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郑欣淼先生正式提出“故宫学”,到今年正好20年。宋玲平女士前后花费十余年心血的力作《清代汤泉行宫》也于近期出版,堪称是对故宫学20周年的最好纪念。该书用力甚勤,无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与思路,均称得上是一部故宫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汤泉行宫,位于京郊昌平小汤山,是清代帝王的重要行宫之一。长期以来,因材料分散,遗址无多,学界缺少对其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本书慧眼独具,以汤泉行宫为专门的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从考察行宫建筑遗址入手,广泛利用各种档案与公私文献,深入辨析了汤泉行宫的兴建、建筑布局、内外陈设、皇帝巡幸、日常管理与维护、衰败与新生等全过程诸方面。书后还附有与行宫有关的起居注、实录、御制诗文等重要文献,既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又有重要文献的汇编,这种专门对一座清代行宫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无死角的研究,不但对汤泉行宫是破天荒,对其他行宫来说,以往也未曾有过。可以这样说,本书为清代行宫研究摸索出一种新的模式。
故宫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帝王的居所紫禁城,行宫作为清帝外出时的居所,也承担着处理政务的功能,同样属于官式建筑,也是故宫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康熙乾隆二帝,东省盛京,南巡江浙,西上五台,北狝木兰,建造大小行宫无数,理应都是故宫学关注的对象。200多年的沧桑巨变之下,绝大多数行宫今已不存,缺少实物参照的客观实际,使得学界对行宫的研究,多停留在按清帝巡幸路线的整体概述之上,不能就某一座具体行宫进行完整全面且细致入微的研究。本书的出版,无疑是清代行宫个案具体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其他行宫及官式建筑的研究树立了高标准高要求的样板,堪称是故宫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在书中,她从专业视角出发,以汤泉行宫遗址为依据,很好地将考古学的视野与分析方法运用到实际研究之中。作者数次到汤泉行宫遗址(今日的小汤山医院),细致调查地形地貌、水系泉脉、建筑基址与建筑构件遗存,距离清帝居所紫禁城与圆明园的路程远近等。与此同时,作者又查阅了汤泉行宫各座宫殿的地盘画样全图、小汤山医院的卫星照片与平面图等,将文献材料与实地调查成果结合,两相对照,反复比勘,得出清代汤泉行宫遗址位于今日小汤山医院的可靠结论。在研究汤泉行宫的建筑布局与室内陈设时,作者亦熟练运用考古学的分析法,逐层推进,把行宫的前宫与后宫五所逐一分析,读者仿佛跟着作者的笔触,在这座早已不存的行宫中仔细观览一般。
作者有着多年的博物馆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经验,在写作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不自觉地用博物馆工作者的视角去审视汤泉行宫,用现代行政管理的经验去评价清代汤泉行宫日常管理的得失。行文间隙,恰到好处的点评,叫人啧啧称奇,这种功夫在诗外的笔法,在第七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博物馆从业者视角方面,从第七章第四节开始,作者先后写到汤泉行宫日常管理中的安全防卫、防火防失窃、定期修缮、内部经营等方面,这与现代博物馆工作内容对照,就是安全保卫、防火防盗、日常修缮与经营开发,古今一脉,异曲同工。行政管理视角方面,作者没有避重就轻,对行宫的各个方面全部予以关切,不但厘清了汤泉行宫的行政隶属关系与内部管理团队的层级,对行宫官员的选拔与任用、职责与操守、品级与俸禄、任满与离职等进行了系统考察,还对服务于行宫的基层普通苑户与匠役的编制与待遇也给予适当关注。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常常不失时机地予以公允的点评,如谈及道光朝汤泉行宫苑丞一缺通常由现任苑副当中选拔擢升时,作者指出:“从汤泉行宫苑副中选拔苑丞,工作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且有前期行宫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对于尽快熟悉、进入苑丞工作状态,是十分有益的,这也是道光时期在汤泉行宫选人用人方面的一个进步。”没有行政管理的视角与长期实践经验,是很难体会把握到这一点的。作者还从陈设品与生活消耗品的角度,对汤泉行宫的物资调配制度进行了缜密的论述。从作者的研究中我们得知,清代行宫运营经费,不完全是由官方的内务府大包大揽,而是实行类似今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制度,汤泉行宫清洁扫除所需的笤帚等费用,还需要从盘山行宫采摘自种水果出售变现后的银两中支出。
