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传承发展。
广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五六千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岭南文化中心地、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排头兵,蕴含着丰富的文物资源。截至目前,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380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63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36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64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2981处。
新时代以来,广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观念,始终心怀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努力实现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优先,紧守历史文化根脉
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广州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紧紧守护广州历史文化根脉。
一是坚持制度先行,为文物保护保驾护航。广州是国内最早开展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立法的城市之一,逐步建立以《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广州市博物馆规定》《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主干,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广州市革命遗存保护办法》《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规定》等政府规章和《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广州市历史名园保护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细化、全覆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开创性推出历史文化遗产预保护,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考古前置,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等顶层制度设计。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先后成立了市、区两级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由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成员包括文物、规划、住建、发改等政府部门。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设立专家委员会,建立社会委员库,强化社会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意见,审慎研究和审议重大文物保护利用相关事项。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多规合一”、广州市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等数字平台,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共管。在城乡建设项目中建立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制度,将文物保护作为重要评估内容,落实文物保护提前介入城乡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建设过程中文物保护全覆盖。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建立市、区文物保护监督员队伍,形成“市-区-街(镇)-村(居)”文物保护层级体系和监督网络,将文物安全重点从“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监管”。市和部分区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建立文物监督员管理系统,规范文物巡查、检查工作。积极推动同文物保护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管理使用协议书》,市、区、街(镇)层级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三是开展全面资源普查,摸清文物家底。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先后开展了5次文物(文化遗产)普查。2013年启动的第五次普查,普查对象包含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国有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古树名木,是迄今为止对广州市文化遗产资源最为全面的摸底调查,开创了国内全方位文化遗产普查的先河。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广州逐步形成了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以及工业、农业、水务、地名遗产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全要素保护体系。同时,还组织开展广州传统建筑壁画、古代城防遗存、工业遗产、珠江沿岸文物、海丝文物等专题文物资源调查,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四是完善文物“四有”,夯实保护基础。及时设立和更新维护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牌和说明牌,划定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划,并将其全部落到全市“多规合一”平台,实现文物资源信息共享。持之以恒开展文物“四有”档案建档与更新,推进数字化建档,开展文物矢量化数据采集及测绘工作,累计整理扫描纸质资料22万余张,将1.4万条数据录入到“不可移动文物档案管理系统”,上传图片17万余张,电子数据量达1.8T。
五是加大资金保障,确保文物安全。通过地方立法,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在文物修缮、文物考古、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监督员等方面的使用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级财政已累计安排4.6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共补助1061个文物修缮抢修、保养维护项目,夯实文物保护物质基础。同时,注重开源拓流和资金整合,依托红色文化弘扬传承示范区、老旧小区微改造、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推进村落活化振兴,带动历史文化遗产复兴。如番禺区整合美丽乡村、南粤古驿道等专项补助资金2900万元,投入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保护和活化工作,成功将其打造为国家美丽乡村示范村。
六是建立全过程服务监管,提升文物保护工程质量。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广州市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全流程介入制度。在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前期为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服务,提高项目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项目方案编制完成后,坚持科学审核,构建专业团队技术审核与文物保护专家审核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全面铺开文物保护工程事中监管,建立文物保护工程开工报告制度,要求文物保护工程在正式开工前报告,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工程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文物修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在文物保护工程完工后,按要求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确保文物保护工程质量,实现文物保护工程全链条服务和管理。
七是率先确立考古前置,延伸广州历史轴线。2013年,广州在国内率先确立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前的考古工作制度,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城市考古实施细则,落实政府承担考古工作经费,突出考古公益属性。新时代以来,配合土地储备出让和城市建设,累计开展城市考古项目2503个,完成考古发掘9万多平方米,出土遗物2.5万件(套)。黄埔陂头岭遗址、增城金兰寺遗址、海珠南石头监狱遗址、增城莲花书院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获得重要发现,丰富了广州历史记忆,延伸了广州历史轴线。
多措并举,推动文物真正活起来
文物是人类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资源和财富,广州积极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物有效利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拓展宣传路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广州故事,让更多文物活起来,激发文化发展传承之力。
