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自7月29日起,北京房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时间持续90多个小时,房山地区遭受严重水灾。房山云居寺处于半山区,依山傍水,随着连日来降雨量持续增强,云居寺遭受洪水威胁。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由云居寺、房山石经、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尤以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著称于世。1961年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日的强降雨,导致云居寺前杖引河河水猛涨,淹没断龙桥桥面。寺后山洪暴发,多股洪水形成小瀑布,流经寺内直泄杖引河中,防汛及文物安全形势极为严峻。面对如此形势,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始终把人员的安全和文物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了闭馆和职工弹性上下班措施。及时成立防汛小组,由管理处班子成员带领防汛小组以寺为家,24小时值守,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坚守奋战在防汛一线。
为及时掌握云居寺文物安全情况,管理处对寺内外及石经山各区域进行全面安全排查,逐一对寺内各处排水口进行清淤与疏通,防止积水。在暴雨来临之前,预先对遗址进行防雨布加盖措施,确保遗址整体安全。对寺内散落碑刻、石质散件文物,进行防雨布加盖或支架保护。暴雨中,清理断龙桥上山洪冲刷的淤泥与杂草,加大对断龙桥两侧的巡查与疏渠,确保断龙桥本体安全。对7个文物库房、10余个展馆、大殿及露天的古塔、碑刻和石经山等重点位置进行一一安全巡查,确保防汛工作到位,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文物安全是红线、底线、生命线。7月30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云居寺内部分房屋屋顶出现不同程度漏雨、墙皮脱落、渗水等现象,部分展厅和库房漏雨,部分展柜渗漏进水,危及文物安全。管理处班子成员带领文物保护科、旅游接待科、综合管理科及安全保卫科等相关部门人员,冒着暴雨,蹚着洪水,开展文物抢险工作。
截至8月1日下午,云居寺内值守人员先后对舌血真经馆和文物收藏馆等处的展柜进行了防雨遮盖,及时撤离转移文物及藏品50余件,累计对文物库房及古塔、石经山等处进行文物安全巡查80余人次,及时了解文物本体及建筑设施现状,及时疏通文物点位处的排水系统,确保水流畅通。因处置及时,措施得力,在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百余件文物免遭雨水的破坏,切实保障了云居寺文物安全。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