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第31天,由金宝搏网站下载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多彩贵州网协办,《强国讲堂“十大考古六进”》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在三个月时间里,考古人以七场公众考古活动,将考古从“开盲盒”到“架桥梁”进行生动实践,回答关于公众考古的三个热点问题。
如何把考古的“爆红”变“常红”?
作为贵州考古史上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在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成为贵州考古“霸屏”社交媒体的热门词汇。
历年贵州获得的八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恰好串联起贵州从史前到宋明的历史。“以考古的方法看历史”,成为大众了解“史书以外的贵州”的又一渠道。
延续近1400年的古墓群“新”在哪里?获得“考古年度彩蛋”,“彩”在哪里?抛开学术性,作为考古“小白”,大众能从这一墓群,破解哪些知识点?
4月27日,《强国讲堂“十大考古六进”》——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首场讲座,在贵州师范大学开启“圈粉”模式。
近百张信息量十足的PPT,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考古公开课。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发掘领队周必素来看,促进考古成果向社会转化,进高校“抖干货、抛亮点、炫宝贝”,是拿下“十大”后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讲座开设的线上选座,开放不到10分钟,就出现一座难求现象。
“大家对考古‘路转粉’的这一小细节,不仅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影响力的体现,更反映出大家对贵州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瑾说。
考古进校园,一场看似“按头强学”的考古讲座,从学术性到趣味性,数十个“硬核”知识点让同学们听了提气又提神。
“信息量大到扑出来,没人会打瞌睡!”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学生刘欢歌说,第一次近距离和考古人接触,系统了解考古发掘项目发现、认知、意义,让他更加真实、直观的感受考古从“证经补史”走向“考古写史”的过程和魅力,“这样学历史,挺有趣!”
“我们看到,新时代考古既在探源,也在育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院长黄诚告诉记者,以学术性、趣味性与育人性为一体的“教”,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
考古不仅要挖得好,也要展示得好,还要讲得好。“除了对价和值意义的提炼,如何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也是一个课题。我们将继续及时和大众分享考古文化,消除考古学与大众的距离感,这样才能把考古的‘爆红’,变为‘常红’。”周必素说。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追”考古?
从“出圈”到“回归”,贵州考古更在于回归社会大众,进而进行“融圈”。而回应社会关切的考古讲座,也成为公众文化活动和文化享受的一部分。
5月22日,“工作进展最慢”的考古,和“网速最快”的中国电信进行了“一场跨越1400年的遇见”,用最新的发掘成果,回答“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追’考古?”
在近百页PPT展示中,大家看到贵州考古人的拼劲、狠劲和较真劲。
“我们用不到10年的时间,以5个十大、一个田野考古一等奖这样实打实的奖项,给了‘贵州有古可考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周必素的这句话,引来全场自发鼓掌,也让大家踊跃提问,在线“考古”。
“有了文化自知,我们才能有更强的文化自信。”中国电信贵州公司团委副书记邬妤娇说,考古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频频‘出圈’的贵州考古,让我们对探索贵州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也让我们第一次系统了解考古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整个讲座十分有意思,非常有意义!”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十大考古走进景区,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龙屯。
“这是在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地,讲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成果的有趣讲座。”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局长吉桃表示,新的考古发现将“讲好贵州故事”的接力棒传了下来,“考古既是学术探讨,也要全民共享,作为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不仅是讲故事的载体,也是展示贵州文物故事的最佳窗口。”
让社会了解和理解考古新发现的价值所在,从而让社会关心和主动参与,输出考古“新鲜感”的又一目的地,落脚在人气最旺的公园。
7月2日,“大松山墓群发掘与收获”以“移动考古课堂”的形式亮相贵阳观山湖公园。数十张高清知识脉络图铺满50米长廊,让来往市民游客了解考古知识、拓宽视野。
现场,来自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80、90后”青年考古人当起讲解员,为来往市民、游客讲解发掘始末和收获,用青年考古人的严谨与专业,展示着考古事业中青春而充满年轻的力量。
“这才是真正的宝藏!”“95后”胡先琼是位汉服爱好者,来公园拍照打卡的她,意外观看了这场考古成果展。“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贵州也称得上是宝藏贵州,从考古的视角了解一座城,以考古的方法看历史书籍之外的贵州历史,更加深了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胡先琼说。
在新区建设面前,考古真的重要吗?
历时半年多的考古发掘,让当地村民知道村里“到底挖出了啥,东西有多重要,考古发现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是推动考古走向大众的关键一环。
带考古成果回到发掘地!7月6日,在大松山墓群所在的马场镇平寨村村委门口,由数十张展板组成的知识点,将大松山墓群的发掘与收获完整清晰地展现出来,让村民足不出村,就了解脚下这片土地近1400年来,都有着怎样的遗存。
村民对脚下的土地、考古工作有更多了解,对今后提供考古线索、帮助考古发掘、保护文物等方面,也有着积极意义。而比起学术价值,让村民感受更强烈的,是对自己家乡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考古发现在逐渐融入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将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这些丰富的考古成果,让大松山墓群关注度越来越高,村里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也让村民有了更多发展的希望。”贵安新区马场镇栗木村党支部书记曹政涛说,考古促振兴最直观的表现,是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看到大松山墓群的热度后,产生了回家乡发展农文旅的念头,“未来,大松山墓群原址将修建遗址博物馆、考古标本库房,将成为我们村的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挖掘文化基因、梳理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符号,贵州考古也用多种方式助力贵安新区文化多样化的发展。
7月15日,“十大考古进机关”来到贵安新区,和545位部门、街道乡镇负责人以考古的方式认识脚下的土地。其间,还通过网络直播让公众更好地参与进来,让考古更好地普及出去,构建公共考古的传播交流平台。
“贵安是全国新区建设中,考古成效最好的。”说这话的底气,是贵州考古6年拿下牛坡洞遗址、招果洞遗址、大松山墓群三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自信。
随着各时期遗存的陆续亮相,讲座既是一次“亮家底”的分享,更是“看谋划”的鼓劲,并正面回答新区建设和文保的“冲突点”——考古会影响城市建设吗?
“丰富的遗迹将给新区的魅力、活力、竞争力,再添重要砝码。”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熊列认为,在推动“强省会”建设中,贵安新区将考古前置落实到位,是把考古这块城市建设“绊脚石”,变为城市发展“垫脚石”的最佳案例,“一座城要立得住,关键是传承好自己的文脉,而考古赓续了贵安新区的历史文脉。”
“中国百年考古学的价值,不仅是学术意义,还体现在满足公众好奇心、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对此,周必素表示,从“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进公园”,再到“进乡村、进机关”,贵州将不断创新公众考古活动形式,为做好考古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做出有益探索,也促进考古成果的发展和保护。
而这也生动诠释着,“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作者单位: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