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蝶变 扬帆远航:写在江汉关大楼落成100周年之际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詹天佑故居博物馆)

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由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成,三馆分别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汉关大楼、汉口南洋大楼、武汉詹天佑故居建设而成。江汉关大楼始建于1924年,百年来,大楼沉淀了武汉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江汉关的钟声汇聚了几代人的城市情结。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12月28日江汉关大楼完成了由海关大楼到博物馆的重大转型,为促进武汉文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素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楼的前世今生

1861年,汉口开埠。1862年,江汉关设立。1924年,江汉关大楼正式落成,成为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齐名的近代中国四大海关之一,是武汉从深处堂奥的中古重镇走向对外开放的近代中国大都会的见证。江汉关设立后,随着业务职能的扩大,起初设在毗邻英租界的汉口河街的办公地点越来越不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1908年1月江汉关暂由原址河街迁到英工部局大楼内办公。1921年7月该楼被拆除,次年5月在原址上开始填土工程。经过20个月的施工建设,江汉关大楼于1924年1月21日竣工。江汉关大楼由四层主楼及五层钟楼组成,高度约45.85米,为当时武汉的最高建筑物。大楼总造价(含地价)约合关平银62.21万两。

大楼为英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钟楼位于主楼之上,高约23.1米,主要功能是放置海关大钟设备,兼灯塔、观测瞭望之用。江汉关钟楼大钟从1924年1月18日开始报时,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乐,报时乐曲为《威斯敏斯特》曲。

江汉关大楼设计巧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虽经风历雨百年,仍基本保存完好。在筹建江汉关博物馆之初,对江汉关大楼本体进行了保护性加固和修缮。修复后的江汉关大楼外观更加古朴雄伟,符合1924年建成时的原状,符合文物“修旧如旧”和“原址、原位、原貌”保存的要求。

穿越时空的古老钟声,历经百年的沧桑巨变,江汉关大楼以其独特的魅力,述说着一座城市的历史。

陈列展览篇

让文物活起来,陈列展览是重要一环,体现了文物藏品保护与研究的成果,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也是博物馆直接服务大众的重要手段。江汉关博物馆始终秉承“记录时代变迁,见证城市发展”的办展理念,坚持“以物证史”的精髓要义,创新展陈形式,多样性的展览与近现代建筑相得益彰。

基本陈列“活”起来

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三个馆区分别设有基本陈列“江汉朝宗——武汉城市现代化历程”“武汉国民政府史迹展”“为国筑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生平展”。“江汉朝宗——武汉城市现代化历程”展是武汉地区目前唯一全景式反映武汉城市近现代发展历程的专题展览,位于大楼一、二层。展厅面积2300平方米,展线490米,上展文物526件,历史照片近千张,通过“汉口开埠”“艰难跋涉”“走向辉煌”三个单元,真实还原武汉城市现代化孕育衍生、青涩演变、华丽崛起的曲折发展轨迹。展览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文物展示见证历史,以内容丰富、史料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叙述历史,同时辅以图版、油画、铜雕、泥塑、铜版画、连环画、触摸屏、场景复原、幻影成像等多种艺术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在有限的展示空间里实现重点突出、整体和谐的“干净、精到、谨严”的展览风格,与建筑空间相互融合,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展览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优胜奖。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于2016年12月并入江汉关博物馆,两馆分别于2019年、2021年对基本陈列予以提升更新,其历史资料更加丰富,艺术性、观赏性更强。

临时展览“亮”起来

江汉关博物馆开馆以来,原创、引进及输出各类临时展览80多场,巡展70余场次。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研究利用,坚持走原创展览的创新思路。或是利用学术成果,打造精微大气的古代书画艺术精品展,立足本土文化,突显时代主题,推出“汉关”系列主题展,举办“汉关壮游”“汉关楚韵”“汉关墨妙”“汉关书境”等名家艺术展;或积极利用馆藏资源,打造原创展览,推出如“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中国人的光荣:纪念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江汉关的故事”“江帆旧影”等展现城市地域特色的展览;或结合重要节点,聚焦时代主题,举办“光影与梦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民摄影展”“新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年主题艺术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展:江城印象——武汉城市记忆展”以及以生肖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展览。二是积极拓宽办展思路,加强馆际合作,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具有相应时代印痕、特色鲜明的交流展览。如“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外销艺术品展”“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海上蒸汽时代:西方航海文物精品展”“注春啜香:中国茶文化展”等。本馆原创展览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青岛、昆明等地展出。展览“郎骑竹马弄青梅”“中国人的光荣”“江城印象”“江汉关的故事”相继荣获第四至七届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优胜奖。

