工作建议,加大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宣讲,切实增强遗址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凝聚了遗址区群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3年遗址安防工程(一期)完工。工程分为西部墓群、南部墓群、紫金城城址内城3个主要保护管理区,包含视频复核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前端107个监控摄像头、80个紧急报警和80个在线巡更设备、11套泄露报警电缆和11套声敏报警设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是一个多媒体操作控制管理平台,能够选择各种功能模块(入侵报警、音视频复核、电子巡查、出入口控制)进行系统扩充,通过网络设备连接相应的安防系统,在统一的多媒体平台上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并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协调工作。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2016年8月成立,主要负责遗址区治安管理工作,为遗址区安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执法力量。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设立保卫科,海昏文旅公司设立安保所,是专门的安保部门。管理局建立了一支10人组成的遗址区巡逻队伍,每天开展安全巡查,与安防监控联动巡更打卡,通过微信管理平台监督,保证遗址安全。 遗址管理局每月不定期开展安全抽查,召开安全保护工作点评会,健全遗址安全、应急、日常监测和维护等制度和方案,每半年最少开展一次安全培训和演练。遗址已经连续7年实现“文物安全年”。
海昏藏宝 刘贺墓园保护展示繁华再现
刘贺墓园占地约4.6万平方米(69亩,合汉代100亩),由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条外藏车马坑和园墙、北门、东门及其门阙、寝、祠堂及园寺吏舍等构成,园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墓主人身份明确、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的典型西汉列侯墓园,也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
墎墩汉墓及墓园(刘贺墓园)保护展示项目于2015年由国家文物局立项。遗址管理局按照文物保护规范要求组织编制并通过了5部技术方案,组织省级以上专家论证10余次,投入建设资金1.05亿元,主体部分2022年7月动工,2023年9月完工。项目遵循考古先行、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保证工程的可逆性。内容包括对2号到9号墓以恢复封土形式作为墓葬地面标识,展示墓葬的分布格局;北门遗址和附近一段墙址进行保护和加固,露明进行原状展示;东门、东门阙、东门门房遗址保护回填后在地面标识出门阙的位置和厚度、道路的位置及宽度、在地表复原考古清理出的瓦砾堆积形态,显示子母阙的特征以及建筑瓦面的规制。在刘贺墓园东门阙复原、北门遗迹部分复原、主墓墓室部分归安复原、墓坑复原和外藏椁车马坑的复原中,采取了高强无机纤维文物保护材料,该技术获得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刘贺墓主墓保护性设施面积共3960平方米,其中以展示墓前祭祀建筑遗迹的半开敞式空间约2000平方米,展示刘贺墓主墓和外藏椁的室内封闭空间约1960平方米。展示空间分为墓园规制、考古历程、保护展示、刘贺主墓、外藏椁车马坑五个展示部分,以营造考古发掘的现场感为设计原则,围绕刘贺墓主墓、墓前祭祀建筑遗迹、外藏椁车马坑三大展示核心。运用原状展示、场景营造、艺术装置、考古复原、裸眼3D动态演绎、360°四面悬吊荧幕等多种手段及现代技术,结合图文展示内容,全景式、全方位、全过程展现刘贺墓现场遗迹及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保护展示工作及成果。半敞开式展览空间通过祭祀建筑基址标识展示、祭祀建筑屋顶艺术装置及祭祀浮雕艺术壁画展示,将现场遗址与艺术呈现有机结合,让观众清晰了解遗址遗存的相关信息,再现汉代墓葬祭祀艺术场景。
品种繁多 遗址博物馆展陈精彩呈现
刘贺墓园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10000多(件)套,品类繁多。其中480件、重达120公斤的马蹄金、麟趾金、金饼和金板的出土是我国汉墓考古史上保存最完整、数量最集中的一次发现;汉墓一次性出土五铢钱数量最多,达十余吨,300多万枚;海昏侯墓出土的漆衣镜匣背面绘孔子及其弟子画像,孔子画像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孔子像;刘贺墓出土的漆衣镜匣正面上方绘东王公像与西王母像,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东王公会西王母”传说的考古实物;海昏侯墓考古出土了五千多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是迄今出土西汉竹简最多的一次考古发掘。多种古代文献在两千年后重现,其中更是包括迄今最早发现的失传1800多年之久的《齐论语》,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2020年建成开放,展陈总面积约8819平方米,展陈体系主要分为基本陈列“金色海昏”,专题展览“书香海昏”“丹漆海昏”,互动展区“遇见海昏”,以及临时展厅。“金色海昏”主要展示汉代海昏侯国历史与文化,展陈面积4828平方米。展出珍贵文物1200余件(套)。展陈通过文物陈列、多媒体互动、雕塑模型、空间场景、主题演绎等多种方式,以豫章海昏侯国建立者刘贺人生轨迹、生前死后生活为主线,以故事叙事手法,反映在世界大背景之下西汉繁荣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特点,展示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展示海昏侯国历史与文化,反映西汉皇室、列侯精致日常生活,体现西汉时代强盛,体现海昏侯国文化遗存见证南方开发、中西文化交流等历史意义,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物鉴史,让文物“活”起来。以历史文化视角切入展览这一理念,在目前国内同类博物馆中属于首创。“书香海昏”主要展示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海昏简牍,展陈面积397平方米,分为文翰时空、简牍经纬和汉简墨酣三个单元。“丹漆海昏”主要展示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海昏漆器,展陈面积为510平方米,分为大气华章、漆器万象、髹物乾坤三个单元。互动展区“遇见海昏”面积2159平方米,设置汉学书苑、衣冠礼乐、八音和鸣、海昏典藏、惊鸿一瞥、投壶游戏、妙手回春、钿车宝马、掌上海昏和巧夺天工等展项,以多元科技手段诠释海昏侯国文物背后故事,增强文化体验感。
活化利用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成开园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为了让文物更好地活起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南昌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分步推进公园项目落地实施。2017年6月,管理局组织完成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东南大学齐康院士领衔担纲,完成了遗址博物馆、游客中心等项目建筑设计。2017年12月,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遗址公园建设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以大投入落实大保护,以大建设带动大发展,投入38亿余元,全面完成“一馆(遗址博物馆)、一心(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一园(刘贺墓园保护展示一期)、一道(紫金大道及延长线)”等遗址公园一期项目建设。遗址博物馆建设用地面积约11.8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9330平方米,地下1层,地面2层,局部3层(含夹层),建筑物高度18米,综合容纳展示陈列、文化交流、文物库藏、研究保护、考古研究基地、管理服务、后勤设备七大功能板块,工程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游客中心建设用地面积约7.67公顷,总建筑面积9903平方米,建筑主体面积7920平方米,层数2层,综合容纳咨询售票、候车换乘、休憩茶饮、展示宣传、观演会议、VIP休息、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八大功能板块。紫金大道工程项目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南起G105国道公桩1697处,远期对接规划莘洲大道,北至大塘坪乡联合村的现状X043乡道,全长约17.11千米(含紫金大道至博物馆连接道路2.152千米),双向4车道(预留双向6车道),是连通遗址公园与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区域的综合性旅游道路。2020年9月23日,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承办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举行。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以来,不断加强特色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开展海昏品牌经营,完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深入开展海昏文化进社区、诵读儒家经典、海昏历史文化论坛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普及文物保护和历史知识。2021年遗址公园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2022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开园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70余万人次,各项经营收入约1.12亿元,达成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局面,正日益成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江西样本”和江西文化旅游“金名片”。
(撰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夏清平 彭印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