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红河州十年如一日坚持系统、整体保护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探索出一条世界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023年6月,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传承农耕文明历史底蕴
在横断山脉东缘莽莽哀牢深处,层层梯田似一块块形态各异的明镜镶嵌在连绵不断的青山绿水间,哈尼族传统“蘑菇房”在云雾缭绕的绿树丛中若隐若现,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历经1300多年,哈尼人对自然的认知与尊重、协调与适应,维护了哈尼族千余年的民族生态安全,使哈尼民族生生不息,哈尼农耕文化经久不衰。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传承农耕文明历史底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红河哈尼梯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壮美的景观、悠久的历史和保存良好的传统农业系统而举世闻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采取系列举措全力守护哈尼梯田。十年来,红河州在严格保障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哈尼梯田保护实际,成立州县保护管理机构,颁布实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聚焦遗产要素保护修复、非遗保护传承、遗产区农民增收、生产方式提升4个重点,实施传统民居保护、灌溉沟渠修缮等7批项目,科学、系统、持续保护这项世界文化遗产。
村民变为股民 家家有收入 年年能分红
阿者科村是哈尼梯田申遗的5个重点村寨之一。走进阿者科村,抬眼森林郁郁葱葱,脚下梯田波光粼粼,潺潺溪水穿寨而过,茅草屋顶,蜿蜒石路,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俨然世外桃源。申遗成功以来,阿者科村村民们通过民居、梯田、服务等方式入股,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走出了一条遗产保护、文物保护、乡村振兴共同繁荣发展的新路子。
2019年,实施“阿者科计划”以后,阿者科村全村65户村民以房屋、梯田等资源入股,变成了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的股东,年年可以拿到公司分红。
“真没想到用自己的房子、梯田就可以作为资产入股,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真是太高兴了。”阿者科村村民高美华自豪地说,“真不敢相信蘑菇房也能变成钱,而且年年都有分红,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多,我的房子变成了‘金饭碗’。”高美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阿者科村真实、完整地保存着哈尼族最传统的村落民居、民俗节庆、耕作方式,完美展示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为保护阿者科村,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群众永久的“粮库”“金库”,元阳县人民政府与阿者科村集体联合成立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由政府出资建设游客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与高校合作派驻研究生和政府公职人员,无偿帮助村民管理公司,开发旅游项目并进行推广。公司组织村民整治环境、经营旅游接待,村民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管,公司收入归全村所有。公司将经营所得按照传统民居保护分红40%,梯田保护分红30%,居住分红20%,户籍分红10%的分红规则,激励群众修缮维护好传统民居、用传统方式耕作梯田,鼓励村民居住在村内,保留村籍,共同参与村集体事务,留住最原真的烟火气。
“我家的蘑菇房保存最好,也一直坚持在家种田,在这次分红中领到了最高的3000元。”高美华拿到分红后激动地说,“这是第7次分红,加上之前6次分红,总共拿到16000元。”高美华表示,以后要更加爱护家园、保护梯田、保护村落的传统文化。
让所有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红火的日子。阿者科村所有村民都拿到了不同比例的分红,都从“阿者科计划”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除了分红,我们还对阿者科村65栋民居进行挂牌保护,每年每户给予1500元修缮维护费。”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徐忠亮介绍。
村民们看到房子能变成钱,都积极修缮自家的蘑菇房,主动参与村内环境卫生整治,积极配合公司开展各项义务劳动。公司管理员刘洋介绍,公司规定4条底线:一是不允许村民出租、出售、破坏传统民居;二是不接受任何外来社会资本投入;三是不放任村民无序经营,公司对村内旅游经营业态实行总体规划与管理,严控商业化,力保村落原真性;四是不破坏传统,保持村落和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种田成为职业 留住人 留住根
阿者科村民不仅有分红收入,种田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还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家门口打工。一是可在公司做售票员、检票员、保洁员,还可做导游向导。二是可灵活利用自家房屋、田地等资源,经营餐饮、住宿、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三是可参与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乐作舞等传统文化展示展演等。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人人能打工,既有高收入,又能留住乡愁。
“为拓宽村民收入渠道,丰富阿者科旅游业态,公司引导村民将纺织染布、插秧除草、捉鱼赶沟、野菜采摘等哈尼族传统生产生活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打造以体验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乡村旅游。”刘洋介绍说,“目前,最受欢迎的是自然野趣、传统工艺、民族歌舞展演项目。”
高烟苗曾经在外打工,现返乡创业,在自家房屋经营餐饮、住宿,生意很好。“目前,阿者科村有10多家个体经营户,做餐饮、住宿、刺绣等。村民们的收入不再局限于种田和公司分红。”高烟苗说,“村民们的收入变得丰富多样,更加可持续,有分红收入、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种田收入,还有民居保护修缮费,所有收入加起来,比离土离乡到外打工好得多了。”
经过红河州十年的努力,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等遗产要素得以系统保护,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遗产价值得以合理利用,遗产功能得以完整延续,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