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文物展览交流都是文化交流中富有影响、颇受欢迎、较赋特色、兼具实效的活动,博物馆文化交流的职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在展示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文化过程中,给予观众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满足公众不同需求的同时,推动区域间文化合作与交流。为促进不同区域文化遗产的交流互鉴,抚州市博物馆立足地方特色,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交流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两个月的馆内预展,2022年6月正式推出首个交流特展“流光溢彩——大明益藩王族珍宝展”巡展初显成效。
深挖区域文化优势,打造特色展览
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市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位于抚州市南城县的明代益王家族墓群便是其中之一。20世纪50年代,为修建抚州南城洪门水库,当地对益王家族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迄今已发现益王系墓20余座,出土2000多件贵重随葬品,种类丰富,且品级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灵魂观念、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建筑艺术,以及王子王妃的个人好恶等多方面信息,是研究明代历史及藩王制度的重要资料。
为了突出主题,打造特色展览,使博物馆展览内容更加丰富,2021年抚州市博物馆在抚州市政府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的支持下,复制了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江西省博物馆的部分益王墓出土文物,并充分发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将零星的个体文物组合成具有鲜明思想且内容完整的展览。
展览内容着墨于社会生活部分,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大幅增加历史故事,将文物置于藩王及王妃生活的叙述线索中,从物质到精神,充分反映明代皇室生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
展览的形式设计风格以明式奢华为主,图文版面与展品的精巧华丽相结合。为了凸显文物的华美,每件展品都精心设计了它的专属展托展架,用最佳角度呈现其精湛工艺和质感。
这个展览不仅是明代工艺美术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再现,也是明代藩王锦衣玉食生活的真实缩影,为公众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配合展览,抚州市博物馆策划了一系列相关活动,用于提高公众参与度、增强观展感受和体验、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举办专家导览和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公众讲解和分享展览相关知识,让人们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座,更加深入了解展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策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儿童和青少年策划设计了极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流光溢彩——大明益藩王族的瑰丽珍宝”主题系列线上及线下活动,精心制作了时长8分钟的动画小视频,设计了社会教育文化课件,并配有簪花手工制作体验,活动寓教于乐,可操作性强。
开发设计主题文创产品。深入挖掘展览中特色文物内涵,开发了系列特色文创产品,突出王族风范,如凤纹图腾帆布袋、凤簪书签、钥匙扣等。
流动展览“四进”。将展览图文版面制作成流动展览,走进学校、社区、乡镇及企业,开展博物馆文化宣传。
多渠道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了展览VR及短视频,在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扩大展览的宣传渠道。
“走出去”的探索和实践
2022年6月,明代益藩王族的微缩“生活”展走出了江西,首站鄂州。一件件展品、一幅幅图文,再现了明代封藩建国的恢宏历史。展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了鄂州观众的一致好评,抚州市博物馆展览交流工作的初次尝试,可谓是首战告捷。
截至目前,展览已先后到过湖北鄂州、江苏徐州、安徽阜阳、福建漳州、江西鹰潭、安徽六安、江苏镇江、江苏泰州、安徽蚌埠等九站,每次展期均不少于两个月。据统计,展览期间参观人次达50余万。该展览现正在安徽蚌埠博物馆展出,后续还将前往福建泉州、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等多地博物馆。
经过两年的交流与学习,我们对“全国文博是一家”深有体会,同时我们也认真总结,初步积累了一些规划设计、陈列布展的经验:
首先,制作内容全面的展览推介手册,突出展览主题的独特性,阐述历史背景、图文版面、展示效果及配套活动。
其次,制定详细的展览排期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和进度要求,提前确定人员、运输、物资、场地以及预算等因素。
布展时,根据各博物馆不同展厅进行规划、调整展览布局和展品摆放方案,确保最佳展示效果及展品的安全,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展出时及时收集资料,包括参观人数、观众反馈和展览评价等,在后续工作中及时改进完善。
最后,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陈列布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初步尝试博物馆交流展览工作的开展,我们获得了一定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距离,也促进了抚州区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共享。但是,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诸如经费不足、人员不足及展品等实际问题。未来,我们将不断增强与省内外博物馆间的交流探讨,广泛吸收借鉴博物馆发展成果,创新展览形式,更好地诠释文物背后的故事,努力促进文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