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庙肇始于汉代,千余年来,始终是国家祭祀西岳华山重要的祠祀庙宇,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西岳庙博物馆依托西岳庙庞大的文物古建筑群落,紧紧围绕馆藏特色资源,深挖西岳庙和华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在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引领全体“西岳庙人”稳步迈向文博新征程、展现新作为,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重点加强文物保护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西岳庙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历代石刻文物数量众多,但受保护条件限制,绝大多数石刻文物露天存放于室外,部分碑石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断裂、缺失、碑文模糊等问题。因此,西岳庙博物馆的重要使命是在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石刻文物,延长其寿命的同时,促进石刻和碑石铭文的研究以及对于石刻文物的宣传与普及,提升西岳庙博物馆石刻文物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基于此需求,西岳庙博物馆进行了西岳庙残损碑石复原展示,推出了“《华岳之颂》——西岳华山神庙之碑”专题展,并为部分碑石加装保护亭,有效缓解了室外露天存放所带来的日晒雨淋风化侵蚀,较好地保护和展示了石刻文物。此外,西岳庙博物馆还不断提升文物库房的管理规范化水平,给馆藏文物营造更加良好的保存环境,文管人员对库房文物柜、架在每层隔板平面统一铺设毡垫,进行防滑处理,避免文物存取过程中文物与坚硬质地物的碰撞损毁,保证文物的安全性;在整理的同时对部分文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对陶质文物进行防止彩绘脱落塑封处理,对纸质文物采取防霉防虫处理,并在匣囊内统一配备无酸纸;为库房更换照明设备、配置照度仪,温湿度等检测设备等。
这些举措进一步明确、完善了库房管理制度,大幅提升了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保护文物的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西岳庙博物馆二级博物馆创建、评定工作做好了充足准备。
接下来,西岳庙博物馆将持续加强室内石碑石刻的病害监测和病害分析,不断改进室内碑石保护、展示手段,提升科技化保护水平,充分考虑西岳庙石刻文物材质、气候环境、病害变化等因素,针对性研究,不断增强西岳庙石刻文物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推动文物活化利用 发掘文物内在价值
博物馆承担着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近年来,在做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西岳庙博物馆积极打造精品陈列,让文物“走”出去。如举办了“西岳庙文物保护成就展”“泰华石韵—岱庙和西岳庙碑刻拓片展”等,立足文物,深入解读和阐释石刻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华石韵—岱庙和西岳庙碑刻拓片展”期间,向西安碑林博物馆借展汉《武都太守碑阴题名记》、唐《述圣颂》、林则徐《游华山诗》等多件西岳庙旧藏碑刻拓片,让文物百年后以拓片形式回归故地,既充实了展陈内容,丰富了展陈主题,也有效激发馆际间建立相互交流的长效合作机制。
除此之外,西岳庙博物馆也持续不断加强馆际交流,与故宫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泰安市博物馆(岱庙)等文博单位进行文物信息交流合作,对文物研究共享、文物保护经验分享、文物互鉴互借、人员往来交流学习、深化业务合作,分享工作经验,努力推动文博体系建设和文化创新发展。
着力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打造高质量宣教阵地
近年来,西岳庙博物馆不断建立健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充分挖掘和传播馆藏文物所蕴含的价值,拓宽馆藏文物的活化利用之路。如立足馆藏文物,先后为西岳庙古建和碑石本体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可移动文物制作推出“文物谈”等系列文物讲解短视频,以图文并茂、生动简洁的形式,深入发掘并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多渠道传播模式让文物诉说历史,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文物宣传提升社会大众对西岳庙馆藏文物的关注度。
西岳庙博物馆高度重视发挥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主动联系学校、社区、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文化进乡村、进社区等研学活动;推出“‘智取华山’革命事迹展”,以智取华山英雄事迹为背景,展现“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历史壮举,成为西岳庙博物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主阵地。
总体来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西岳庙博物馆加强了馆藏文物保护,创新了社教宣传方式,推动了西岳庙、华山及华阴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拓宽了文物保护宣传范围,加大了西岳庙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宣传力度,切实提升了不同观众群体的文物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