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河北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研究部署下一步全省文物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力量。
十余载春华秋实,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河北省文物局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国家文物局支持指导下,河北几代文物人接续努力,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定信念,让文物实证中华民族的历史,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见证河北这块土地的历史与荣光,让更多群众共享文物保护新成果。
牢记使命 奋楫十余载结硕果
河北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百万年前,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一万年前,古老文化在这里绽放;五千多年前,文明曙光在这里闪耀。
文物古迹上至170多万年,下迄近现代,无时代缺环。不可移动文物339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1处,居全国第三;世界遗产4项,包括长城、大运河、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家陵寝(清东陵、清西陵);可移动文物140多万件;备案博物馆22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数量分别较2012年增长73%、125%。将珍贵的文物遗存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012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河北文物专项资金57亿多元,全省投入资金13.6亿元,实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335个。围绕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组织实施了百余项考古发掘项目,推动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冀西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燕赵中山考古学文化、城市考古和雄安新区考古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并取得突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正定古城、长城、清东陵、清西陵等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利用。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全面加强,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文物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文物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直文物系统机构编制数大幅增加,形成了“一局三院”的崭新格局。
考古探源 实证历史
溯源,延续燕赵大地的悠长文脉。从远古到现代,在河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实证着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
2012年以来,河北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聚焦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文明化进程等重大历史问题及考古学课题取得重要收获。行唐故郡、尚义四台遗址等4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内丘邢窑遗址、崇礼太子城金代城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康保兴隆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泥河湾下马碑遗址、尚义四台遗址、武安赵窑遗址等5项考古发现,陆续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
考古成为讲好河北故事的重要载体。2012年,“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启动。泥河湾遗址群,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市阳原县桑干河两岸的广大范围内,历经累年接续考古调查和发掘,基本构建起泥河湾170多万年来发展演化的时空框架,构建起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近乎完整的文化序列,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2022年3月,在蔚县下马碑遗址发现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人类加工颜料、镶嵌使用细小石器的考古遗存,对于解读东亚及世界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发展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新庙庄遗址,在距今4万年的考古层位发现特征明确的石叶技术遗存,为探索华北北部早期现代人的起源模式和文化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材料。
张家口市尚义四台遗址,是近年冀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面积最大、保存完整,包含旧新石器过渡时期遗存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2020年以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发掘房址40余座,出土了陶、石、骨、贝类遗物800余件,为中国北方万年文化史再添实证。
武安赵窑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为一处新石器-商时期聚落,面积约22万平方米。近年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展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出土的铜器与陶器上发现“↑”形符号,推测赵窑遗址可能为商代“矢族”的中心聚落。
考古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建设。2017年以来,围绕雄安新区建设,推进实施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成立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对雄安新区全域开展了系统考古调查,为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制订雄安新区文物保护规划,完成起步区文物遗存的考古勘探,启动南阳遗址、鄚州城、古州城、白龙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保障,考古人也成为活跃在新区建设一线的一支有生力量。
实施2022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文物保护工作。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奥运村内的太子城遗址,是第一个经过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也是仅次于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基于太子城遗址的重要发现和地位,在各级政府与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北京冬奥组委与河北省政府对原规划进行调整,太子城遗址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建成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这里成为文物保护与国家建设双赢的成功典范。
积极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组织实施大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与展示利用工程。2022年12月,泥河湾、赵王城、邺城等3处遗址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燕下都、定窑2处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加上2017年12月入选的元中都和立项的中山古城,河北现有的7处大遗址已全部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获准挂牌或立项,取得重要成效。
同时,在基本建设考古中抢救保护了大批珍贵文物,揭示了丰厚的文化遗迹。河北考古工作为开展中华文明研究,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诠释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发挥了独特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修缮保护 传承弘扬
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广大民众共享文物保护新成果。
切实履行文物保护职责,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文物得到及时修缮,保护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福祉。完成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清东陵和清西陵、正定城墙和隆兴寺、蔚县古建筑群、曲阳北岳庙,以及山海关、金山岭、喜峰口、潘家口等长城重要点段千余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其中,承德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获评“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获评“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曲阳北岳庙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获评“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正定古城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取得重要成效。正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集中保存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国家投入文物保护专项经费3亿元,推进完成了隆兴寺、天宁寺凌霄塔、城墙等12项重点文物保护维修项目,使得这些“国保”文物古迹从民居中凸显出来,丰富和提升了正定古城风貌及文化内涵,深化了古城历史底蕴,美化了古城人文环境,提升了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将文物保护利用有机融入百姓的现代生活。
