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展云集 在山西博物院畅享传统文化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山水

为迎接中秋国庆佳节,山西博物院精心策划了四个大展:年度重磅展览“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汇三晋珍粹的“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展,还原东都盛景的“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以及妙趣横生的“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四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展览同馆竞技,为广大观众奉上文化的饕餮盛宴。

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image.png

“大河流金——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展”是继“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之后,山西博物院策划的又一个诠释黄河文明的主题大展。

黄河连通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流域覆盖近80万平方公里,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成就了中国青铜文明。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早期铜器滥觞于黄河上游,青铜文明曙光初现;距今4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出现了“器以载礼”的早期国家,奠定了以中原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历史格局;夏代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商周时期中国青铜文化达到鼎盛。作为礼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区别于其他古文明青铜器最为显著的特征。夏商周三代礼乐典章大成,奠定了中国文化主基调。

展览以五个部分结构篇章:“星火燎原 独开生面”“鼎定中原 王朝崛起”“商邑翼翼 四方之极”“礼德治邦 无远弗届”“礼制千年 儒风浩荡”。珍品荟萃,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华第一镜”七星纹铜镜、天水市博物馆铜饰牌以及“妇好”司母辛觥等,汇集了国内11个省区市30余家文博单位160余件(组)青铜文物珍品。通过青铜器及其蕴含的礼乐内涵两条线,从冶铜技术的滥觞到夏商周青铜文明的鼎盛、从青铜礼乐文明的创建到礼乐精神的延续传承,全方位呈现黄河流域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

“礼者,天地之序也”。青铜器与礼仪的结合,形成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礼乐文明”,并成为王权之象征、国家之力量。 “秩序与和谐”的礼乐精神,千年传承发展,深刻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更实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展期:9月16日—12月17日。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

image.png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是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重点推介项目。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43万年前开始,山西大地上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连绵不断,与中华文明同生同行。展览以百器叙事,凝练“华夏文明看山西”宏大主题。分为四个单元:“远古华夏”,追迹史前,实证山西是华夏文明直系根脉;“范铸华夏”,聚焦夏商周三代,让青铜器说话,揭示蕴含“秩序与和谐”的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多元华夏”,关注碰撞与融合的汉魏时代。以山西为中心区域的北方民族大熔炉,多元汇聚,中西交流,展现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展期:9月16日—12月17日。

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

image.png

晋豫两省文博同仁共同打造的“大唐东都——唐代洛阳文物精品展”,汇聚百余件文物精品,还原东都洛阳“新唐都”图景。东都洛阳是唐武周“神都”,唐玄宗“东京”,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盛世大唐的政治中心。大唐东都留下了宏大的都城营建范例、白居易故居和惠济天下的“含嘉仓”等遗存。展览以“京洛皇居——唐代洛阳城”“盛世和晏——唐代的社会生活”“精神家园——唐人的宗教信仰与葬俗”三个篇章、丰富的文物还原盛世和晏的唐人生活样貌,还原丝路繁荣、胡汉交融、万国来朝的盛景,以及唐代的流行风尚和精神追求,展现海纳百川的中华气度。

展期:9月16日——12月17日。

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

image.png

“琴瑟有清声——古今伉俪书画展”,翰墨赋情,伉俪情深。展览选取赵孟頫与管道昇、龚鼎孳与顾横波、谢稚柳和陈佩秋等元明清及近现代6对艺坛伉俪书画作品。书法集萃篆、行、草,笔墨精到,气韵生动;绘画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卷、轴、扇等形式一应俱全。展品背后蕴含着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也是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良好家风的一个独特窗口。

展期:8月31日—11月30日。(山水)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5467s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