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太原市博物馆社教活动新实践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苏玲玲

随着经济复苏,我国文博事业呈现空前发展的大好局面。今年暑期“博物馆热”“研学热”等现象处处可见,越来越多的市民、学生走进博物馆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是保留人类记忆的场所,丰富其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如何提升活动的高度和拓展深度,夯实社教功能便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面对的观众群体是全方位的,社教活动应本着“有教无类”原则,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太原市博物馆以“永远跟党走,为民办实事”为理念,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为目标,以“讲好太原故事,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积极丰富社会教育项目种类,持续开拓教育工作新方法,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作用,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提升公众对历史文化需求的认知,从而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夯实志愿服务 提升公众参与度

如何将博物馆同公众紧密结合起来,让公众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感受博物馆的魅力,志愿服务活动是将博物馆同公众紧密联系起来的重要一环。太原市博物馆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自建立以来为公众提供了各类便民服务。几年来,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各类志愿者,包括成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以及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为招募对象的小小讲解员志愿者等,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机制,并且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建立“志愿之窗”专栏,充分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积极展示太原市博物馆志愿者的风采。志愿者积极参加馆内、馆外的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各类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暑期的“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今年已达到600多人。该活动主要依托太原市博物馆基本陈列“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帮助小小讲解员充分了解太原历史人物、风俗文化等。同时,这些青少年学生以博物馆为平台,进行良好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丰富活动内容  发挥“大学校”职能

守正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太原市博物馆近年来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教育活动、节气文化系列活动、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等,开展“引领过节新风尚·博物馆里过大年”“花开向吉·月圆向喜庆元宵”“风起正清明·踏青寄相思之清明节”“忙有度、闲有趣五一小长假系列活动”“仲夏良辰·端午呈祥”系列活动,“七一建党节·光辉思想照前行”“时空对望探访古人之对弈惊风·弈棋篇、浮世闲趣·投壶篇、古韵幽香·焚香篇”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和展现,让更多观众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受到人生的启迪、增进学习和体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探索与实践,开展多彩文博专题活动。博物馆坚持“展教并重”,依托基本陈列及多项专题临展开展异彩纷呈的文博专题活动,推出“牵手历史·共赴未来”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文物见证·文化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专题活动”“万木有灵——非洲雕塑艺术展主题活动”“延寿长相思——安康博物馆藏秦汉瓦当展”专题系列活动、“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物展”系列活动等,邀请学生在观展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升。自2021年以来,每年假期太原市博物馆都推出研学课堂,每一期有10至12节课程,包含“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系列课程、太原非遗课程、走进文物考古教育课程等,惠及全市中小学生。课程内容主要从人文、历史、文化等角度出发,通过“讲解授课+手工实践”的形式,结合游、听、识、研、学、做、思、讲等方式,有效传达文物信息、文物故事、文物价值,通过深度学习,孩子们的综合文化素养不断提升。

感知与活化,剧本类沉浸式体验。为创新参观模式,增强参观体验感,博物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当下观众群体的文化需求、知识结构、心理认知和审美接受等因素,尝试创新参观模式,结合展览中的重要文物和历史事件,以文物作为实物教材,通过“体验剧”“舞台剧”等形式,打造原创沉浸式剧场,开展了“寻觅古人身影 感悟书画魅力体验剧”“万木有灵——探索非洲雕塑艺术”儿童剧、“三家分晋”舞台剧等,邀请青少年学生与讲解员老师共同沉浸式参观学习,“活化”历史文物,以多元手段解读、阐释文物背后的历史、人物、故事、精神和价值,将观众带回“真实的历史时空”。

传播与育人,推出各类系列课程。以博物馆场所和资源为依托,根据展览藏品内容与特点、受众群体年龄层次与知识结构等因素,太原市博物馆设计开发了各类不同主题的系列课程,同时结合课程内容主题设计了相关特色手工实践活动,培养观众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博物馆已研发完成课程近60节,其中,“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课程30节,分为小、初、高三个阶段,同时也为成人及党员群体研发了党性教育课程。而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文明旅游的典范”等相关要求,博物馆推出的“太原是我的家”系列研学课程则根据小学低段(1-2年级学生)、小学中段(3-4年级学生)、小学高段(5-6年级学生)和初中段设计了四类课程,其中“太原名字我知道”课程,通过地理名称的演变,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探寻太原悠久的历史,体悟家乡的文化积淀和厚重;“从劳动实践中诞生文化”课程,通过从劳动实践中诞生文化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心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转化为对国家、民族、文化由衷的敬畏之情;“见贤思齐”课程,通过榜样树立,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立志成为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的人;“丝绸之路与山西”课程,通过讲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激发学生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璀璨的文明、奋进的精神,培养和激励他们实践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引领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人的骨气、底气和朝气。

image.png

网络赋能,线上活动“云”端开花。近年来,太原市博物馆以“博物馆+互联网”为出发点,开设“博览·博物·博学”等各类线上短视频专栏,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进行线上发布,还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充分展示太原传统文化和丰富的历史资源,满足观众足不出户云游博物馆,与文物“零”距离接触的愿望。其中,“我爱你中国·长卷涂鸦”国庆特别节目通过太原市融媒体等12个平台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64.4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增强交流合作 走合作开放之路

为有效促进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太原市博物馆于2022年向全市中、小学发出邀请函,希望与各学校建立良好联系,实现“馆校共建·共建共赢”,共同讲好太原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已与本市17所中小学签订共建协议,通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形式,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0班次,将博物馆课堂搬进不同年级教室,让文物走进校园,让文物活起来。今年以来,共建学校以“走进来”的形式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上半年接待学生团体近30个,学生人数达7300余人。与此同时,还开展流动博物馆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实现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等集群聚落。在今后的发展中,太原市博物馆将不负使命,不断创新理念,深入挖掘太原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文物研究和阐释,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举办更多的展览、开展更为丰富的活动,加强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为推进构建“博物馆之城”贡献市博力量。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