承德避暑山庄等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相继竣工。承德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旅游城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德避暑山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央财政投入6亿元,河北省文物局加强业务指导,承德市文物局集中优势力量,完成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00个文物保护和三防工程项目。清西陵崇陵、清东陵裕陵等清代皇家陵寝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相继完工。
长城保护展示取得明显实效。紧紧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推进长城保护利用工作,在出台法规标准、完善保护机制、实施保护修缮、设立长城保护专项资金、推动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按照“原状保护、局部加固、重点修缮”“最小干预”原则,探索科学的长城保护理念,统筹中央和省级文物保护财政资金共投入6亿多元,对山海关、金山岭、大境门等30多处长城重要点段实施保护修缮,完成一批长城保护修缮精品样板工程,长城保护修缮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宣传展示长城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打造具有国家标识意义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提供了基本保障。
大运河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得到加强。大运河河北段主河道长530余公里,是连接雄安新区、承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显著的地理和人文特色。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公布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产名录74处;完成了大名天主堂、泊头清真寺、朱唐口险工、郑口挑水坝等重要保护修缮项目;完成廊坊宝庆寺、青县铁路给水所以及胜芳王家大院局部抢险保护修缮项目;持续推进大名府故城、贝州城遗址、邺城遗址等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址和沉船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发现和成果,深化了对大运河价值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加强大运河沿线博物馆及展览展示体系建设。千年运河,正以全新的姿态滋养着河北大地。
石窟寺保护展示跃上新台阶。河北石窟寺分布广泛、内容丰富。根据国家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要求,河北积极谋篇布局,完成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加强规划编制,推进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措施制定;加强石窟寺保护,分级实施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工程。实施响堂山石窟等重点保护工程,建立完善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险情,推进河北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上台阶。
强化革命文物有效保护利用。河北是革命文物大省,102个县(市、区)被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参照革命文物管理的遗存遗迹1800多处。已公布两批河北省革命文物名录,其中可移动革命文物10805件/套、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00处。
推动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计划、馆藏革命文物科技保护修复计划以及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工程等。2018年至2022年,中央及省级文物保护专项支持资金1100多万元,完成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项目。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持续开展张家口蔚县古堡拯救行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物保护工作,赋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不断惠及民生,增进福祉。今年暑期,受强降雨影响,河北井陉、涞源、易县等地受灾严重,省文物局与地方文物部门迅速行动,坚决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全力开展洪灾受损文物古迹保护修缮工作,及时排除险情,最大程度降低文物损失。
2012年以来,从正定古城,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长城、大运河,再到石窟寺、革命文物、大遗址等保护利用,一大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开放,全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普遍得到有效改善,文物保护利用与城乡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与改善民生、连通民心相融合,为河北文物单位开门迎接四方来客打造了“金名片”。同时,也让河北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新时代风采,为构建国家文化地标及精神标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收藏保护 研究展示
典藏,陈列千万年的春夏秋冬。研究,开启更多跨越时空的对话。
创新博物馆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全省博物馆由2012年的100座增加到225座,涵盖综合地志类、历史文化类、考古遗址类、革命纪念类、自然科技类、艺术类等六种类型,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布局合理、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创新开展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工作,大力推动中小博物馆质量提升。今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成为国家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省份。全省195家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中央、省两级每年免费开放补贴资金1.2亿元。
河北不断提升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水平,优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省11个设区市均设立了综合博物馆,县级博物馆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专题博物馆不断建成开放;大力支持保定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推进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设;推进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主体建安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陈列布展工作。
定期举办全省原创展览评选推介活动。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参观博物馆成为全省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 满城汉墓”展、蔚县博物馆“代蔚长歌”展、承德博物馆“清盛世民族团结”展分获2014年度、2016年度、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河北博物院“京冀晋豫陕五省市金银器展”,获评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展览。河北博物院“守望成长 静待花开”项目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河北博物院和邯郸市博物馆的两个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典型案例。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2023年1-3季度,全省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1364个,社会教育活动8713场,参观总人数达到了3134.27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6.3%。
完善法规 加强监管
强化顶层设计,践行文物安全承诺,凝聚文物强省建设新共识,形成文物保护合力。
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文物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市、县党委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压实各级党委政府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提升文物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巡查监管的科技水平,坚持“先考古、后出让”,规范“两线”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率先为长城、革命文物、大运河立法,《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理念入法入规;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河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制定《河北省革命文物总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印发《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实施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并编制了配套实施方案,构建“1+6+1”的省级规划体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
积极指导推进地方立法。《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管理条例》《唐山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衡水市文物保护条例》《保定市清西陵保护条例》《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修订)》《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相继出台实施,为新时代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安全保障,实现治理能力和水平新提升。河北始终将文物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织密治安防控网络,切实形成工作合力,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新提升。省文物局联合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联合消防救援部门开展文物火灾隐患专项治理。持续深入开展全省文物建筑、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集中破获一批文物犯罪案件,给犯罪分子以有力震慑。
