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何处是江南?
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馆长吕芹说:“江南,是历史的、动态的、开放而多元的,它具有多重性,是范围随着人们地理知识扩大而变易的地域概念;江南也是代表富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概念;同时又是代表‘江浙人文薮’的文化概念。”
何以见江南?
良渚文化所展现的中华文明曙光,历史变迁中的家国兴亡与人事代谢,水巷街市里的蚕桑鱼米、男耕女织,江南市镇的繁荣所孕育出的典型农耕生活、丰厚物质财富,弦诵之声接于四境、仕宦科第不绝如缕,风雅与日常、艺术与生活、信仰与世俗,时代的变迁中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与转化……“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展示的江南是地域的、经济的、生活的、文化的、转型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合“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浙江省发展战略,2019年,杭州定下“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成为“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的目标,驻守杭州北城门的临平,成为杭州北接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第一棒”。作为集中反映临平历史文化和江南水乡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临平市博物馆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博物馆里的江南,并积极实践。
提高站位 创新内容 深挖江南文化
“作为新馆,既要‘守住’老展览的优点,补缺老展览的局限,又要‘创出’新展览的品牌,实现地方博物馆的特征与使命,让新馆呈现一个有新意的面貌。”吕芹表示。
本着“守正创新”的综合目标,临平博物馆制定了四条标准:高立意。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既要回顾过去,更要面向未来。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江南地区向来被称为富庶之地,今天的“新江南”——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体现在文化建设层面,就是要基于现代意识和全球眼光,建设具有当代价值的“江南文化”。准定位。原展览“江南水乡文化陈列”因时代、面积等因素局限,关于江南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江南市镇的产生与发展,并未进行深入解读。全体系。在体系方面,原展览偏向“江南民俗”“江南生活”的场景式复原,在全面展示江南文化上稍显不足。新手段。面对展示内容的丰富与扩充,结合当下博物馆展览的新要求和观众的新需求,以信息传播为导向,以美学体验为载体,采用多学科融合互动的手段,既可提升观众参与度,也能增强展览的可看性。
“在结合文化地理学概念和馆藏文物优势下,我们将原展览的时间线拉长,在历史时期强调环太湖流域的整体性,并增加近代江南转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部分,顺应新时期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整体战略的时代背景,把江南地区过去的辉煌与经验、未来的规划与展望统一在展览叙事中,凸显现代博物馆在激发文化自信,塑造文化认同的重大意义”,吕芹介绍。
在研究、策划、创作难度大、周期长的情况下,策展团队多次征求意见、数易其稿、反复论证。向上爬梳,总结揭示江南地区的发展脉络,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向下关注,展现栩栩如生、细节生动的江南故事,形成更有效的叙事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在人员紧缺的状况下,由两任馆长、几个90后年轻人组成的8人布展团队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加班布展。
改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水乡文化展”从文化地理的角度出发,分“何处是江南——地域的江南”“富庶鱼米乡——经济的江南”“诗意栖居处——生活的江南”“文才尽风流——文化的江南”“春风无尽绿——转型的江南”五个单元,生动地再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还原了生动、立体的“江南印象”。
以小见大 彰显个性 展现诗化江南
青石板路,烟柳池塘,雨声霖霖,光影氤氲,进入展览序厅,视线随着视觉图上的古桥而动,仿佛下一步就能踏入独具江南韵味的四季风景中。
吕芹说:“为在展览形式上强调个性化,营造诗意唯美的氛围基调,展厅内大胆使用水乡绿为主色调,并大量使用玉砂玻璃,结合灯光营造,使整个展厅通透感尽显。”
