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遗存的珍稀资源,也是地球生命演化的真实记载和远古历史的客观见证。为进一步提升猛犸象故乡知名度,发掘、展示其历史文化、人文特色,让埋藏在地下的化石活起来。12月1日,为期两个月的“神奇之青冈 猛犸象故乡特展”在黑龙江省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拉开帷幕。
青冈自1958年以来,陆续在德胜乡、永丰镇、民政镇等12个乡镇出土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截至目前,出土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40余种,化石散件十几万件。2016年,被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本次展览分为“史前青冈境内第四纪古人类活动相关化石”“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猛犸象、披毛犀复原标本”等6个展区,共展出第四纪古生物化石精品84件,其中真骨含量达85%以上的古生物化石骨架10具。
披毛犀头骨化石(图1) 该化石长约90厘米、宽约30.5厘米,重约17千克。2022年7月中旬,发现于青冈县德胜镇英贤村境内。
从该化石可分析出披毛犀幼小时被史前古人类狩猎时用捕猎工具扎中鼻子,但没有抓住,逃跑了。头骨鼻子两侧留有25厘米骨质捕猎工具,还留有自然长合和腐烂的痕迹。
披毛犀生活在晚更新世,分布范围从朝鲜半岛到欧洲的苏格兰,整个欧亚大陆北部都有其化石发现,直到1万年前才灭绝,是最著名的冰河动物之一。晚期智人曾与披毛犀共同生活,他们把其图像绘制在洞穴壁画上,留下了披毛犀当时生活的样子。
猛犸象化石骨架(图2) 该化石骨架长约6.2米、高约3.7米、重约4.5吨,一对象牙约3.5米,化石度、完整度98%以上。2011年8月,发现于青冈县德胜镇境内。
猛犸象生活在更新世晚期,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广泛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陆续灭绝,被视作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
猛犸象臼齿化石(图3) 该化石长约14厘米、宽约13厘米,15岁。2000年9月,发现于青冈县德胜镇境内。
猛犸象臼齿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洗衣板,有清晰可见的牙棱和牙面。根据牙棱可推断猛犸象的年龄,一般有多少个棱,就是几岁。
洞熊化石骨架(图4) 该化石骨架长约220厘米、宽约50厘米、高100厘米。2012年7月,发现于青冈县境内。
洞熊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内发现,故命名为“洞熊”,在很多知名的洞穴中发现其整副骨骼化石,它和巨型短面熊同为更新世两大巨熊。
东北野牛化石骨架(图5) 该化石骨架长约320厘米、宽约90厘米、高200厘米。2010年7月,发现于青冈县境内。
东北野牛是猛犸象动物群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我国东北是发现野牛化石最集中的地区。东北野牛有三个亚种,即典型东北野牛、弯角野牛和哈尔滨野牛,它们的主要区别在牛角的形状。东北野牛个体大而健硕,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环境中。距今约2至4万年灭绝。
东北马鹿化石骨架(图6) 该化石骨架长约165厘米、宽约110厘米、高220厘米。2009年7月,发现于青冈县境内。
东北马鹿是马鹿的亚种之一,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通过对马鹿化石的研究可以追溯其进化历史。马鹿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其形态和大小可能与现代马鹿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鹿逐渐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形态特征也发生了变化。 (肖红玲 葛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