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博物馆守正创新担当作为 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济宁市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023年,济宁市博物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以主题教育为总抓手,坚持守正创新、突出学以致用、锐意担当作为,持续推动济宁市博物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奏响时代强音的重要舞台。

聚焦党建引领

提升干部队伍“基本功”

坚持夯实“抓”的根本,党建主体责任更加牢固。坚持狠抓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坚持抓好学习,出好思路,做好统筹,当好表率,制定《济宁市博物馆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配备了专职党务干部,确保党建目标、人员、措施三到位,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坚持丰富“学”的方式,干部队伍活力更加强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学法读史”活动12次,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次。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学,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2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二是党员代表现场学,组织党员代表赴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开展主题党日和党史学习教育,从革命现场感悟党史、锤炼党性;三是党员干部一起学,通过开展“学法读史——做悦读党员,建书香支部”座谈会、“我来讲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形成了党建知识一起学、党建活动齐参加、党性感悟共分享的浓厚氛围。

坚持拓宽“融”的途径,“党建+”先锋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一是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开展“济宁市博物馆流动展览”进校园、进社区等宣讲活动10余场,举办节假日“党建+社教”活动40场,举办各类展览12个,推出“云游大运河”“济博微课堂”等线上展览。二是提升对外宣传实效。与网易新闻济宁、齐鲁壹点、更济宁、知乎济宁等网络平台深度合作,推出“劳动最光荣、我们的力量”等党建宣传视频。济宁市博物馆第二党支部被评定为济宁市市直机关五星级支部。

聚力主责主业

吹响陈列展览“总号角”

济宁特色文化展深受喜爱。文化中心馆现设7个基本陈列——有以反映始祖文化、邹鲁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为主线的济宁千秋展;有以展示“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为主旨的石刻艺术展;有以反映京杭大运河贯穿济宁史实为基础,以弘扬运河文化、振兴济宁经济为宗旨的运河文化展;有展示济宁古老大地上现存的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遗存的人文胜迹展;有以展示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作品的朱复戡艺术馆;有以反映济宁革命军事斗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济宁革命军事馆;有以数字化手段展示当代美丽济宁的具有临场性、交互性、参与性特点的数字济宁展。古槐路馆常设两个固定展览:“礼成家国——济宁礼俗风情展”根植于济宁厚重历史文化所孕育的民俗礼节,着重展示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加以改造和传承,对于倡导文明的社会风气,颇具现代价值和意义;“我家就在岸上住——济宁运河风情展”通过精心挑选的文物展品和匠心独运的展陈设计,通过展示济宁大运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动讲述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运河上流淌不息的故事。两个馆区一个位于文化氛围浓厚的太白湖畔,一个位于人文气息丰富的城区,均备受群众青睐,观众络绎不绝。朱复戡艺术展荣获第六届全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秀奖。

丰富多彩专题展览好评无数。济宁市博物馆积极引进专题展览,与宁夏石嘴山市联合策划推出“千古文明——贺兰山岩画专题展”,与四川省绵阳市联合策划推出“涪城汉韵——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与甘肃省平凉市联合策划推出“和合一观——平凉金铜造像艺术展”,与陕西省安康市联合策划推出“延寿长相思——安康博物馆馆藏秦汉瓦当展”,与滨州市博物馆联合策划推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历代黄河舆图特展”,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让济宁市民在自家门口近距离了解异域文化,受到市民朋友一致点赞。同时,深挖馆藏文物特色,修复馆藏书画作品,利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契机,推出“翰墨丹青——馆藏书画修复成果展”,向世人展示抢救性保护修复的50余件珍贵书画文物。同时,积极“走出去”,把带有济宁浓厚文化色彩的“汉画像石上的孔子与鲁礼文化拓片展”传播到山东德州、枣庄、聊城、日照,河北沧州、江苏徐州,以及宁夏石嘴山、四川绵阳、重庆万州等地,为省内外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汉代人文历史和画像石艺术的窗口,不仅展示了汉碑雄浑厚重、古拙凝练的艺术效果,更展现了济宁地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2023年,分别与黄河流域的宁夏固原县、石嘴山市,长江流域的重庆万州市等重点地区的重点城市博物馆签订了框架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馆际交流的平台,济宁市博物馆进一步拓展交流渠道、创新交流方式、丰富交流内容,为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贡献了博物馆力量。

文化互通共融,展品交流广受青睐。展品交流、联合办展是当前博物馆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色。济宁市博物馆不断做好馆际文物交流合作,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重点参与的“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于2023年10月18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展出济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1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9件套,讲述济宁在中国东方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济宁市博物馆参与承办的山东九地博物馆“汤汤大河 生生不息——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特展,馆藏10件套文物精品在济南市博物馆展出,展现黄河下游济宁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另外,还参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大运河与北京”等一批大展、特展,真正实现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聚集宣传教育

打造城市形象“新地标”

