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3000余年建城史、800余年建都史,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元朝时期,中亚的手工技术、医学、天文学、数学、音乐和歌舞等传入中国。明朝末年,西方人利玛窦、庞迪我、汤若望等先后来到北京,与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士藻等译介西学,讲授耶教,开西学传播之先河。清朝,西方的科技、数学、天文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得到传播。这些对外交往历史留下了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多方面的史迹,是中西方交流的见证,也是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北京现存的涉外史迹
根据北京市文物局官网数据统计,在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批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北京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555处,即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10处。
北京现存的涉外史迹以建筑古迹为主,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多为银行、医院、教堂、药店、绸布店、科技馆等。
北京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时期,来自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孟高维诺于1294年在北京修建了第一所天主教堂,此后,天主教得到元朝皇帝的宽容,在北京建立了许多教堂。1368年元朝灭亡后,教堂大多改作他用,存留下来的极少。明万历年间,以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经由澳门进入中国,将天主教和西方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同时向欧洲介绍中国古老文化,称得上是“西学东渐”的先行者。利玛窦获准在宣武门内兴建天主教堂,民间俗称“南堂”。
在建国门外立交桥西南角,伫立着一座高台式的古建筑,它就是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天文台。如今,台顶上依然陈列着铸造于清代的8件大型青铜天文仪器,其中有一套6种大型天文仪器是掌管钦天监的比利时人南怀仁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主持建造的。这些天文仪器,在造型、花纹以及工艺等方面极具中国传统特色,而刻度、结构等方面,又体现了西欧的天文成果,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贝家花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村,始建于民国时期,位于阳台山东麓,依山势而建,是一处中西合璧的私家花园,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园主为法国人贝熙业。花园整体布局以欧洲古罗马城堡式结合中式建筑修建而成,全园由3组建筑布局而成。其北山腰平台山环中,建有两层五楹卷棚歇山顶楼阁一座,楼前有水池、藤架、喷泉等。南山坡上建有坐西朝东,歇山顶五楹厅堂一座,以及附属房屋数间。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位于东城区西部前门大街东南侧,是近代北京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火车站。车站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人修建,以20世纪初英国的维多利亚风格为主。该车站位于正阳门东南侧的繁华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从城南入京的门户。自1916年北京环城铁路开通后,更是成了铁路线上的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回京,在此站下车。1959年新北京火车站建成后,此站停用。车站旧址在1997年进行改建,建筑除北部基本保留外,其余进行了复建,200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8月,辟为中国铁路博物馆——正阳门分馆。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协和医学院,再前身为北京协和医学堂,位于东单北大街路西。由英、美几个教会在1906年创办,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在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奠基建新校舍,分两期建设,其中1917年至1925年建成14座楼房,设计皆由美国人负责,整体为砖混结构。新校舍建筑群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水泥和砖石,其内部的装修主要是西式的,建筑采用灰砖磨砖对缝,而墙体之上为庑殿式绿琉璃瓦大屋顶,中间加一道琉璃腰檐,下为汉白玉台基栏杆,模仿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传统,被称之为“中西建筑形式的拼凑”。
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许多涉外史迹,都留下了侵略烙印。
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即城市中移动元素和静止元素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影响。城市记忆与城市特有的物质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所产生的清晰的城市意象,亦可充当社会角色,构成城市居民社会交往活动的记忆符号和城市图景的重要材料。城市意象是“可读的”,人们通过视觉捕捉和认知城市特性的系列符号,如街区、教堂、寺院、道路等。城市意象是“安全的”,让人有“归乡”的感受和联想。城市意象是“跨文化的”,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可以借助它建立共情。
北京涉外史迹不仅记录了北京对外交往的历史,也对全球化时代积极塑造城市意象,推动人文城市的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与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提出的“包容性城市”概念相契合,包容性是北京国际形象和城市特征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物保护是一项功在后代的城市文脉“留痕”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涉外古迹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机会,为北京的国际化增添了动力。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陆续开展维护、修复涉外古迹的工作。如西城区利玛窦等传教士墓地群及口字楼和山字楼、海淀区正福寺天主教堂、贝家花园、中国铁道博物馆、清华大学老校区建筑等的保护和对外开放,这些是展示“北京精神”的个案,为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塑造了积极的城市意象。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十年,国际交往的领域越来越集中在城市管理和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城市“包容和开放”的意象更加突显。涉外史迹也是有形的、无声的档案,帮助我们理解前人的文化和文明的运行方式。保护和利用这些古迹,有益于塑造城市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有利于展示更多元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
北京涉外史迹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
用好北京涉外史迹,首先,能够提升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外交服务功能。利用文物的跨文化交往功能,扎实北京友城圈的城市外交功能。结合中国与他国的建交周年活动,开展国别交往的文旅游览线路,例如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设计“中法友谊60年·北京城里的法国元素”文旅路线路图。
其次,能够提高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吸引力。开展与文物古迹相关的学术会议等活动,亦可以设计特色文物旅游路线图,吸引国际学者、普通游客了解鲜活的北京和中国,进而通过他们向世界介绍北京和中国。例如设计“北京印象”和“北京与世界”系列中西文化交流文旅路线图,主题可以是“古都的洋建筑”“涉外史迹中的石舫旧事”“文化名人故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