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齐国的政策智库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王国坤 韩伟东 姜健

2022年2月18日,山东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发布,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

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队,开始寻找“稷下学宫”。经过近五年考古发掘,专家采用“排除法”解决了一系列疑问,地层关系清楚,形制初具轮廓,从文献、方位、考古发现等方面看,基本可以判断稷下学宫所在。建筑基址群东与齐故城小城相接,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东西最宽约210米、南北长约190米,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发现四排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群处于封闭区域内,外围有墙垣与壕沟,其中壕沟与小城城壕相接为一体,建筑基址群与小城之间发现道路,向北通往小城西门,向南通往小城南门。

公元前386年,田和接受周安王的正式册命,成为“齐侯”,使田氏齐国取得了周王朝的承认。为了巩固政权,确立“田氏代姜”的合理性,田氏齐国的第三任国君桓公田午招揽天下贤士,创办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在齐威王、宣王时期达到鼎盛,伴随田氏齐国的兴衰,持续了150余年的时间,成为官办高等学府、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官方智库。

image.png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盐铁论·论儒》也载:“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稷下学宫具有以下特点:

稷下先生“不治而议论”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稷下先生们“不治而议论”;《盐铁论·论儒》记载,稷下先生“不任职而论国事”。这些文献记述均说明,当时稷下先生的职责,主要是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为齐国国君、政府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评论、评价甚至抨击治国政策,为国家提供政治咨询和学术支持。他们不担任实际行政职务,不参与处理具体的国家行政事务,国君、政府对于稷下先生的议论,也报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因此,稷下先生大多敢于直谏,对政事敢于大胆的批判。

稷下先生淳于髡,曾用“大鸟不飞不鸣”隐语谏齐威王,使其振作起来,奋发图强,“一鸣惊人”;还以7条“微言”说齐相邹忌,敦促其变法革新。但淳于髡并未在齐国政府长期任职,只是有时临时担任外交使者、为政府做未来的政策规划而已。

稷下先生颜斶,曾向齐宣王直言“士贵,王不贵”,劝谏齐宣王重视人才、选用贤臣。但颜斶一介布衣,终身不仕。

稷下先生王斗,曾直面批评宣王“好马”“好狗”“好酒”,独不“好士”,直到宣王认错改错为止。与颜斶一样,他也是终身没有做官。

礼遇稷下先生

战国时期,田齐君王、政府,为了鼓励稷下先生们积极参政议政、高质高效协商,准确抓住知识分子的心理需求特点,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

首先,给稷下先生们很高的政治地位、政治待遇。据《史记》《中论》《风俗通义》等文献记载,当时的稷下先生,被齐王授予“列大夫”“大夫”“上大夫”职位,在齐国政治地位很高。《说苑·尊贤》记载,著名稷下先生淳于髡,曾为齐国上卿。

其次,给稷下先生们优越的物质待遇,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王对稷下先生们“皆赐列第”,每人分一套高级住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齐王为稷下先生们“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在他们的住宅附近修筑了宽阔的大道,以方便他们车马通行。《孟子·滕文公下》说,孟子来齐,齐王给他的待遇优渥,不光能养己、养家,还能养学生、随从。他的学生、随从很多,“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战国策·齐策四》则说,稷下先生田骈“訾养千钟,徒百人”,每年俸禄达数千钟粮食,能养一百多个学生。可见,稷下先生们的经济待遇,是相当优厚的。

鼓励学术争鸣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有: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接子、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儿说、鲁仲连、驺奭、荀况等,围绕世界本原(世界起源于什么?)、天人(自然与人的关系如何?)、人性善恶(人天生是善的还是恶的?还是无所谓善恶的?)、义利(人、国家应重精神还是重物质?)、名实(语言、概念、名称与现实的逻辑关系如何?)、王霸(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文德统一天下还是武力统一天下?)、礼法(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古今(继承还是创新?)、寝兵(和平还是战争?)、本末之辨(发展农业为主还是发展工商业为主?)等辩题,各持其说,自由辩论,取长补短,求真务实,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齐王、齐国政府,对稷下先生们的辩论,采取鼓励、包容的态度,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稷下学宫浓厚学术氛围的形成,也使稷下先生们的学术水平也得以发展飞跃。

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齐王还鼓励稷下先生们著书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稷下先生们纷纷著书立说。

以学术研究为前提和基础,齐王、齐国政府充分发挥稷下先生们的智囊作用,经常向他们征询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和看法。文献中记载的稷下先生进谏、齐王纳谏的史实,不下百例。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126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