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绍兴段)全长百余公里,其中列入世界遗产的河道长近80公里,有古纤道、八字桥、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等遗产点。近年来,绍兴市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在立法规划、保护监测、依法监管以及传承利用等方面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强化地方立法保障,落实管理责任。2020年,绍兴市正式施行《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为市域内的运河提供立法保障。2021年,研究出台了《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158处(项)保护对象,其中,物质文化遗产10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编制完成《大运河(绍兴段)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与绍兴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水利、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落实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层层压实保护管理责任。
加强遗产修缮监测,提高保护水平。近五年全市文物部门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开展各类运河遗产修缮和监测工作。实施运河沿线文物安全监测评估,建设古桥安全监测数字化、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管理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平台。开展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等运河沿线名人故居、古纤道、古桥修缮养护,改善运河周边重点文物风貌。同时,严控涉遗项目审批,严格落实涉及运河遗产核心区、缓冲区、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建控地带的建设项目工程方案审批,严格落实涉建地块的考古前置工作。近年来已完成运河沿线出让地块考古调查19项,完成建设项目审批18个。编制完成《绍兴大运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针对运河遗产保护管理需要,在绍兴“河长制”的工作内容中进一步明确了遗产巡查和监管职责。加强对运河遗产标识系统的检查,发现界桩破损的,及时提醒属地核实、补做。目前,全市共设置遗产区界桩124个,缓冲区界桩78个。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运河文物保护的监督工作,聘请社会人士组建文物安全监督员队伍。同时,加强物联网技术运用,对运河沿线81处市(区)级文保单位实施安全监管提升项目(安装视频监控),有效监管文物安全。
推动遗产传承利用,促进文旅融合。编制完成《绍兴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实施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目前,浙东运河博物馆已经建成开放,努力打造成为展示浙东运河风情的核心区。开通一批水上旅游航线,加快古运河及曹娥江中上游航道等水上交通带节点贯通,积极发展水上旅游。
加大遗产保护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大运河遗产研究宣传、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新推出诗集《运河船歌》、纪录片《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曲艺《越女颂》等一大批大运河主题文艺精品力作。利用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中国黄酒博物馆等展示场馆,举办各类非遗活动,促进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审核涉绍兴运河文化公园等涉运河沿线建设项目时,增加运河遗产保护和展示的有关内容,积极弘扬运河文化。
(绍兴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