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驿站》丛书(第一至四辑)与敦煌研究院开展的《敦煌文化驿站》系列公益讲座内容相配套,精选2015年至2018年的21期讲座内容,与广大读者共享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成果、了解敦煌文化与石窟艺术,体现了敦煌研究院薪火相传的传承精神,可谓科普敦煌文化的一套力作。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尤以敦煌文化最具代表性。敦煌文化上承汉晋、下迄宋元,囊括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脉络,以石窟、雕塑、壁画、文书、简牍和其他各类文物为载体,涵盖佛教、道教以及摩尼教、景教、祆教等不同宗教文化,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
其中,敦煌莫高窟,为全世界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石窟群,石窟壁画反映世间百态,历史文化价值高,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敦煌藏经洞文献,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珍贵资料;而悬泉置、汉代烽燧遗址等遗迹及其周边出土的大量汉简,则弥补了汉代敦煌乃至西北边疆史地研究资料的空白。
敦煌文化如此广博庞杂,其内涵和特征到底是什么?今读《敦煌文化驿站》丛书,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一是敦煌文化的属性——民族性兼世界性。
毫无疑问,敦煌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汉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与敦煌》一讲可知,自西汉设郡后,大批汉族士民迁至敦煌定居,充实边地,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两晋时期,中原板荡,众多世家大族为躲避战乱,举族迁移到敦煌,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兴盛,逐渐形成了张氏、索氏、李氏等汉人豪族。可以说,中原儒家文化一直在敦煌居于主导地位。
然而,敦煌文化又不是纯粹的、完全的中国本土文化。敦煌作为西域进入中原的门户,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腊等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与中原文明汇聚交融。在敦煌写本中,既有大量汉文写本,又有相当数量的梵文、吐火罗文、回鹘文、吐蕃文乃至叙利亚文写本。第285窟壁画中,同时绘有古印度婆罗门教的飞天、佛教的日光菩萨,中国的伏羲女娲、朱雀玄武以及古希腊的日神阿波罗、月神狄安娜。季羡林曾说,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敦煌文化的灿烂,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敦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文明不断交融碰撞的典范。
二是敦煌文化的核心价值——真善美。
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艺术精品,莫高窟壁画以精湛的技艺、匠心独具的造型、流畅自然的线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完美地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感官审美,代表着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近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兴起,具有传统元素的艺术作品不断登上舞台,成为引领国民审美的新风尚,在这个过程中,敦煌壁画和雕塑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觉色敦煌 中国衣裳》《敦煌壁画伎乐天舞蹈形象的呈现》两讲介绍了敦煌文化在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汲取资源,探索复原供养人的服饰,研究古代裁剪技法、图案纹样和色彩搭配,努力展现中国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自信。舞蹈家则以敦煌乐舞图像为蓝本,动态还原壁画舞蹈,挖掘、整理、传承敦煌的舞蹈之美。
此外,风靡于20世纪80年代的《九色鹿》动画片,改编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讲述了鹿王舍己救人却被恩将仇报、最终恶人得到恶报的故事,歌颂了鹿王伟大而高尚的品德,宣扬了惩恶扬善的精神价值。可以说,敦煌文化兼具外在美和内在美,传递了千年来人们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三是敦煌文化的精神内涵——守护和奉献精神。
《敦煌艺术的资助者——敦煌石窟供养人图像巡礼》一讲,分享了供养人图像研究成果。供养人,即通过施舍资财来赞叹、供养和礼拜佛教三宝的信徒,他们信仰虔诚、甘于奉献、祈求美好,是敦煌石窟营建的实际出资人。供养人出于信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石窟,奉献给后世博大精神的文化艺术宝库,着实令人充满敬意。现如今,自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几代敦煌文物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着保护、管理、研究工作,展现了对敦煌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二、三任院长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从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到敦煌这个偏远的地方奉献自己的一生。而广大专业研究人员工作在敦煌,长期与家人分居,牺牲了个人的家庭和幸福。为了保护文物本体、永久留存数据,敦煌研究院启动构建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工程,光是完成《五台山图》1件壁画的采集,就耗时3个月,工作人员一张一张地拍出4821张照片,最终拼接成壁画全貌。
这些敦煌文化的守护者,发掘、保护和弘扬了敦煌文化,承继了古代敦煌石窟供养人的虔诚信仰和奉献精神,称为“新时代的石窟供养人”当之无愧。
四是敦煌文化的根基——百折不挠的家国情怀。
《从敦煌文献和石窟经变内容看唐宋时期敦煌人的日常生活》一节,介绍了156窟南壁的《张议潮出行图》,该壁画真实展现了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出行的盛大场面。张议潮,这个敦煌历史无法绕开的人物,称得上是敦煌不屈不挠、忠于国家的象征。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河西陇右之地悉数陷于吐蕃。从此,敦煌(时称沙州)各族人民开始了近百年被吐蕃贵族奴役的屈辱岁月。
但是敦煌人时刻不忘中原,他们不甘于压迫,归唐之心始终未灭。敦煌望族出身的张议潮,自幼便对大唐故国心驰神往,对吐蕃的残暴统治愤恨不平,立志要驱逐异族,回归中原。公元848年,趁吐蕃爆发内乱之机,张议潮率先举起归义大旗,带领敦煌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尽逐河西地区吐蕃守军,收复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遣兄张议潭携版图户籍入长安上报朝廷,于是,“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敦煌人民以百折不挠的归国之志,终于收复故土,重回大唐。第156窟就是为纪念张议潮的功绩而开凿,洞窟壁画中张议潮所率军队阵列整齐、威武壮观,是敦煌人民英武不屈、秉持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自藏经洞发现以来,敦煌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中外学者以敦煌石窟艺术和藏经洞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贡献的论著盈千累万、卷帙如林,涉及宗教、历史、考古、艺术、语言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俨然已成国际“显学”。恰印证了陈寅恪的一句评价:“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多年来,敦煌学研究者笔耕不辍、焚膏继晷,为学术发展贡献着自身全部精力。然而敦煌学所涉学科广泛、专业精深、学术圈狭窄,长期以来,研究成果与普通人群的文化生活几乎绝缘,难以产生深层次的社会效益。
敦煌研究院聚焦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阐释与传播,在“敦煌文化驿站”讲座的基础上,将有关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研究的讲稿整理编撰成这部《敦煌文化驿站》系列丛书,以期充分发挥学术文化中转站的作用,深入浅出地将学术问题讲得明白易懂,把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内容传播给大众,使“阳春白雪”走进千家万户,让敦煌文化“活起来”,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敦煌文化驿站》丛书(第一至四辑)
编者:敦煌研究院
出版单位: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