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8月24日,由金宝搏网站下载 、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青岛市博物馆承办,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博物馆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近50家博物馆及相关单位的60余位馆长和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会议围绕创新展览理念,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内涵、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等问题交流研讨,凝聚共识,共谋博物馆与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现采撷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从知识教育到价值传达——博物馆的新视野
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 田凯
纵观历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知识教育为核心,转向关注社区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变革发展、促进多元世界包容等。当今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博物馆的知识教育作用逐步被弱化。人们更加希望通过博物馆思索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于是博物馆架起了过去现在未来间的桥梁,成为具有思考意义和思想价值的博物馆。这些年,博物馆还发挥着沟通心灵的作用,社区、族群、家庭、朋友等在这里超级链接,持续关注人的改变和社会变革。价值属性的变化决定了博物馆不仅要研究历史文化更应关注社会现实,否则博物馆就会成为仅仅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博物馆的科研不仅要有历史意义和价值,还应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促进创新与发展的空间,在启发创新意识、展示创新成果、凝聚创新社群、包容多元形态上发挥重要作用。
博物馆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没有绝对的传承,只有相对的创新”是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形态。传承过程本身就有改变和创新,所有的创新都是在已有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担负了传承创新使命的博物馆,同样需要具备博物馆和博物馆人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否则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网红经济和打卡文化面前,博物馆要有自身的价值取向,既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也不能无条件迎合,而是应当引导公众营造理性社会、文明社会,并积极介入社会变革。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关注社会问题,启发社会变革与发展。
以数字化为引擎 助推博物馆文化传承发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 牟丰京
近年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利用数字化助推博物馆传承文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在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2019—2021年度)一级博物馆评估中荣获好成绩。坚持以标准规范为引擎,制定了博物馆软件开发架构体系、博物馆网络安全架构、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数据交换标准、博物馆通用的数据资源格式等内部规范标准。坚持以数字资源利用为引擎,已形成藏品数据资源79390件(套),高清三维藏品1626件(套),云展览146部、云讲解171个、云教育(云课程)59套、短视频190部、高清直播10场以及沉浸式体验2套,并百分之百向社会公开。坚持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引擎,引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VR、老地图·老重庆MR体验、三峡大坝数字沙盘、多媒体互动展示魔墙等技术来提升展览展示水平。
以数字化助推博物馆文化传承发展,不能一劳永逸,必须久久为功,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打造虚实结合、动态交互、沉浸体验式的数字化场馆,不断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盛宴,书写博物馆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未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继续加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建设运营方式,打造沉浸式数字化展厅。采取更加丰富的形式,让观众通过深度体验获得相关历史知识。加强馆校、馆企深度合作,倾力推出“博物馆学堂”“三峡文博大讲堂”“大汉气象”“渝情渝礼”“诗意三峡”等数字化品牌。广泛运用AR、VR等技术,在现有展厅中,让广大观众在深度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丰富广大观众的历史文化滋养。
面向观众体验感的沉浸式展陈空间设计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季晓芬
今年盛夏,为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丝绸之路周主题展览“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展出。本场展览自展出以来,热度持续攀升,在短短40天内参观量突破24万人次,并出现大量“二刷”“三刷”的现象。
