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23气候变化与海丝申遗——海洋考古与科技”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珠海召开。
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及发展理念,并分享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希望能够激发专家学者们的创新研究热情,进一步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肯定了海洋科技与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并呼吁与会专家共同努力,推进海洋科技与考古工作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并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时伟阐述了海洋考古领域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对海洋文化遗产的威胁,并探讨了科技在海洋考古工作中的应用,指出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与海洋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拿督颜天禄回顾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发展成果,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来自主办、承办、协办单位,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企业的140余位代表参会,20余位代表围绕“海洋遗存勘测技术整合与研发的思与行”“水下文物考古发现与综合探测技术进展”“海洋文化遗产与海上丝路申遗研究展望”“气候变化下的海洋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四个议题,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经验交流。
海洋遗存勘测技术整合与研发的思与行
此议题由复旦大学教授魏峻主持,6位代表就海洋勘测技术进行了分享交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介绍,他所在团队围绕沉船展开搜索,结合海洋沉积学的数字模拟和新装备新技术研发试验,利用科考船与无人艇等搭载海洋勘测技术,开展了粗扫与精扫工作,在广东周边海域找到六条沉船线索和一处元代沉船遗物点。中山大学海洋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贾良文基于海上季风、海洋沉积动力、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借助二维和三维数学模型,介绍了川岛海域的水动力及沉积特点,及沉船可能的移动路径和埋藏地点。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张纯分享了三维浅剖声呐系统研究的初步结果及遇到的问题,认为通过建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三维可视化海底地层结构,可以更加直观地探寻沉积物的地下掩埋物体探测、地层分类、地层显示,为水下文化遗存物探测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考视角。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事业部部长唐梓力介绍了无人艇搭载声呐设备在海洋考古中的探测实践,并对海洋考古探测对于无人智能装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测绘院副院长吕邦来论述了目前水下目标探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重点介绍了磁力探测新算法的研究对水下目标探测的意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冯兆发介绍了“南海I号”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并期望未来博物馆人才建设和文物活化利用能取得长足发展,为推进陆海丝路互学互鉴作出应有的贡献。
海洋文化遗产研究与海丝申遗进程展望
此议题海洋考古创新团队副研究员王真真主持,4位代表就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意义研究等展开探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专委会委员胡洋从文化传承、研究、教育、经济等角度着眼,点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与价值,并探讨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手段与方法。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筱介绍了宁波港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工作,从多维角度理解港口城市空间要素的复合性功能特征,港口城市布局与工业生产基地分布的复杂响应机制。恒信东方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磊从具体案例出发,介绍了数字技术在助力文化遗产修复、保护和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认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使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更畅通。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后韩雪飞以有“红海计划”之称的英国贝莱尼斯港系统性长时段发掘为例,阐述该港口的发掘史,港城的基础设施和近岸的海底发掘,呈现前伊斯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模式。
水下文物考古发现与综合探测技术进展
此议题由海洋考古创新团队高级工程师牟伟主持,7位代表就水下考古探测技术展开探讨。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罗宇介绍了山东科技大学海洋声学测绘装备课题组的工作,尤其是深海近底多波束测深仪和混合基线水声定位系统的研究进展。中科深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员刘维就如何实现全景三维探测,介绍了多频三维合成孔径技术研发,海洋全景三维成像装备研制,并应用于水下悬浮、沉底和掩埋等目标探测的情况。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卫翀华从水声学实验的需求出发,介绍了北冰洋海底观测的内容、模型、获取方法、实施过程、测试方法。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馆员黄泽鹏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调查为基础,介绍了深海考古调查方法体系的思考与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副教授王文武介绍了水下探测的多传感器数据(声呐数据、水下电视、磁场、电场数据)整合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副教授王文明基于智能调控技术,介绍了井下电动工具精细化智能修井关键技术及发展。中电建(广东)工程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孙红亮介绍了海洋勘测考古的新方法发展状况,总结了各勘测方法优缺点及典型解译特征,并尝试了水下机器人施工的新措施。
气候变化下的海洋文物科技保护与修复
此议题由汕头大学副教授李冠华主持,7位代表发言。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刘临安介绍了澳门的历史发展与澳门文化遗产,并对澳门建筑文化遗产提出了新的认识观点。西北大学教授杨富巍介绍了石灰质文物的保护材料及方法进展,为相关科学研究及保护实践提供思路。西安市城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春介绍了气候变化下的西安城墙保护管理制度,并概括了西安城墙的历史发展脉络。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王鉴兰介绍了汉代漆纱髹漆技术的检测研究,实现了纺织品的功能改性,使残片中的丝织物达到了坚牢硬挺和防水的效果。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蕴介绍了古陶瓷的修复分类,修复方法步骤,也宣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广东省博物馆馆员王阳介绍了目前出水瓷器的脱盐工作的紧迫性,总结出了出水瓷器批处理脱盐技术的方法。澳门城市大学副教授黄广结合中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介绍了澳门现存葡国瓷砖的样本选取方式、病理成因等研究结论。
海洋考古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作会议总结,他表示,与会代表的交流加深了气候变化视角下对海洋考古的认识,推动了海洋考古和科技的创新发展。未来,南方海洋实验室将继续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海洋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南方海洋实验室对标“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设立目前国内唯一以“海洋考古勘测与海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为标志性成果的科研团队——海洋考古创新团队。团队成立于2019年,建设至今,依托实验室科学平台,围绕标志性成果目标,开展海洋考古勘测技术整合、海洋智能装备应用、海洋文化遗存科技考古与保护、粤港澳海洋文明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价值研究等任务和关键技术研究,专研海洋考古勘测技术体系,致力于为中国海洋科学考古和海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新技术、开拓新的发展方向。 (整理: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