文博资源共建共享。成功入选山东省社科普及基地,第二批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第三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济宁市第十批“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成立济宁市博物馆主题邮局;获评济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社教活动丰富多彩。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68余场次,累计提供免费讲解369场,惠及群众84.57万人次。其中文博大课堂“家乡的古建筑——榫卯之谜”“时光倒流 彩陶重现”考古发掘活动、“钻木取火 致敬劳动”等活动深受群众喜欢。同时,积极开展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养老院等,3000余名群众参加活动,了解济宁深厚历史,感悟济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济宁市博物馆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首批省级校外美育实践基地。2023年5月6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公布第五届全省博物馆十佳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评选结果的通知》,济宁市博物馆“‘我家就在岸上住’——大运河的故事”获全省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案例。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发布《关于拟引入第三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第一批遴选名单公示》,经专家评审,济宁市博物馆入选任城区第一批引入社会机构名单,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博物馆联盟助力发展。完成济宁市博物馆联盟换届工作,借“5·18国际博物馆日”之机,举办济宁市中小博物馆三年提升行动签约仪式暨济宁市博物馆联盟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会,邀请山东博物馆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霞以“博物馆评估定级”为题作专题讲座;邀请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员徐琳教授以“中国古代玉器鉴赏”为题作专题讲座。同时,邀请知名专家开展文物公益鉴定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济宁市博物馆获批常态化“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机构”。策划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游活动10余场次,参与学生900余人次;1名讲解员获评“山东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

聚心文物保护

打好守正创新“组合拳”

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效显著。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积极对上争取中央级文物保护资金,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期)稳步推进。该项目对新旧两馆文物库房进行升级改造,根据文物保管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文物柜架,增配一批恒温恒湿储藏柜,并对原有的展柜进行恒温恒湿改造,以保证珍贵文物储藏微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及较高的洁净度。积极申报2024年度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馆藏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二期)已完成上报,等待审批。馆藏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拟对馆藏145件陶瓷器进行保护修复,其中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9件,未定级文物1件,一般文物109件。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二期)拟完成254件重点馆藏文物的三维数据采集及模型制作,完成150件重点馆藏文物的二维数据采集及制作。积极开展馆校文物研究交流合作,搭建合作平台,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完成修复、研究馆藏薛国故城出土文物项目。

文物修复资质成功取得。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济宁市博物馆获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业务范围包括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铁器、书法、绘画、钱币、碑帖拓本、文物保存微环境控制技术保护等类别。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的成功获批,证明了济宁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业务方面达到了文博行业认可标准,具备了能够独立开展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能力,也标志着在文保项目方案编制、文物修复技术上能够提供专业性指导。“济宁市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大文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有条不紊。2023年5月编制济宁市博物馆崇觉寺铁塔古建筑保养维护设计方案,对崇觉寺铁塔范围除铁塔及声远楼以外的8处古建筑进行保养维护,8月该方案已经济宁市文旅局专家评审会通过并拨付资金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觉寺铁塔古建筑保护修缮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编制济宁崇觉寺铁塔古建筑—铁塔基座、声远楼保护修缮方案,8月已经山东省文旅厅批复同意实施。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觉寺铁塔及其附属建筑地形图测绘方案编制及测绘工作。在国家文物局最新印发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济宁市博物馆共有8通碑刻石刻文物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地市级博物馆第一。

安全保卫周密稳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文物安全提供外围保障。2023年,两个馆区共开展日常巡查13140次,安全大检查36次,开展夜间动态巡查128次,排查各类隐患50余项。所有隐患指定整改责任人,并完成闭环整改,确保隐患消除;科学谋划三防(消防、安防、防雷)资金投入,累计投入65万余元用于古槐路馆安全水平提升;修订完善安全制度4项,编制并修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抓总抓细安全管理,构建切合实际的安全组织构架;组织各类消防、防爆、防汛等应急演练10余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教育培训260余人次,签订安全责任书56份,提高员工安全素养。1名同志获2023年度山东省“十佳消防志愿者”荣誉称号。

聚合精兵强将

打赢重大活动“主动战”

累计抽调本馆精兵强将40余人次,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2023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全国杂技展演、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山东博物馆综合业务培训班等重大活动工作任务,特别是作为重点承办单位,圆满完成了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文物(博物馆)分论坛的所有接待及后勤保障工作,受到山东省文旅厅及国内外嘉宾的一致称赞。2023年10月13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济宁市筹备专班下发《表扬信》,济宁市博物馆及15位同志受到通报表扬,5名同志获得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马扬鞭。下一步,济宁市博物馆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把主题教育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等全市中心工作,以新作为、新气象,为济宁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博物馆力量。

在馆藏文物保护上持续用力。扎实开展馆藏文物定级工作,进一步充实馆藏珍贵文物数量;开展济宁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二期)、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二期)、馆藏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上精准发力。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觉寺铁塔及其附属建筑群维修方案,认真做好崇觉寺铁塔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

在陈列展览上齐心合力。在原有展陈基础上,积极推进“济宁考古与发现成果展”“济宁石刻艺术展”两大固定展览。同时,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黄河流域重点城市、长江流域重点城市、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展陈交流,开展“汉画像石上的孔子与鲁礼文化拓片展”临展、巡展。

在交流互鉴上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济宁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引领作用,以济宁市博物馆联盟为平台,加强全市博物馆馆际交流,加大对其他场馆的文化帮扶力度,不定期组织召开学术会议。

在文创研发上尽心尽力。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博物馆特色文物展品,设计打造有济宁博物馆文化文物符号的文创产品,提升济宁博物馆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执笔:张超 徐珊)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0.06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