在江南水乡文化里,船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步入第一单元展厅,视线不由被一艘细长的独木舟所吸引。吕芹介绍,该舟舟身长7.35米、最宽处0.45米、深约0.23米,舟沿厚约0.02米,由整段巨木凿成,于2010年出土自杭州环桥村村北茅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国内考古出土的最长、最完整的史前独木舟。
这艘独木舟能够顺利展出,背后的故事可不简单。“历时十年,经历发掘搬运、脱盐脱水处理、冷冻干燥及保护修复四个阶段,独木舟才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与观众见面。我们还为其量身打造了由恒温恒湿系统、低反射玻璃、3D打印的‘贴身’保护展示支架共同组成的巨型展柜。”吕芹说。此外,还匹配了展示独木舟十年科技保护过程的专题影片,向观众讲述江南水乡文化基因深处的动人故事。
参观完独木舟,往展厅更深处走,抬眼便看见通柜中陈列着的瓷器、竹器、铜镜等历代江南文物,高低错落,起伏在水波纹设计的展台,让人如乘舟泛波,驶入历史中的江南。
从历史上看,以太湖流域为核心的江南水乡文化在地域上与良渚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展览首次呈现的茅山遗址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广富林文化“牛脚印”及用于犁耕、收割的成套农具,形象地展示了早期江南地区水网密布的地貌及农业、手工业的高度成熟。
吕芹介绍,近十几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考古与研究成果,大大完善了临平区作为江南水乡文化典型代表的材料依据。目前所见,唯一贯穿一千年良渚文明兴衰历程的玉架山遗址就在临平区。
在“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河道水系决定着每个市镇的形制特征,同时也影响着其分布。这些市镇往往兼具一般性商业聚落和特定专业市镇的特点,行业齐全,各具特色。千百年来,临平人与太湖流域的其他吴越人共同创造了江南水乡文化;塘栖镇在清代曾经成为江南市镇的典型代表,被认为是江南市镇之首,在新展览中重新审视临平的江南水乡文化资源势在必行。
吕芹表示,“我们从阮仪三先生《江南古镇研究》中找到了切入点:市镇连接着乡村与城市,是城乡间的中介和过渡地带,对于提领江南地区的展示大有裨益;同时,通过市镇的勃兴也可以洞见江南地区从鱼米之乡到财赋重地的历史脉络。在展览中,特别注意这两者的反映”。
挑着担子的货郎,河边浣衣的少女……临水街市,鳞集的店肆,毗连的铺席,展厅中复原展示的塘栖古镇,无不反映着江南市镇的代表——街市文化的繁盛。
此外,展览还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多元”的体系建构,结合新的科技手段设置了图文兼备、可学可玩的水乡民居、世界水乡、江南古桥、江南市镇名录等多处可根据时代变化实时更新的知识岛,与主线叙事共同构建江南水乡文化的整体面貌,使整个展厅变得有趣、立体。
戏台是古镇的文化中心,展厅内具有江南特色的戏台上演着精彩剧情,观众看累之后,坐在戏台对面的船型休息椅上,仿若能乘船从桥下鱼贯而入,驶入墙上的山水画中。
以写意与写实相兼的手法呈现的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戏台等独树一帜的江南水乡视觉符号,使展厅拥有水一般的灵动与清丽的同时,散发出雅致的书卷气,显示出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受近代工业影响,江南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全面转型。站在最后一单元展厅中央,向后看,是展板上一幅幅见证近代工业发展的黑白图片;往前看,是巨幅多媒体屏幕中一声声来自水乡的“我是江南人”。从中可以窥见江南文化开放、融会、创新和进取的精神品格,同时也通过展览叙事将江南的未来交给每个观众、每一个江南水乡人。
拓宽边界 多元发展 收获各方好评
“自2022年5月开馆以来,江南水乡文化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2022年底,相关报道浏览量逾810万人次,完成讲解服务531场次,研发4个研学课程,开展教育活动507场次,受众15.2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获得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吕芹介绍。
临平博物馆开展观众调查,设置观众留言本,收集观众意见和建议;制作标识清晰的悬挂式、墙面、地面和立式电子屏多位一体的标识导览系统;设置影院、“水乡工坊”青少年体验馆等观众服务设施;虚拟展览基于观众视取66个点位,进行水平和垂直360拍摄,将所拍摄的近千张照片处理成为三维全景,给公众以三维立体感觉的实景720°全方位图像;引进杭州知名文创品牌“晓风书屋”入驻博物馆,以自主开发、授权开发、合作开发3种渠道开发“芳菲百亩”桌旗、兰花扇面丝巾、“水乡动物园”馆藏陶瓷器盲盒、宋梅图方巾等105种江南水乡文化系列文创产品。
江南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作为区县级的基层博物馆,我们努力以小切口诠释大文化,在小空间讲述大故事,从小馆舍走向大社会,拓宽地方博物馆的展示边界,探索出中小博物馆多元发展的新模式。”吕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