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场所。近些年,山西博物院充分利用馆藏精品文物资源,着力打造博物馆IP。
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的114号墓。据考证,是第一代晋侯燮父制作用于宗庙祭祀的青铜礼器,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灿烂青铜文明的代表,更是八百年晋及三晋历史文化的源头。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已成为山西历史文化的一张金色名片。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山西博物院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策划举办“且听凤鸣:晋侯鸟尊的前世今生”(以下简称且听凤鸣展)展览。特别推出“且听凤鸣:晋侯鸟尊的前世今生”儿童广播剧(以下简称且听凤鸣儿童广播剧),通过喜马拉雅、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将文物故事“展”“播”给更多青少年,有效阐释、提升和深化了晋侯鸟尊的内涵和博物馆IP品牌。
展览与儿童广播剧的契合性
且听凤鸣展有着明晰的故事线,以晋侯鸟尊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通过相关联的凤鸟类青铜器辅助,形成生动的故事脉络,串联起展览内容,充分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主题得以更高效深刻地传播,更具吸引力。因为展览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所以除了在展览实施过程中对晋侯鸟尊进行历史、考古、艺术等多元角度的展示和阐释,尽量使知识难度匹配低龄化受众人群,最重要的是探索最符合青少年(儿童)心理、思维拓展、知识接受的教育手段和传播方式、渠道。
众所周知,广播剧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曾风靡一时。随着电视、电影的迅猛发展,它受到相当大的冲击。但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媒体融合发展,儿童广播剧这一传统形式借助移动音频平台焕发新的生机。虽然儿童广播剧这种听觉艺术有局限性,但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让它的接受者具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受屏幕、舞台现场限制,不受演员神色影响,只凭借神奇的语言和声音,展开想象的羽翼,体味剧中意境。尤其是在特别关注下一代成长的今天,儿童广播剧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且听凤鸣展中所呈现出的故事性、文物特色以及文物之间的关系与广播剧的艺术表达形式高度契合。因此,我们决定通过有趣的视角、通俗的语言、生动的解读、智慧的互动,将晋侯鸟尊的故事转化为“可听”的儿童广播剧,在高度契合展览主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升博物馆IP。
打造博物馆特色的儿童广播剧
剧作家曹禺曾评价优秀的广播剧能让人“听得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台词、音乐、音响效果融为一体,使人神往,耐人回味”。所以,一部优秀的儿童广播剧必然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智慧成果。
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终端的普及化,曾经高深、专业的录音、剪辑、发布等广播剧技术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小技能”。山西博物院充分发挥博物馆人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积极调动家人、朋友、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自优势,组成简单而有效的创作、表演、录制团队,由专家团队审核脚本内容,由新媒体技术团队负责音效合成及发布。且听凤鸣儿童广播剧从策划、构思,剧本创作、修改,再到录制、音效,宣传推广……几乎全部流程都由博物馆人自主完成。
博物馆虽然缺乏专业的广播剧人才,但创作团队努力打造具有博物馆品质和特色的儿童广播剧。只有“作品本身要贴近生活,作品内容要能吸引听众、感动听众。作品有市场前景,必须有听众,听众才是决定广播剧能否走入市场的敲门砖。”在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采用适当的叙事结构、语言风格、话语角度,鼓励青少年儿童在广播剧中发声,提升参与性、趣味性。
且听凤鸣儿童广播剧创作团队依照展览中的重点文物,构建起一个晋侯鸟尊“母子”和她们的凤鸟朋友们的人物关系,通过鸟尊母子苏醒之后“回忆前世”和“今生”重新认识新朋友的过程,形成清晰的“故事链”,串联起商周至春秋时期跨越千年的凤鸟文物。对每件凤鸟文物进行准确角色定位,包括对应文物所反映出来的年龄、性别、性格、音质……努力在角色塑造、人物对话和声音特质等方面更加符合文物形象。比如,将晋侯鸟尊定位为母亲,和器背上的小鸟为母子关系,这既符合鸟尊上两种凤鸟的形象和位置,同时也对应现实中母子(女)间的互动关系。在剧本创作上,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利用考古和历史信息,从文物形象的描述入手,对比晋侯鸟尊的关联性,通过晋国、倗国、霸国等之间的文物、人物、历史的关系,构建文物“角色”之间的关系。其次,“鸟尊”儿童广播剧与“鸟尊”展览的故事逻辑达到高度统一,以通俗性的语言、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构建起主次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形成从听觉到视觉,从文物到人物,从情节到故事的多层次感官体验,将历史、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等信息,通过生动的对话和故事情节自然巧妙地传递给小听众,引发他们对文物所处历史时空的联想和想象,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
“可听”化展览的传播优势与社会反响
近年来,博物馆与新媒体的合作日益紧密。博物馆凭借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和传播优势,取长补短,打破时空界限,缩短与受众间的距离,实现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喜马拉雅作为国内知名音频平台,儿童广播剧节目质量和特色都成为业内的优质标杆。且听凤鸣儿童广播剧经喜马拉雅团队专业的后期音效合成、品牌包装和市场推广,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包含青少年热衷的历史文化主题、时下流行的鸟尊说唱(Rap)歌曲,生动有趣而具有传奇性的文物故事,所有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使得这部儿童广播剧更具吸引力,体现出符合新时代公众对儿童广播剧的品质要求和审美需求。
2023年2月上旬,且听凤鸣儿童广播剧在喜马拉雅上线播出,与此同时,山西博物院官方微信平台也同步上线,多平台联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听众订阅关注和留言十分踊跃。听众的反馈和留言令创作团队感动,他们听得非常仔细,远超创作团队的预料。这些反馈、赞誉、建议和期待是对山西博物院创作团队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创作团队继续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儿童广播剧的动力。总之,且听凤鸣儿童广播剧是博物馆人在新时代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博物馆文化的又一次有益创新和尝试。
博物馆主题的儿童广播剧未来可期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文物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跨越千年的历史,与今天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通过儿童广播剧的形式,紧扣时代的脉搏,利用听觉艺术,充分地调动声音表现力,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拉近青少年与历史的距离,增加对历史的敬畏和兴趣,培根铸魂,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儿童广播剧在青少年的美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新时代的博物馆策展和宣教工作应在深入挖掘文物价值的基础上,考量不同观众的认知水平和文化需求,通过展览选题、阐释方法的多元化,让观众拥有更多与展览互动的机会和话语权,提升展览的可及性。“且听凤鸣:晋侯鸟尊的前世今生”展览及儿童广播剧是山西博物院在这方面的初步尝试。未来,山西博物院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策划更多儿童广播剧,强化博物馆IP资源,期待更多观众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盼再来,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深度体验和感知晋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