主题鲜明、时代印痕明显的临时展览,与本馆基本陈列一起,成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精神大餐。

数字展览“动”起来

“妈妈,你看,这个青花瓶可以放大旋转!”来自外地的5岁半小游客笑笑兴奋地点击着屏幕;“这个互动很新颖、很有趣。”来自西安的边女士体验着AI拍照,开心地说“真好玩”。“这个设计太贴心了,明天准备去昙华林、辛亥革命博物院游玩参观。”来自成都的大学生在“相约博物馆”的操作屏上,下载了博物馆主题游线路。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在兄弟单位支持下,运用新技术,全方位、多维度打造的“博物馆之恋——武汉市‘博物馆之城’数字化展”于2023年国庆当天重磅推出,展览采取清新、文化的叙事方式,以“博物馆之恋”开篇,通过“遇见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相约博物馆”三个数字化单元,让“诗和远方”与文物之美“相遇”“相融”,展示了武汉市“博物馆之城”的文化魅力,带给观众全新体验,成为不同年龄观众新的“打卡地”。

展览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可一站式逛遍全城博物馆;通过创新表达方式,用故事打开视界;通过唱响数字科技,为文旅融合赋能。在方兴未艾的数字化大潮中,我们尝试运用新技术手段,带给游客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让游客与文物面对面,让文化游更加有深度!

社会教育工作篇

城市故事“讲”起来

博物馆是城市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和艺术客厅。江汉关博物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着力打响城市品牌故事,以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助力本地故事的广泛传播,以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馆内年均观众接待总量超过五十万人,接待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及各类机关团体,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在做好日常场馆服务的同时,创新策划推出沉浸式讲解《一座城的故事》。在多个历史情景中,讲解员化身历史引领者串联全程,展厅场景与时代人物相融合,将历史变迁、家国情怀一一铺陈开来。通过内容丰富的第一人称沉浸式讲解,让观众在行进式演艺中近距离感受城市历史文化的魅力,在时空交错中,体验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参观氛围。

线上线下“火”起来

多年来,江汉关博物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向内挖潜、向外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社会教育活动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

线下活动,推陈出新  “聆音江汉关”系列活动。配合馆内常设展览、临展和纪念日活动,策划推出“绝妙碰撞——当传统戏曲遇上古法湿版摄影”专家座谈活动,特别邀请戏曲界和摄影家跨界畅聊戏剧与摄影的艺术交融。组织策划开展“新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诗歌诵读活动,“聆音江汉关——回顾武汉1927”“‘悦读青春·再识鲁迅’五四专题活动”“庆祝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身边的国门生物安全”主题讲座等活动,带领青少年、党员干部、社会公众感知城市历史、感受城市文化,感怀城市故事。

“出彩江汉关”系列活动。先后开展“百变瓷盘”“瓷器小书签”“绚丽彩屋”“妙笔生画”“看展猜谜晒微信,这里的元宵最有味”“大手拉小手,共爱这座城”“我与博物馆有个约定——江博暑期夏令营”“江博微剧场”“落梅生春度新年”“多彩江汉关——木版年画动手做”等百余场主题教育活动。

线上活动,精彩纷呈  “江汉关故事”系列活动。为了满足观众多样性的文化休闲生活,及时调整社会教育活动的推广方式,江汉关博物馆先后推出20余篇以英雄城市、英雄人民、商贸繁荣、万里茶道、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等为主题的江汉关故事,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通过“看”“听”“学”全方位打造出博物馆高质量、常态化的线上原创作品。系列活动一经推出,受到公众普遍欢迎和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武汉英雄城市和武汉历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知识竞答“云”挑战系列活动。为了积极探索文化传播的新形式,进一步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增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加深公众对文物藏品、历史文化的理解,先后推出“搭乘中国速度 做新时代追梦人”“品历史文化 凝城市精神”“钟声里的故事 记忆里的武汉”等多场“云”挑战网络知识竞答活动,共吸引70万网友参与互动,打造出直观生动、趣味性较强的网络文化精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博物科普课堂系列活动。近年来,开创性策划原创活动“江汉关博物馆博物科普课堂”,策划拍摄形式,撰写拍摄脚本,以历史和现代的内容碰撞,为公众展示了科技引领时代,创新成就未来的时代口号。先后推出《百年京张——我们的高铁时代》《穿越百年的“海淘”之旅》《小小方片也能联结大千世界》《立秋,防火不可休》等一系列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科普视频,一经推出,在多个平台转发,得到普遍认同。

