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笔者接到了一通投诉电话,来电的是一位文物爱好者,他在外出寻访文物的时候,发现位于苏州市香山街道的一处古桥保存状况非常差,几块栏杆石已经掉落到了河道中,希望能及时抢修。接到电话后,我把情况反馈给了主管领导,经领导与香山街道联系,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过去打捞掉落的石构件,为后续修缮做好准备。
这座桥名为吕浦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是一座花岗岩质单孔拱桥,全长二十余米,拱圈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圈中央龙门石上刻有“二龙戏珠”图案,桥柱及桥栏上亦饰有简洁的水浪纹线刻。桥东侧镌有楹联“十里波光迎画鹢,四角山色锁长虹”,西侧镌刻为“同治十二年(1873),善济堂募捐重建”。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吕浦桥被列入普查名录。这座古桥已经在河塘上伫立了150余年,整体基础仍然十分稳固,唯一可惜的是有些石构件已经松动。
这已经不是笔者遇到的第一座保存状况很差的古桥了。2016年,苏州市甪直镇大石桥坍塌。2019年,苏州市横泾街道里尺桥出现险情。这些古桥有一个共同点:方圆十几里内一片荒芜,没有人烟。因为它们所在的村子都已拆迁了。
随着近年来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拆迁工作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一些原本还算身处繁华之地的古桥,附近居民搬走后,只能独自面对荒芜。这种情况非常普遍,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座古桥,在苏州市吴中区还有大觉寺桥、永安桥、大浮桥等。
无人使用也就意味着缺乏必要的养护,桥体结构会慢慢失衡、松动,更有甚者,因为地处偏僻,这些古桥被个别不法分子盯上,一些饰有花纹或者材质古朴的石构件被盗走流入市场,进一步加重了古桥的损坏程度。
应对之法首先是原址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当建设工程选址与文物保护冲突时,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动工,位于重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遗址主体便实施了原址保护,如今,白鹤梁遗址上建成了水下博物馆,遗址的永久保存和展示相得益彰。
以文物价值而言,很多古桥无法与白鹤梁遗址相提并论,原址保护也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大部分古桥的原址保护,主要是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的方式,掌握古桥的实况,同时震慑不法分子。2018年,吴中区建设完成了文物安全实验区,首批安装的15个监控摄像头主要涵盖了一些交通不便的古墓葬。今年,安全实验区提升项目已提上日程。监控摄像头的安装范围,从古墓葬扩展到了荒芜的古桥。
当原址保护行不通时,移建便被列入了考虑范畴。还是以三峡工程为例,为了避免淹没于三峡库区,当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便实施了建筑整体搬迁。在苏州市吴中区,2019年完成移建的鸳鸯桥是一处异地搬迁的范例。
鸳鸯桥位于吴中区香山街道,距吕浦桥约十公里路程,根据桥身题刻推断,鸳鸯桥重建于咸丰三年(1853),略早于吕浦桥。鸳鸯桥所在的郁舍村早已拆迁,古桥长期无人使用。同时,鸳鸯桥所处的地块已经转让,根据地方规划,其横跨的河道也将被填平,鸳鸯桥彻底失去了原址保护的先天条件。为此,建设单位委托专业设计公司编制了移建工程设计方案,将鸳鸯桥整体搬迁至十公里外的太湖度假区香谷里生态景观园内。这是一处以农田景观为主的特色景区,鸳鸯桥的加入,既保护了古桥本身,更进一步充实了景区的历史文化氛围,可以说是双赢的结局。
与之类似,万福桥、百石太平桥在原址保护道路行不通后,都被就近搬迁到了小学校园里,成为学校建筑的一部分,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到了文物古迹,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移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古桥,一方面,古桥拆卸、安装的工作难度很大,工程造价不菲;另一方面,也并非所有古桥都能像鸳鸯桥一样找到生态景观园这种合适的地点。
这种原址保护与移建并行不悖的工作措施也符合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留在原址的文物有自己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其安全得到了有效的监管,价值也得以延续。而移建的文物,新址选择也非常慎重,尽量做到与原址风貌接近,让文物融入其中,在新的地方重新焕发活力。
作为多年从事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深刻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许多措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唯有这样,才能在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让文物真正的与新时代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