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内的北洋海军甲午沉舰遗址分布在黄海北部及威海湾两地,源于1894-1895年间中日黄海海战与威海卫保卫战两次战争。2014-2016年,随着致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工作在辽宁丹东黄海北部持续开展,由此拉开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工作,并于2017年确定为我国北方海域水下考古重点工作。2017-2023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省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在山东威海湾进行甲午沉舰水下考古调查,5年考古工作陆续发现定远、靖远、来远三舰,取得了重要考古收获。
考古清理之前运用多波束、浅地层、磁力仪等多种物探技术对遗址全区进行勘测,核实遗址的埋藏位置、钢铁残量及海泥堆积厚度。勘测表明磁力点源呈散点分布、磁力信号微弱,残存钢铁量不大;浅地层剖面仪亦未发现舰体轮廓,沉舰残损与考古结果吻合。之后进行人工钻探,按间隔10米布设基线,钻深3米、孔距2米,由此界定遗址分布范围及主体区位置。布方发掘选择在钻探确认的遗址主体区,探沟大小一般为100(5×20)平方米,每个沉舰遗址基本上按战舰的艏、舯、艉三处布设探沟,考古清理采用负压式气抽方式,抽沙管由水下队员及广州打捞局在海底分组操控,抽泥深度最深达3.5米,平均抽深2米。
遗迹与遗物
威海湾内的甲午沉舰遗址已被泥沙完全掩埋,湾内海床平坦,水深6-8米。泥层堆积基本上呈平面分布,泥沙来自海湾泥沙沉降。表面0.5-1米厚度为松软淤泥,黄褐色,易被抽走,泥层中偶见贝壳及渔网、瓶子、塑料袋等现代垃圾;其下即为粘性较强的胶泥,灰褐色,较难抽出,需借助高压水枪冲散后再予抽出,此层泥中含有大量煤块、沉舰遗物及凝结物,为沉舰堆积层。沉舰区域之外则为较纯净的胶泥,临近岸边的来远舰海床表面还悬浮有薄薄一层浮泥。
各沉舰遗址分布面积850-2100平方米不等,埋于海泥下0.5-3米深。物探获知的残余钢铁体量不大,磁力数值仅300-1200nt。由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对各沉舰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打捞与拆解,以致海底已没有舰体,仅存的遗迹、遗物呈散落分布状态:凝结块不规则散落,木板残断零乱,钢板残碎扭曲。按照遗物种类大致能判断原舰体的艏、舯及艉部等位置:艏部区多发现大量小口径子弹及大量铁质凝结块;舯部区多发现与锅炉及动力舱相关的煤炭、耐火砖、工具等遗物;艉部区多发现个人生活物品及舱室墙壁木板。来远舰由于倒扣,还发现多条折断的钢缆,推测为桅杆处的绳缆。
定远舰,1883年德国伏尔铿船厂建造的铁甲舰,1895年2月9日自毁沉于刘公岛东南部。遗址发现于刘公岛东村外500米处,艏部区域以大量小口径弹药及铁质凝结块为主,艉部区域以舱室木板内饰及生活物品为主,所处位置及遗物种类与定远舰的舱室布局基本吻合。较重要的遗迹现象包括艏部主炮区发现一块巨大的防护铁甲,周边还发现弧形的炮台甲板木地板、“第44·48横肋间双底内量水管”标牌,均指证为主炮台位置。2018-2020年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结束时对铁甲板进行了成功提取,成为现存的唯一定远铁甲。