策展思路跳出传统以陈列文物、交代背景为主的展览设计,把观众体验放在首位,打造从“以物为本”到“以观众为本”的沉浸式展陈空间,高效把握观众观展节奏及动线,使物与人文、物与经贸、物与地域的关系贴近观众认知,引发大众情感共鸣。进入展览时,两扇大门上放置了“玉门关”(关城已无存,照片为附近烽燧)和“阳关”的大幅照片,立刻唤醒 “春风不度玉门关”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词记忆,引发观众的求知欲;迎面而来的沙丘场景设计,让观众仿佛身处于沙漠戈壁。此外,由于部分观众对敦煌的历史政治背景并不熟悉,且对安史之乱及其对敦煌产生的影响不甚了解,展览中便将“张义潮归义军”壁画做成动图吸引观众眼球,同时讲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敦煌的政治治理情况,合理牵引出观众记忆点。在展览四个单元中开端、转折、高潮、结尾设计得当,使整场展览节奏感鲜明,前后呼应。文物布置疏密,展示的平面与立体,也让观众产生情绪变化,牢牢把握其注意力。展览还合理运用灯光效果、色彩设计、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画像砖图案动画化,让文物“活”起来,不仅让观众享受互动的乐趣,也减少了观展疲惫感。
实数共融:博物馆展览新实践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 蔡琴
2021年3月8日,“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在30余家博物馆的鼎力相助下正式推出。从线上发芽到线下生根再到全面开花,“丽人行”坚持内容为王,以展览为硬核,通过多形态展示、多媒介传播,不断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初步完成了一个传统博物馆展览题材向社会性内容拓展、向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的转变。历时两年,浙江省博物馆的之江新馆“丽人行”沉浸式数字展和数字人文平台正式开放,成为中国博物馆行业内首个由云上展览到线下实体展发展而来的沉浸式数字展览。
该展览由《倾听》艺术装置、《丽人行》沉浸式美术影片、《探秘》沉浸式场景交互及《丽人行》数字人文大屏探索等四个体验部分构成。过往的展览成果以及所引发的各类探讨都为《丽人行》沉浸式影片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影片的构思与创意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落笔于人性的自我探索,使两性在观看中找到自己,达到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影片三幕情节:走近—走进—出走,既是对古代女性群像的时空演绎,表现了女性为自我解放和社会进步在历史长河中付出的不懈努力,又是对人性进步与成长的暗示,即烂漫的—束缚的—寻找自我的成长路径。
展览通过数字影像将整个场景构筑成立体空间,作为视觉奇观引人入胜的同时,令观众对立方体内部充满好奇,调动观众感官,增强对后续观展的浓厚兴趣。同时作为一件装置作品,其本身也是观众打卡的亮点之一。通过真实模拟实际光影效果来实现画面的真实感,实现了原创裸眼3D创意。
守正创新 开放共享——文旅融合视域下山东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山东博物馆专职副书记 卢朝辉
山东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往直前。为充分发挥学术前沿的引领作用,山东博物馆通过创立“齐鲁文博讲堂”,设立名家工作室,聘请首席专家等举措,奠定人才培养的基石,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渐趋形成,山东博物馆公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山东博物馆“以人为本”高起点谋划陈列展览体系,打造展览文化品牌,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不断完善基本陈列展览体系。“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作为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领域重要文化工程,是山东省文物事业“十四五”规划的博物馆重点项目之一。历时两年完成提升改陈,成为传承弘扬齐鲁文化的新高地。第二,建成品牌化展览体系。山东博物馆开创了“中华文明探源考古系列展”“齐鲁文化系列展”“自然百科系列专题展”“山东红色文化系列主题展”“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展”等展览品牌体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开创博物馆展览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模式。第三,探索合作策展模式。2020年9月,山东博物馆联合山东省市20家相关文博机构,作为发起单位成立山东省博物馆联盟,通过联展、巡展等方式,共同打造博物馆行业的“齐鲁文化共同体”。第四,开展国际展览交流。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展览交流理念,策划推出“永远的孔子展”“黄河与泰山——齐鲁文化展”等“山东地域文明系列展”对外交流展览品牌,策划引进“古罗马的辉煌展”“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等世界文明系列展。
技术与艺术融合之路
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博
艺术是博物馆发挥影响力的基础,正如内容为王、艺术是魂,技术是博物馆发挥各项功能的核心支撑。将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机融合,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不断探索展陈创新,开展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山东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新馆等一系列展览项目。
以殷墟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为例,在新馆建设中,我们思考的是透物见人见事、多元融合呈现、强化展陈逻辑。在展览“伟大的商文明”序厅中,借助陶土材质的陶范形态,打造围合的空间秩序,将后母戊鼎在诗经商颂的环绕式文字阵列中托举起来,引发观众对浩浩商文明的遐想。通过还原商代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让文物还原到历史情境之中。玻璃雕刻的传统工艺与超薄灯箱组合,利用反射光均匀地勾勒商人生活场景,为文物提供漫反射的灯光照明,令文物的呈现更加自然柔和。
新时代文博服务团队必须拥有坚定的信念与全力的专注,才能辅助博物馆去承担历史使命:一是根据文物资源和空间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博物馆的设计策略。在史料支撑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用最适合的展示语言、技术手段让内容活化,达到内容与形式平衡。避免千馆一面,追求特色鲜明。二是构建全专业、全产业链、大后台、精前端、集团化的生产运营体系,建立新时代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工作的重要工程基础。三是将文化自信融入每一位从业人员的血液,不断增强专业力量的同时,注重情感培育,培育展陈从业者成为依托文物、运用文物的文化传承人。