志愿服务“多”起来

江汉关博物馆自2015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努力加强志愿者团队建设,经过不断改进完善,长期服务的志愿者达300余人,服务时长46800小时,服务群众数百万人,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志愿者们广泛参与到博物馆的工作中来,为公众提供咨询、指引、讲解、文化宣传等用心用情的便民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先后获得“最红文旅志愿者”“十大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宣传武汉城市文化增光添彩。

藏品研究和安全篇

文物藏品“用”起来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基础。江汉关博物馆收藏有反映近代海关、租界历史以及武汉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等内容的藏品资料近万件/套,数量不是很大,但涵盖了多个类别。这些文物对深入研究和展示近代武汉迈向现代化曲折而又辉煌的不平凡历程,在江汉关的历史文化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至2023年,先后利用馆藏186件/套实物创作了“时光 拾光”(又名“江城往事”)及“中国人的光荣”原创展览,还利用240余张馆藏图片资料创作了“黄金时代”“换只眼睛看历史”“江帆旧影”等多个原创展览。近年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创新博物馆展览展示,还与同行业博物馆联合举办原创展“江城印象”,这些原创展览相继送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博物馆进行交流展览达30余次。

依托馆藏文物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多篇,先后撰有《江汉关博物馆藏武汉沦陷时期文物研究》《江汉关博物馆藏近代武汉日常生活文物研究》《江汉关钟楼及塔钟保护利用研究》《高智能时钟控制系统在江汉关塔钟上的综合应用》《元宇宙视域下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的逆向性思考》等,成果丰硕。

保护修缮“好”起来

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年江汉关博物馆切实履行文物保护职责,对管理的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分阶段分批次分部位的维护保养和修缮。先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立项江汉关钟楼及主楼底层地面保护修缮工程、詹天佑故居保护修缮工程、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修缮工程等项目。目前江汉关钟楼及主楼底层地面保护修缮工程已竣工,国保建筑得到了及时修缮,博物馆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观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同时,加快推进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计划。2022至2023年,有计划地先后申报完成江汉关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和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立项,可移动文物的利用和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安全红线“拉”起来

作为依托江汉关大楼、南洋大楼、詹天佑故居三处国保建筑建成的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始终坚守文物安全“红线”意识,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近几年,完成江汉关大楼、武汉国民政府旧址、詹天佑故居安消防改造工程项目,人防、技防、物防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三处国保建筑和馆藏文物安全率100%。先后荣获武汉市政府安全生产优秀单位,全市内保工作先进集体,自编短片《镜头下的安全》荣获武汉市安委办优秀奖。

学术研究交流篇

开馆以来,江汉关博物馆不断在挖掘内部潜力,盘活馆藏历史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将许多“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海内外江汉关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完成《汉口开埠设关对武汉城市近代化的意义》《抗战胜利后武汉地区社会与文化研究》《沦陷时期武汉文化和教育》《全面抗战前日本在武汉地区的渗透与掠夺》等十几项省市级重点课题,出版完成《百年江汉关》《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武汉临时联席会议资料选编》《百年寻踪——江汉关博物馆馆藏文物集萃》《江汉朝宗——武汉城市现代化历程展览解读》《江汉关博物馆之美》《江汉关博物馆研究论丛》等著作。合作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江汉关博物馆注重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先后派员赴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参观研学;多次接待国内外嘉宾来馆参观指导,多次参加国家文物局和国内行业协会组织的相关学术交流和展览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对外交流,江汉关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江汉关博物馆将聚焦讲好英雄城市故事,不断在举办陈列展览上下功夫,在开展社教活动上求创新,在推进馆藏资源利用上见实效,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撰稿:单宏均 李娟 王有珍 赵婷婷 徐莹秋 周超)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7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