联合省检察院开展长城保护公益检察诉讼专项行动,助推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联合省检察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石家庄军事检察院,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管理水平。
强化监管责任,专题督办违法案件。推动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压实文物管理使用者文物安全直接责任,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科技创新 助推发展
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以科技力量赋能文物保护提质增效。
强化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启动文物安全防范技术设施建设,利用科技手段助推执法效能,推进完成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不可移动文物执法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对长城、大运河重要点段、重点古墓群等开展无人机、卫星遥感执法监测。有效解决了田野文物点多、面广、线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诸多执法巡查困难,增强重点文物的安全预警和抗风险能力。
启动全省文物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设河北省博物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可移动文物高精度三维信息采集550件/套,实现了多媒体互动展示传播,完成省内23家重点博物馆、54个展厅全景信息数字化网络呈现;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重点做好河北博物院重点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传播项目。
建设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组织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为文物保护维修、展示利用、科学研究和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编制发布省级地方标准《金属类可移动文物三维数据采集规范》《河北省木结构古建筑勘察规范》等。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完善与管理技术改进,形成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文物资产资源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河北省文物资产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
扩大共识 共绘同心圆
文物,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且不可再造再生,保护文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河北是文物大省,也是长城资源大省。十多年来,全省长城沿线地方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的长效机制,长城沿线市县相继成立长城保护协会、志愿者组织,保护员队伍逐渐壮大。目前,全省共有1100多名长城保护员巡查在长城沿线,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他们是长城保护的一支有生力量,是长城安全的第一守护人。2016年起,省文物局安排专项资金,为长城保护员配备巡查装备,进一步提升了巡查能力。涌现出张鹤珊、李勇、迁安“长城红”志愿服务队等一批优秀保护员、志愿服务组织。2023年,全省59个县的长城保护工作已列入市、县党政综合考评重要内容。
在河北,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城的行列中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他们当中有退伍军人,有自由职业者,有教师,其中不乏年轻人。在秦皇岛市文物局的组织下,长城保护青年志愿者陆续开展散落长城砖调查、长城沿线文物普查、“长城图片展”等活动,成为秦皇岛市志愿服务的品牌,张鹏等一批“知识化、专业化、科技化”的年轻长城保护员,被当地人戏称为“2.0版长城保护员”。与老一代长城保护员用脚步丈量长城不同,在长城保护巡查过程中,新一代长城保护员可利用无人机、大数据、专业应用软件等新兴科技手段守护古老长城。无人机巡护长城,能够360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对长城进行拍摄记录、辅助巡查,还可以随时提醒游客文明游览。
喜峰口长城公募项目圆满完工。2016年9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以“保护长城,加我一个”为主题的长城保护公募项目,河北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修缮入选其公募项目,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腾讯公司和河北省文物局共同深入探索新时期砖石类长城保护理念与技术,该项目于2021年底竣工,成为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的典型案例。在河北,保护长城的社会力量不断壮大,众人齐心协力,共同画好长城保护的同心圆。
活化利用 赋能增智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打造活力四射的“金名片”,拓展燕赵国宝的“文化朋友圈”,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扩大河北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与亚洲、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开展文物展览交流合作。河北文物在全省近30个省(市、区)展出。加强文物价值阐释传播,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物融入百姓生活,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博物馆和文物开放单位成为公众打卡地。长信宫灯等国宝文物在“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档案”等央视节目展播。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鼓励文博单位盘活用好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富于创意的文创产品。促进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河北博物院精选的11个系列70种特色产品进入全省125个4A级景区。
正定古城成为省会市民的后花园。这么近、那么美,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主城区驱车北行,越过碧波荡漾的滹沱河,只需20分钟车程,便可望见巍然矗立的正定古城南城门。千年正定古城成为石家庄市民周末和夜间休闲娱乐最便捷的打卡地,这里真正成为人们的梦里老家。
红色主题活动有声有色。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打造革命文物传播展示精品和红色地标等活动。组织开展全省十大红色题材展览推介活动,评选出省委党史办、省档案馆、河北博物馆联合申报的“英雄的土地 辉煌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北党史图片档案文献展等全省红色题材展览十大精品展。创新方式方法,安排200万元省级文物专项资金,遴选全省20家革命题材博物馆、纪念馆,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党史研究室、教育厅、退役军人事务厅等部门,开展全省博物馆红色文化进校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举办活动248场,走进校园223个,受众人数39.11万余人。
利用多种形式,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传承弘扬西柏坡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石家庄市西柏坡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大纪念馆、邯郸市武安市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承德市滦平县金山岭长城等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深入研究 科学阐释
加大科研力度,阐释破译文明密码,挖掘时光珍藏的燕赵之美。
“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河北部分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多个项目入选年度考古新发现。结合重点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维修、博物馆展陈等项目,申请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一系列文博专著相继出版面世,阐释了文物价值,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十年磨一剑,硕果满枝头。2012年,“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年3月,泥河湾遗址群蔚县下马碑遗址研究成果以“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 ago”(中国四万年前创新的赫石颜料和复合工具制作技术)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在线发表;2013年和2014年,《元中都(1998-2003年发掘报告)》《明蓟镇长城:1981-1987年考古报告》分别获得“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2021年,《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22年,《王厝时代》专著荣获第18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河北省文物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多次受到国家级和省级表彰。这些荣誉鞭策着河北文物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砥砺奋进十余载,乘势腾飞正当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和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要与文化建设、旅游提质充分结合,与乡村振兴、老区振兴充分结合,与惠及民生、增进文化自信充分结合,持续释放文物资源的优势和潜力,讲好河北文物故事,展现河北文化形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文物保护利用新篇章。
(河北省文物局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