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渡江胜利的“见证”——《守护渡江胜利的记忆:“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工程实录》读后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傅芸

image.png

“京电号”小火轮是渡江胜利纪念馆馆藏一级文物,是一艘钢制蒸汽动力船。在渡江战役中,它冒着枪林弹雨,多次往返长江两岸,先后运送了14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为解放南京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享有“渡江第一船”的美誉,是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珍贵历史见证,更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遗憾的是,“京电号”小火轮在服役的50多年间辗转各地,命途多舛,为适应当时的生产运输需求,经过几次重大的调整改装。直至2009年被渡江胜利纪念馆收藏,“京电号”小火轮终于重返南京,作为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的重要见证物永久陈列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广场上。“京电号”小火轮“年事已高”,部分零构件已腐朽,加之长期处于露天环境,经受高温暴晒和雨水侵蚀,船体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劣化形势严峻。为更好地保护文物本体,改善保存与展示环境,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渡江胜利纪念馆历时一年,完成了“京电号”小火轮修复工程,并出版《守护渡江胜利的记忆:“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工程实录》(以下简称《工程实录》)一书,该书以修复报告为蓝本记录了“京电号”小火轮的保护修复工作。这部书旨在通过完整再现“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的过程,充分体现修复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专业性,充实“京电号”小火轮的基础信息,为保护、研究和利用文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我国船舶文物本体修复保护和展示起到了示范作用。

修复历史记录

1997年,“京电号”小火轮结束了50多年的生产运输任务,正式退役。第二年,被列为连云港国防教育基地,供观众参观。2003年,灌南县将“京电号”作为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于年底,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船体、甲板、船舷、天棚等多处进行更换和整修,让“京电号”小火轮重现昔日风采。

在展陈期间“京电号”小火轮的部分结构由于年久腐烂或使用需求改变陆陆续续经历了小规模的更新和改造,具体为:船头增设竖桩、天棚改小、仿制烟囱、更换钢制螺旋桨、仿制救生圈等。但是“京电号”小火轮历史久远,积重难返,小范围的文物修补已经不能彻底根除文物本体已有病害。2009年,渡江胜利纪念馆经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启动了“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工程,并于一年后成功完成修复项目,让“京电号”小火轮以一个健康的历史见证者形象重现于世人面前。

该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具体介绍了“京电号”小火轮基本信息与价值。第二到第四章按照修复工程开展顺序,从“京电号”小火轮病害类型检测到去除病害科学分析,从修复方案的探索到详尽还原整个修复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通过100余张文物本体病害图的展示,直观地向读者介绍“京电号”小火轮劣化形势严峻,病害情况复杂;通过十余张不同类型病害采样分析及实验结果图表,科学分析病害成因,探索有效治理方法;公布了近400张“京电号”小火轮修复现场照片,每张照片均标出修复病害类型、修复部位、施工类型等信息,全面地记录“京电号”小火轮的修复过程。第五章对“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此次修复过程中,无论是监测手段、检测技术,还是设计思路、施工工艺,都具有行业的前瞻性;强调了前期病害检测和局部修复实验的重要性,每一次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变化都来自修复过程中对文物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合理谨慎使用化学试剂奠定了“京电号”小火轮病害治理的基础,在对比了有机、无机等多种材料后,选用了当前领域应用较为成熟、经济、环保,且对文物和修复人员危害最小的材料。第六章介绍了“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工程理论依据,收录了历任学者对项目研究性的论著,为“京电号”小火轮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学术意义

关于“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项目以及《工程实录》的学术意义,笔者从三个方面略加阐发。

其一,为“京电号”小火轮的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此次修复过程中对“京电号”小火轮进行的科学调研和数据统计,充实了文物的基础信息,为保护、利用和研究“京电号”小火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书在各个章节中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了项目的相关资料,内容包括项目背景、材料比对、病害调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从内容把握上,尽量做到详细、客观、全面,是“京电号”小火轮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真实档案,也为二十世纪中国造船及航运事业提供了珍贵的数据与资料。

其二,为我国船舶类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案例。“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文物修复项目。项目文物本体结构材料复杂,体量庞大,多种病害共存,影响因素极其复杂,在此背景下,项目团队展开多学科合作,科学研究与跟踪评估贯穿始终,在保护材料和工艺流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形成了可供行业借鉴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

其三,探索了一种我国华东潮湿地区船舶类文物露天展示与保护的模式。对“京电号”小火轮的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修复保护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得益于渡江胜利纪念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的项目团队的有效合作和不懈努力,摸索了一种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为主导,四家单位协同一致的科研合作模式。在探索性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以研究带动施工方案的调整,以规范管理和尽可能多地保留施工材料带动科研成果的出版,始终保持谦卑、谨慎的学习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争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好,不留遗憾。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实践结果,提高了船舶类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推动了船舶类文物保护工作向新的高度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

《守护渡江胜利的记忆:“京电号”小火轮修复保护工程实录》

作者:渡江胜利纪念馆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定价:128元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9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