靖远舰,1887年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穹甲巡洋舰,1895年2月9日被日军用威海南帮炮台击伤进水,为免资敌,由北洋海军发射鱼雷击沉。2022年水下考古调查确认遗址位于威海湾中间,东北方距刘公岛铁码头1千米远。在三艘沉舰中以靖远舰保存最差,海底遗物沿两侧舷边分布,有钢板、木板及大量凝结物,走向与沉舰大体一致,木板多断裂、钢板多有扭曲与移位,与战后日本破拆密切相关。遗址中部(原舱室中)反而很少有遗物。较重要的发现是在两舷侧发现2箱37毫米哈乞开司炮弹箱、艏部发现1枚210毫米主炮开花弹。
来远舰,1887年德国伏尔铿船厂建造的装甲巡洋舰,1895年2月6日被日军用鱼雷击沉翻扣于海底。遗址正对北洋海军公署,距刘公岛旅游码头外500米远。经2023年水下考古调查,遗址中心区发现一堆由各种舰材、个人物品、弹药等形成的凝结块堆,木板残断,包括甲板木、舱室壁板、家具板材等,看不出舰体形态与走向,应为战后拆解的废弃堆。来远舰一侧还有多条已折断的钢缆,为沉舰翻扣时拆断的桅杆绳缆。
威海沉舰遗址及地层中的遗物集中反映清末北洋海军舰载物品的时代特征。各舰出水遗物大体类似,夹杂在凝结块、煤渣、碎木板之中,有骨、陶瓷、铜、铁、木、皮革等不同材质,共提取文物总计4000余件,包括大量的同类子弹。常见遗物种类包括船木甲板、船肋钢板、舷窗盖、耐火砖、管件等造船构件;碗、盘、勺子、皮鞋、纽扣、铜锁、水烟袋、麻将牌等个人生活类物品;引信、发火管、手枪弹、步枪弹、哈乞开司炮弹、军刀等武器弹药。沉舰遗址中发现的定远铁甲、37毫米哈乞开司木质弹药箱、120毫米炮弹、210毫米主炮弹、军刀均为首次发现。 其中,定远铁甲边宽260、高283.2、厚30.5厘米,重达18.7吨,为产自英国的康邦复合装甲,内为软铁,外敷硬钢,对于确认定远铁甲舰身份以及研究一级铁甲舰的防护能力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靖远舰发现的37毫米哈乞开司弹药箱,外形为木箱,内装60枚完好的穿甲钢弹;来远舰发现的120毫米炮弹确证了甲午海战之前临时加装艉部火力的传言,还发现1把军刀,长73厘米,钢铁材质,腕式护手,大体完好,为英国样式的海军军官佩剑。来远舰出水1块木质的登舰舷梯,木质有高温烫焦痕迹,证明黄海海战中弹起火,还来不及完全修复的记载。诸多沉舰文物为还原黄海海战细节、研究北洋海军制式装备提供宝贵资料。遗址中明确军舰身份的遗物共发现3件:1把錾刻有“来远”二字的镀银汤勺、2块用墨书写就的水手身份木牌:“来远三等水手于盛元”和“来远一等水手张长发”。木牌背印“行”字,在大连经远舰、武汉中山舰中均有类似发现,为舰上人员的身份牌。经查,于盛元为山东荣成人,在威海保卫战中胳膊受伤,战后得到40两银子的补偿,由此留下抚恤记录。
认识与意义
考古调查期间,采集与分析威海湾内、外的沉积环境数据,结合日本战后打捞档案,可还原出沉舰遗址形成过程:战舰受损进水,下沉触底并微陷入海底软泥中,战后日本民间打捞公司在三年时间内很快将舰体拆解殆尽,其后130年来,随着夏季暴雨大量泥沙注入湾内,加之相对封闭的海湾环境,泥沙沉降最终将沉舰残骸完全埋于海床之下。
截至2023年,水下考古调查已掌握威海湾内北洋海军甲午沉舰的准确位置与保存现状,填补了我国大型近现代钢铁沉舰遗址水下考古空白,探索出一套实践可行的近现代沉舰考古与保护工作方法,总结出磁力物探技术在沉舰水下考古中的优势应用经验。依据沉舰水下考古调查成果设立了首个山东省级威海定远舰遗址水下文物保护区。沉舰考古成果对于推进甲午战争研究、清末海防、沉舰遗址原址保护以及博物馆专题展在弘扬爱国主义公众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执笔:周春水 王泽冰 孟杰 薛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