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龙霄报道 近日,重庆关口一号墓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收获,出土了大量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
关口一号墓为西汉墓,位于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属于天子坟遗址的一部分。天子坟遗址系重庆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受洪水影响的文物之一,属白马航电枢纽工程重点考古发掘点,历年出土有汉六朝时期石阙、石辟邪残件,“长孙无忌”衣冠冢也处于遗址范围内。2023年9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启动对关口一号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关口一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由于墓内常年处于满水状态,且未被盗扰破坏,故椁室、木棺及随葬品均保存较好。椁室呈长方形,分为头厢、边厢以及棺室三部分,均以榫卯结构镶嵌连接。头厢、棺室内遗物已清理完毕。木棺亦已完整套箱提取至现场文物保护实验室。
本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遗物,包括干支木牍、遣策以及青铜器、漆木器、车马模型、木船模型等珍贵文物。
关口一号墓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罕见的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也是一座未被盗扰破坏、墓葬内部随葬品均保存较好的木椁墓,是长江上游地区一次性出土漆木竹器最多的墓葬,填补了乌江流域秦汉考古相关空白。
关口一号墓简牍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年代最早的西汉简牍,也是秦篆向汉隶转变的重要文字资料。干支木牍文字齐全,为全国首次发现。出土遣策字迹清晰,详细记载了随葬器物和食物的名称、尺寸及数量等,对研究西汉初期葬制葬俗、名物对照、作物食品等有重要价值。简牍中关于“涪陵”的记载,将涪陵县设县的历史从西汉中期提前至不晚于西汉初期。
为加强发掘和保护工作,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了武隆关口西汉墓文物保护专项领导小组,成立考古发掘、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测量、绘图、摄影等工作队。同时设置专家团队,开展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咨询工作。此外,还搭建考古实验室、现场保护实验室等,不断完善现场软硬件建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荆州文保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等进行合作,不断提高研究和保护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