作者曾系统整理过清代金砖的档案资料,并出版有专著,对档案与文献搜集,有广阔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又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精神,举凡奏案奏销档、陈设档、活计档等档案,实录、起居注、御制诗文集、会典、地方志等文献,乃至汤泉行宫各部分的地盘画样图、皇家园林的纪实性绘画、老旧照片、航拍图等,无不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因各类数据库的大量普及,今日学者,在占有材料上不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辨析材料,如何恰当运用材料。一些文献研究者习惯堆砌材料,不做必要的辨析,可谓食古不化;一些文物研究者则喜欢用无关紧要的文献材料装点门面,虚张声势,壮胆唬人。作者深谙史源学的方法,在驾驭材料方面老辣劲道,哪些是原始文献,哪些是再编文献,哪些是后人研究,区别得非常清楚,裁剪运用得恰到好处。在论证汤泉行宫、汤山行宫都是指小汤山行宫时,用清朝人的官方文献,考证清人的说法,通过自校与理校,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些多层次文献的综合运用,为廓清汤泉行宫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可信的史料。同样的,作者有在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工作的经历,对清宫文物类别与日常陈设非常熟悉,反映在书中,从故宫藏品内,作者花大力气找到一些汤泉行宫陈设档记载中的器物与器物图样,将传世文物与档案文献一一对应,把对汤泉行宫的研究直接向前推进了一步。作者精心选择一些行宫图样、老旧照片、陈设文物的清晰彩照作为配图,也使得本书图文并茂,增色不少。
毛佩琦先生在《整体研究法:故宫学的史学方法论意义——以〈紫禁城: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为例》一文中认为:“故宫的研究是多维的、立体的,或者说,故宫学要求对故宫做整体研究,笔者称之为‘整体研究法’。”(载于《光明日报》2023年10月9日,第14版)作者对汤泉行宫的研究,就是这种整体研究法的最好实践。作者将实地踏勘行宫遗址,调研建筑构件遗存,档案文献梳理,相关文物搜集,走访耆旧学人等多项因素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系统布局,力图回到历史现场,再现历史情境,将清帝在汤泉行宫休养理政的情况最大限度地还原出来。既有史学求真的一面,又有博物馆学展览陈列与保护传承的考虑,堪称是故宫学研究方法的典范。
长时间厚重的学术积累,多重材料与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的研究工作异常扎实,特别是对建筑布局与室内陈设、皇帝活动等方面的考证,严密到无懈可击。在第四章中,作者对孝庄太皇太后、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与嘉庆帝莅临汤泉的次数与每一次的具体时间,在汤泉行宫处理政务的内容、起居就寝情况、事神礼佛、休闲娱乐等,均有细致的考证。通过周详的考释,不但厘清行宫中各座宫殿的不同功能,还通过对宝座、床具及其他配套设施陈设情况的层层分析,考证出皇帝在汤泉行宫中的具体起居之所;通过神佛供奉与室内小戏台设置情况,得出中所是汤泉行宫最核心的建筑群,是皇帝下榻之处这一可信的结论。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专设立一章,探讨汤泉行宫的匾额,并以御笔匾额的分布为线索,推演行宫建筑布局的前后变化。匾额虽小,却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从匾额入手去解读建筑空间,可谓是抓住了牛鼻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古建筑研究者参考借鉴。
考证之外,作者还有着女性独特的细腻,非常注重细节。如在谈及温泉疗疾的功效时,就很好地利用了康熙帝所撰《几暇格物》中关于温泉的相关记载,用当事人的作品说话,说服力强,让人耳目一新。又如作者注意到从雍正帝开始,清帝从汤泉返回紫禁城,不设仪仗,但新增赴景山寿皇殿祭告之仪,此类细节,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作者却能敏锐地捕捉。在考证室内陈设时,作者特地分析了行宫陈设书籍的类别、通景画陈设等情况,这些细节,也颇有文化与艺术上的价值,值得持续关注。
当然,金无足赤,本书也有一些疏漏之处。也许由于史料所限,在谈及皇帝行宫理政时,没有涉及嘉庆帝;在讨论行宫琴棋书画消遣时,例证只限于乾隆帝,仅在书法方面提及嘉庆帝,对其他帝王避而未谈。在讨论室内书籍陈设时,只注意到书籍的分类,没有将最重要的御制类书籍单独列出,给予重点关注。在第五章第六节提及紫禁城内的城隍庙时,言其营建于康熙时期,其实应营建于雍正时期。当然,白璧微瑕,与全书对汤泉行宫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比起来,这些疏漏完全可忽略不计。总的来看,《清代汤泉行宫》,为完整系统地研究清代行宫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更是一部故宫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值得推荐。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
《清代汤泉行宫》
作者:宋玲平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