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瑞报道 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仪式举行,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司马红,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出席仪式。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主持仪式。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于当日下午正式对公众开放,四大类型展陈、四大活动陆续开启,邀请观众登上“运河之舟”,览古今同辉。
作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该馆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6.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3.77万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齐全。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像“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像“帆”,两座建筑间有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观众站在远处看博物馆,展陈大楼建筑高于共享大厅,5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动感十足。同时,展陈大楼立面通过街巷路口、篷架、门楼等柔化建筑体量的元素与水系结合,形成一处类似于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展现博物馆灵动之韵。
开馆之际,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围绕大运河与北京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从人文地理视角、生态文明高度展示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建设成就,推出一系列重磅展览,与首都博物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共同诠释“都”与“城”的关系。
展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开放展示、临时展览四大类型构成。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从“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渠通幽州 多元融合”“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漕运转型 曲折探索”“运河新生 造福京城”“城河共生 交相辉映”八个部分,通过1000余件文物、艺术品,以时间为轴,着重展现人与水、城与河的共生关系,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系统讲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展现人、水、城和谐之美。
该馆两项专题展览与两项临时展览同步向公众开放。“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专题展,长27.4米,观众可跟随艺术家的视角共同体验大运河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展”专题展,采用目前国内博物馆规模最大的三维衍射系统装置,观众可穿越时空,畅游大运河。
“北京画院藏花鸟画精品展”展出吴昌硕、齐白石等多位名家的48件作品,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紧扣10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同一地点、同一景别、同一视角的对比变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副中心的“蝶变重生”。同时,观众还可以参观“石刻园林展示区”“博物馆防震科普展”等。
据介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推出“运河之声”曲艺秀、“运河之星”创意汇、“运河有戏”演艺周、“运河有约”惠民月四大主题活动。同时,随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大运河文化、老字号传承、通州地域文化与民族团结等主题社教活动也将陆续开启,向观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展现北京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