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人骨考古学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经过近百年的学科发展,关于古代人群种系源流的探索一直是我国人骨考古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古代人类骨骼所反映出的健康状况、行为方式、生业模式等方面也被学界广泛讨论。作为一名人骨考古从业者,张旭博士对上述问题一直积极关注。2022年底,他的博士论文《内蒙古大堡山墓地出土人骨研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通俗地向读者展示了我国传统人骨考古学研究的标准路径,同时对人骨考古学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充分展现了我国人骨考古从业者的心中有数。
从书中能看到张旭博士在文献资料梳理、研究方法创新、学科发展反思等方面所下的功夫。该书将生物距离研究、古人口学研究、古病理学研究、骨化学分析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大堡山墓地出土不同墓向的人骨材料进行综合性探索。特别是对该墓地的人种构成、种系来源与流向、所代表的人种类型的形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该书以骨骼研究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不同生业模式下的人口结构以及疾病出现规律,进而得出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食物结构、健康状况、生业模式、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推论。
或许正是由于张旭博士对学科的反思和力求创新的精神,使得该书没有因研究对象的保存情况欠佳、所属遗址的考古学意义不够重要而沦为一篇中规中矩的学位论文。他秉持着将个案放在区域研究语境下的原则,努力在范式化的研究结论中寻求细微突破。该书对于人骨考古学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群的构成情况进行重新审视,在科学提取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原住民与中原移民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并得到了考古学研究的证实——正如曹建恩先生在《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农牧融合现象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提到的“为达到控制对方从而形成和平统治的目的,赵国有组织的移民与牧业人群杂居错处甚至相互通婚”。但由于张旭博士论文完成于2015年,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一些重要节点上的遗址发掘报告或简报,特别是人骨数据并未公布,该书在系统论述该区域人群交流、融合与互动方面略有力不从心,这也是张旭博士在文中再三强调的重要遗憾。
提到遗憾,该书在生物距离方面仍然沿用了人骨考古学常用的欧氏距离系数,并没有使用其他生物距离计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但好在所得结论有古DNA分析结果加以佐证。该书在性别鉴定方面也借鉴了古DNA分析结果,规避了肉眼观察造成错误鉴定的风险,确保了性别鉴定的精准度,为他后续研究打下了可信的数据基础。书中类似这样的“借鉴”还包括利用同位素分析方法结合古病理学观察来对该人群的生业模式进行探讨,如今这些研究思路与视角在人骨考古学研究中已成为固定模式,正如吉林大学朱泓教授在推荐意见中写到的“该书有助于阅读者全面了解生物考古学最新研究动态,全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而该书另一位推荐者是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潘其风研究员,他对张旭博士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期待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取得更加科学、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字里行间彰显了先生对后辈的提携与关爱。
作为一篇博士论文,《内蒙古大堡山墓地出土人骨研究》不仅弥补了长久以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人骨研究的不足,还为探寻该区域内人群迁徙与民族交融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最终获得了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一部专著,而非教科书,虽然受众不是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但该书却在每项研究中都提出了目前该项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在科学普及传统人骨考古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为未来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借鉴。而书中尤有未尽之处,也必将会让读者对他后续的研究更加抱以期待。(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大堡山墓地出土人骨研究》
作者:张旭
出版单位: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