云南省博物馆展览的“三加一”体系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 刘旭
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如何办出特色,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工作时,对云南提出了“三个定位”的发展目标,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省博物馆以之为核心,再加创新意识的注入,构成一个定位明确的“三加一”体系,即“文化的多元与一体”“自然的多样与和谐”“交流的通道与枢纽”加“前沿探索”,未来的展览都将紧紧围绕这个体系实施。
云南省博物馆将通过制定近、中、远期规划,以确保展览的提前谋划;通过启动青年策展人计划、举办策展人沙龙等,以加强策展人队伍建设;通过研究、文创、宣传的系统性同步推进,以保障展览的质量与效应,并最终带动云南省博物馆工作的整体提升。
目前,云南省博物馆正着手策划重点展览。其中,“彩焕南云——中国与东南亚数字艺术展”将通过艺术与科学、魔幻与现实、传统与未来的相遇,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前卫艺术的对话;“追寻香格里拉”展将展示在青藏高原东麓民族文化的交融中,追寻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吾走四方——新华银匠游艺生活展”将展示发展成产业的一项技艺,追忆历代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景迈山特展”将展示其本身只是一个开端,最终将与丽江古城、哈尼梯田一道,共同打造为云南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展览核心特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承·创新——安徽博物院展览创新之路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 徐大珍
近年来,安徽博物院在展览策划中力求传承与创新并重,讲好安徽故事,不断推出新颖展览,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主题展览,不仅回顾了安徽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还弘扬了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例如“向往——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小康路上的安徽”“江淮廉风——安徽廉政文化展”“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等。以上展览分别获得多项荣誉,包括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等。
安徽博物院不断创新展览形式与内容,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紧扣“大文创”概念,将展览、活动、文创融为一体,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雅·尚——旗袍与女性文化”展览配套举办的 “安博会客厅”中,展览主创与嘉宾对谈,举办旗袍T台秀,在展示旗袍优雅外观、浓厚文化内涵的同时引发观众对女性思想解放的深层思考。安徽博物院还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出了数字展览“安小博游历记”,将馆藏精品青铜器转化为卡通形象,用小朋友喜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实现文化传输。为更好地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安徽博物院打通机构之“墙”,打造“家门口的博物馆”系列活动,与本地万象城、宜家、正大广场、欢乐颂等多家商业综合体合作举办宣传展览,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文化盛宴,其中“万象博物馆”成功入选2022长三角“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多维赋能 传承文明——谈河北博物院的探索与实践
河北博物院副院长 赵志良
河北博物院准确把握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新形势新特点,以观众需求为导向,突出河北特色,在展览展示、社教活动、文创开发、数字化建设、构建宣传体系等方面持续输出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在展览展示方面,立足本省文物资源,推出十大专题基本陈列,其中“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和“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分别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优胜奖”。先后与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叙利亚等多国合作举办国际性展览,联合国内兄弟馆策办主题鲜明的特色展览,形成独具特色的“世界故事”“中国故事”“河北故事”“自然故事”四大展览体系;开发系列社教品牌活动方面,研发了关于历史、文物、艺术、民俗等上百种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平均每年推出“河博学堂”“文博讲坛”“河博美育”“河博之旅”“河博剧场”等品牌社教活动近400场;文创开发推广方面,河北博物院作为国家文物局确定的首批全国92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之一,在院区引入中心商店、河博茶咖等5家文创品牌商店,提供文创产品研发销售等相关服务。现有自主设计研发的文创产品千余种,注册商标134件,原创作品登记版权16件;拓展数字化技术方面,高质量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了“可移动珍贵文物修复”“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与提升”“三维文物采集数据处理及展示开发”“重点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传播”等系列数字化项目,建立文物数字化体验的基础。构建宣传体系方面,建立“三微一抖一站”新媒体分发运营模式,综合运用高清图、音视频、三维互动、虚拟现实等展示手段讲好“河博故事”,持续提升河北博物院影响力和美誉度。