一是擦亮红色名片,赓续红色血脉。广州十分珍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荣光,扎实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先后公布两批共计221处《广州市革命文物名录》。制定公布《广州市革命遗存保护办法》,确立每年七月为广州红色文化宣传月,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革命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完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和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改造提升,对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杨匏安旧居、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等重要革命文物进行了修缮保护和陈列展示并对外开放,建成开放“团一大”纪念馆,完成中共三大会址之春园26号产权回收,依托考古新发现的南石头监狱遗址筹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一大批红色文化地标成为城市网红打卡点。依托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文化讲堂”,在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分别开展《携手1924》《1927·广州起义》等沉浸式话剧演出,让革命文物和革命历史“活”起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入选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被评为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红色广州 革命之城”精品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二是打响岭南文化品牌,弘扬岭南文化。广州以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南海神庙、陈家祠、镇海楼、五仙观等岭南特色文物资源已成为广州历史文化重要地标。鼓励博物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陈家祠积木”、南越王博物院的“透雕龙凤纹首饰套组和虎小将IP系列文创”在首届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中获“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称号,广州选送的南汉二陵博物馆“百变鸮小”多功能手机支架、南越王博物院有凤来仪等5项产品荣获2022-2023年度广东省十大文创精品奖。依托文物资源丰富的恩宁路和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建成非遗街区,实现岭南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相得益彰。
三是牵头推进海丝申遗,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广州牵头会同南京、宁波、上海、香港、澳门等34个城市组成海丝申遗城市联盟,通过定期召开海丝(国际)学术会议、建立专家智库、举行联盟城市海丝文物联展、举办联盟城市讲解员大赛、开展海丝讲解员和导游培训,全面加强海丝文化研究、保护和宣传交流。持续开展“丝路花语——海丝文化之旅”活动,重点加强同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注入历史文化内涵。
四是发挥粤港澳文化纽带作用,共建人文湾区。吸纳香港、澳门、佛山、惠州、江门等湾区城市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开展海丝文化合作研究,在澳门召开海丝学术会议,谱写湾区的海丝华章。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游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华侨华人、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等12条游径入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通过主题文化游径线路,串联粤港澳历史文化遗产,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联系大湾区的人心相通的血脉纽带。组织市属博物馆与香港、澳门举办交流展览,南越王博物院“岭南二千年中心地——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成果图片展”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在澳门科学馆举办了“铁骨铮铮 民族之魂——国共合作时期成长起来的广东爱国名将”展,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和香港、澳门举办“返本开新——国画研究会艺术回顾展”。加强湾区学术交流,举办岭南文物建筑保护研讨会,香港、澳门、东莞、惠州、珠海、佛山等湾区城市参加,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博物馆等联合主办“商品、港口、沉船与唐宋海上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
五是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让文物“活”起来。坚持保护优先,注重人居环境改善,用好“绣花功夫”,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旧城保护、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探索多途径活化利用,实现恩宁路、北京路、新河浦、沙面等历史街区品质提升,万木草堂、逵园、沙面建筑群、杨匏安旧居、李小龙祖居、庐江书院等一大批文物得到活化利用。践行“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理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激活乡村文物赋能乡村振兴,鼓励乡村的祠堂、家塾等文物建筑延续原有功能,通过展览等形式,多角度展示文物价值,记录乡村变迁,留住乡愁记忆。同时适当赋予与原功能具有相容性的新功能,注重文物资源同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传统文化传承和适度的经营服务等业态相结合,实现文物资源复合型保护利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共享文物保护成果。文物活化利用成为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黄埔文冲村、番禺沙湾、大岭村、花都塱头村、增城瓜岭村、邓村、从化莲麻村、溪头村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六是推动“文物+”,助力文商旅融合发展。以文商旅融合为抓手,推动泮溪酒家、陶陶居等文物老字号升级改造,传承岭南特色,实现文物+老字号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永庆坊非遗历史街区,利用八和会馆、粤剧博物馆做好粤剧展示,通过“文物+非遗”实现街区活起来。将南越国史迹、莲花山、陈家祠、南海神庙、黄埔军校、永庆坊等具有文化旅游和商业价值的文物古迹申报为各层次A级旅游景区、旅游示范区。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游径,形成可观、可游、可研的人文旅游线路。南国红豆鉴赏历史文化游径、红色羊城主题历史文化游径等5条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游径。推进建设南粤古驿道,广裕祠、石王庙、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成为重要节点。在荔湾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广东省示范段建设,建成游径信息总站、游径原点,同时完成了海丝、红色羊城主题游径标识系统建设。
七是强化宣传引导,扩大典型示范效应。持续推介典型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形成全社会示范效应。陈家祠、万木草堂、永庆坊等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邓村石屋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案例解读》,杨匏安旧居、东平大押、邓村石屋等6处文物列入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先后组织开展两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遴选出中共三大会址文物保护利用、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展示和整治、陈家祠预防性保护与展示提升、逵园保护与活化利用、黄埔区“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等32个典型案例向社会推介。拍摄《广州文物涅槃记》系列专题短片,广泛宣传广州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典型。
充分利用融媒体手段和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关键节点,通过纸媒、电台、新媒体等,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促进广州历史文化传播。拍摄《何以岭南 古粤探源》《广州陂头岭汉墓》《新探南越王宫》《老城新韵》《岁阅恩宁》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产纪录片,讲述广州历史文化遗产故事,传播广州好声音。考古节目《金兰寺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积极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组织公众到考古工地现场体验、到博物馆体验文物修复、传统文化活动,把考古工地和博物馆变成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堂。同黄埔区教育部门合作,在广州实验中学设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举办各种讲座和展览,并以《走近考古》为主题,举办2023春季学期开学思政第一课。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展示广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遗产、传承历史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广州将深入学习领悟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绣花功夫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力探索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品牌,激发老城市的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奋力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州篇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焕发生机。 (供稿:广州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