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沿——廊坊东方大学城的河北东方学院文物与艺术学院,践行“文物+艺术+科技”的培养理念,围绕如何使文物活起来的课题,立足教学实际,采取多种办法,实现学校文物课堂由“活”到“火”到“热”的转变。
把文物课堂“活”起来纳入教改目标
以高校为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摇篮,通过活起来的文物课堂全力提高教学质量;瞄准金课的“两性一度”,服务于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需要,立足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文博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协同、三个环节”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爱国情怀、专业素养、交叉思维、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文物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双师协同,校企协同,构建校企共育的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环节;打造“课前自主学习、课中讲练结合、课后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改措施,让静态的文物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如讨论研究、案例讲解、文创设计、修复实践、展陈策划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投入建平台,为文物课堂“活”起来提供物质保障
近两年学院先后建立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漆木器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科技检测实验室、文物数字化应用技术实验室、金石传拓实验室、文物摄影摄像技术实验室等17个实验室,筹建学校文物艺术博物馆、陶瓷艺术馆,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制成古建筑、古墓葬、陶窑、灰坑、水井等仿真教具;陈列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等教学标本,为学生沉浸式教学提供条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遗址博物馆、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博物馆、廊坊博物馆等缔结合作关系,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利用以上实践平台,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强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请进来,走出去”,活跃文物课堂教学
文物课程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例如在书画鉴赏课中,教师开展“移动课堂”,把课堂搬到保利等拍卖预展现场授课,实现360度沉浸式教学;每年开设考古采风教学实践活动,把教学课堂搬到汤阴战国墓、宋金穹隆顶等考古工地,让学生接触考古发掘与处理工作;在文物学概论等课程中,教师除设计“云”逛博物馆外,还积极带领学生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对照实物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学校的第二课堂也是丰富多彩,为学生“走出去”提供机会,如带领学生参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京港博物馆馆藏资源合作研讨会、博物馆与高校合作共建课题等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学科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同时学校积极搭建学术平台,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术大家来校授课,举办学术讲座,为学生带来文博领域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特别是一些既有学术修养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不断加盟,使得学校的文物课堂活跃异常。
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精心设计多项“全员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摸索中、合作中、竞争中、参与中成长: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畅谈学习收获、文博理想和心路历程;鼓励学生针对问题在课堂上随时提问,使授课式课堂向讨论式课堂迈进;对学术热点展开课堂辩论。学院与北京多家文物修复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把课堂搬到修复现场,先后参与山东曲阜的古籍修复,安阳的青铜器修复,湖北的陶瓷保护修复,苏州和四川的考古发掘项目,太原的古陶瓷器及碑刻拓片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文物课堂一改过去师讲学听、循规蹈矩的旧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既“火”又“热”的良好局面。目前,学院文物专业数量已经增加到五个,文物本专科在校人数由五年前的30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近2500人,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成为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在全国应用型高校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名。几年来,陶瓷、青铜修复、考古勘掘、书画装裱等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学校已成为教育部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践基地、京津冀博物馆文化创意基地、京津冀博物馆研学游项目体验基地。
(作者分别系河北东方学院文物与艺术学院院长、文物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