大学校和小课堂:博物馆的展示传播与传承发展
湖北省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 杨理胜
博物馆是大学校,大学校里有小课堂,小课堂中有大学问。大学校的大,可以从博物馆学习范围大、社会影响大、历史使命大三个方面理解。学习范围大指博物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博物馆是广袤无垠的学府,包含各个时期,各个学科,各种文化。博物馆通过展品勾勒从古到今的演进过程,将人类智慧的不同侧面呈现给观众。社会影响大指博物馆启迪思考,影响认知。博物馆是思想殿堂,引导思考人类价值观、文化多样性及社会发展。博物馆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观念,推动社会进步。历史使命大,指博物馆肩负责任,推动进步。博物馆承载保护、传承的重要使命,就如同大学校承担培养人才、传承知识的使命。博物馆将人类遗产传递后代,延续社会文明。
大学校里的小课堂可以从展览、社教、信息化、文创四个方面理解。博物馆的展览为地域文化的展示,是课程内容;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为讲解阐述,体现教育方法;博物馆的信息化为帮助理解,扩充知识,是为教育手段;博物馆的文创为课后作业,能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
小课堂中有大学问。从博物馆和参观者角度说,博物馆体现沟通理念。博物馆为研究者提供平台,分享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观众通过参观展览提出问题、分享看法,从而丰富展览内涵。从博物馆社会影响的角度说,博物馆可以塑造社会。博物馆承担着培养公众意识、传播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博物馆不仅是单纯展览场所,更是社会教育阵地,启发思考,引导关注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文明水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说,博物馆拥有普世价值。作为文化守护者,博物馆展示全人类历史文化,有助于拓宽参观者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敢为善为 图强争先——关于博物馆与文化传承的现实思考
绍兴博物馆馆长 何鸣雷
新时代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应当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博物馆要传承好优秀文化,需要有大量优质藏品,这是博物馆研究、传承的基础。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绍兴博物馆着重征集近现代生活物品、重大事件的物证、革命文物、失传或逐渐消失的技艺物品以及非遗类工艺品,已拥有包括剑、戟、戈、镞等在内的军事类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铁制农具等馆藏。
博物馆的文化传承除了拥有藏品基础,还需要文博人深学笃行、实干争先。市县级基层博物馆普遍人员紧缺,绍兴博物馆采取“挖潜力、借外力”的方法积极应对,如临时展览采用“独立策展+资深藏家”模式,展厅管理实施“编外用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文博研究实施“外聘专家+在编业务骨干”模式,社教服务实施“博物馆+学校+协会”模式。绍兴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博专业人员的力量,实施独立策展人、课研责任人、社教服务创新人、“镇馆之宝”守护人、文化传承顾问团制度。此外还采取撰写论文、做学术讲座、进校园讲课、外出考察学习四项强基固本措施,以此激发绍兴博物馆人的工作积极性。
博物馆要实施好文化传承,必须配有适当激励机制。科学的机制有其内在的张力和活力,为博物馆平稳运营保驾护航。最近各地陆续制订“公共博物馆绩效与财政拨款挂钩的意见”,对文化传承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产生激励作用。市县级基层博物馆务必要争取先行先试,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在文化自信自觉的伟大时代中践行文化传承伟大使命。
海纳百川 创新求变——探索博物馆展示传播之路
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 王英群
青岛市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馆藏文物12万余件(套),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青岛市博物馆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初步确定展陈体系框架由青岛地方历史基本陈列、馆藏文物专题陈列、地域特色文化陈列、数字化馆、儿童馆五大版块构成。
青岛市博物馆始终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从多元展示、精品文创、教育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出发,讲述青岛地区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有“青岛史话——青岛地区历史陈列”和“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瓷器陈列”“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等6个专题陈列。该馆还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活动场所的阵地作用,策划纪念类主题展览,其中“烽火胶东——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展”入选2022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为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展示青岛市考古工作成果,策划推出了“探源青岛——青岛地区考古成果展”。建立博物馆联盟,利用馆际文化资源优势,合作展示地域文化风采。青岛市博物馆已从线下走到云端,持续发挥“博物馆+”功能,推出多个线上H5微展、全景虚拟展厅,并在基本陈列中引入AR技术。“科技+文物”的碰撞,丰富了展览的展现形式,升级观展体验。不断探索展教结合,延伸博物馆的力量,加大展览文创开发,拓展展览阐释途径,将展览的主题、思想、文化等信息传递给观众,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升青岛市博物馆的影响力。 (整理:芈韫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