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贯穿八个省市、衔接亚欧丝路、延伸海上贸易,千年间雕琢了中华民族的扈扈血脉,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和流动的历史文脉。作为专题类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始终紧扣“运河”主题做展,展览体系定位紧紧围绕全面阐释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和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开馆之初便将“运河城市”系列展览作为临展体系的重要部分, 2022年推出首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踔厉奋发,于2023年继续举办该系列第二个展览——“大都:元代北京城”。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自13世纪下半叶,元世祖忽必烈在北京营建元朝首都——大都以来,元大都的壮丽宏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都城建设,为日后北京城格局奠定了基础。而元代定都北京,也是大运河变迁的重要转折点,通过截弯取直,全国物资经由大运河荟萃于此,带来了元大都的繁华富庶,铸就了元大都文化新高峰。
北京与大运河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的历史属性,要求我们在策划展览时,既要摒弃简单做成块状都城展的思维,也要警惕做成走马观花线性运河流域展的模式,而是要深入挖掘史料,结合考古成果,融合内容与形式,打造都城与运河相互交融的“运河城市”展。
定位清晰的内容策划
在构思展览文本时,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定位就是要突出元代北京城和运河的关系,既能让观众从元大都看到大运河,也要从大运河窥见元大都。因此,我们以元代大都与大运河的历史关联为主体,以专业资料和相关文物为辅助,最终形成定位准确的展览文本。
爬梳历史,梳理展览逻辑
展览逻辑关系到展览能否以观众易懂的形式表达主题。在构思展览内容时,考虑到“大都:元代北京城”属于“运河城市”系列展,因此,我们从元大都的城市概念切入,以大都与大运河的关系为落脚点,通过活跃在大都的著名人物视角,最终形成以元代知名人物贯穿展览,划分“大汗之城”“河润大都”“大都风华”三部分的元大都主题展。
讲好一座城市的故事,离不开对城市建设的阐释。基于元大都的选址与规划出于忽必烈的“圣裁”,而实际建设有赖于那些技能卓越的工匠。因此,在展览文本策划时,我们将第一部分确定为“大汗之城”,分为“壮哉帝居”“能工巧匠”两个单元。通过对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的解读及刘秉忠、范文虎、任仁发等大都建设者的描述,让观众形成对元大都的整体印象。并在该部分选择有“元人冠冕”之称的赵孟頫作为展览眼睛,以其“东海西山壮帝居,南船北马聚皇都……”的豪迈诗句为开篇,营造元大都的壮阔气势,使观众迅速沉浸于展览氛围。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我们发现,气势恢宏的元大都建设,除能工巧匠的智慧外,也离不开经由大运河源源不断北上的材料,得益于大运河的沟通作用,各地物资汇于大都,造就了大都的百年繁华。故而我们将“河润大都”作为展览第二部分,分为“清波千里”“挽河而输”两个单元,以赵孟頫初至大都踌躇得志时所赋《初至都下即事》诗为开端,讲述元大都与运河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选取赵孟頫在北上途中所题“兰亭十三跋”为重点文物,通过数字化展示,进一步揭露城与河的联系。
恢弘的城市布局,繁荣的商业贸易,吸引了全国各色人物汇集大都,在交流碰撞中造就了文化新高峰。在阐释过元大都的物质层面后,我们将展览第三部分锚定于大都的精神文化,形成内容的递进关系。在第三部分“大都风华”,分为“九州风雅”“区宇升平”两个单元,选择与大都、大运河有密切关联的赵孟頫、鲜于枢等文人士大夫,作为展览对象。他们在沿大运河的旅途中,留下许多书画珍宝,是元代世俗生活的见证,也是我们感知元代文化万千气象的重要参照。
丰富内容,诠释展览主题
为更全面展示元大都,我们除了在卷帙浩繁的传世文献中梳理出展览逻辑,还通过利用考古资料、精选大都文物的方式,丰富展览内容。
一是走访调研元大都相关遗址遗迹、利用大量专业资料填充文本内容。我们在逾百篇的考古发掘报告、图录、著作、文章中考证所涉及的历史信息,以便将最准确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同时,在文本大纲定稿过程中,召开多轮专家论证会,邀请业内专家对内容进行学术把关,充分体现展览文本的史实性、学术性。
二是精选文物,组团展示,解读展览。本次展览精选了近260件文物,其中有约70件为元大都遗址出土文物,是一次元大都文物最集中的特展。为充分发挥文物作用,突出展览主题,我们采取了组团化展示的方式。在“大汗之城”部分,我们选择了大量建筑构件、装饰、碑刻拓片作为集中展示,讲述元大都规划布局;在“河润大都”部分,核心点在于阐述元大都与大运河城镇间的供需关系,为此我们综合考虑历史事实与出土文物实际,集中了元大都出土的各类瓷器,汇集了运河沿线城市出土的元代精品瓷器,瓷器的组团化展示也是展览的重要亮点。在“大都风华”部分,为表现各色人物生活,我们从贵族的金银器、服饰,文人的书画珍宝,反映百姓生活的壁画角度,组团展示见证元代生活图景的各类文物。
紧扣主题的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作为展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空间、色彩的搭配运用,起到补充展览内容,表达展览主题的作用。本次展览的形式设计紧贴“元大都”这一主旨,以凸显元大都的“厚重”“壮丽”为形式设计定位,在空间和色彩上着墨,勾勒大都建制风貌、展现大都运河风物、想象大都百态风情。
数字化赋能的空间设计
本次展览在形式上主要营造了开阔、壮丽的大都空间。
第一部分“大汗之城”,用“入城”的概念,营造开阔舒朗的都城空间,意象化呈现中轴线的视觉效果。场景中复原了一处简约的元代宫殿并与大都出土的建筑构件展示完美结合,辅以高清投影展现“壮阔的大都”。同时投影下方设计半通透的隔断,通过留白可以看向展厅的延伸处——一组气势雄浑、穿城而入的元代仪仗俑,让观众感受大都城的壮阔空间。
第二部分“河润大都”,以“水上行舟”为主要设计理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和实体大船复原打造水运氛围,体现清波千里和繁忙贸易。船的四周,设计数字投影的水波浪花,下船处搭建了码头场景和几家商铺,让观众产生沿运河到大都参加集市贸易的沉浸体验。
第三部分“大都风华”,通过书画、文房用品复原一处元代文人书房场景,以庭院空间、辽阔野外的视觉递进,打造“闲庭信步”的观展体验。同时,搭建一处元代墓室,搭配蓝色星空顶,作为壁画的独立展示空间,结合空间外《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南壁》的二维动画叠加音乐的数字展项,搭建视听结合的观展空间,共同反映元代戏曲的繁荣。
色彩与互动叠加的感官设计
在色彩的选取与运用上,为传达大都的厚重历史,我们融入了国风经典配色,并与展览内容和空间环境充分融合。在“大汗之城”部分选用灿烂夺目的朱红为主题色,展示元大都城的壮阔、恢弘,用色彩塑造都城的印象;在“河润大都”部分选用清爽干净的花青为主题色,体现运河清冽的意向;在“大都风华”部分选用了低调内敛的松烟为主题色,用以打造沉静高雅的文化空间。
为了增强观展互动性,展览中还设计了敲章打卡处,印章内容选取了“钞版”“八思巴文铜印”“团窠对鸟文”“展标”等,将元代特色文字、纹饰融进小小的印章,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
作为“运河城市”系列特展,策展团队希望以展览形式挖掘古老运河文化的新生力量,展现大都城的厚重与瑰丽,讲好运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