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沿海灯塔之花鸟灯塔建于1870年,为中国沿海最早建造的灯塔之一,至今仍是中国沿海灯塔中最大的一座,既是船舶进出长江口必经之地,又是我国沿海南来北往的船舶测向、定位的重要标志,素有远东第一大灯塔美誉。15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灯塔人的精心管理、维护、保养,花鸟灯塔及其附属设施保存良好,直径1.84米的大型牛眼透镜已使用一百多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花鸟灯塔现为国际航标协会(IALA)世界历史文物灯塔、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国家级列岛风景旅游区——嵊泗县的重要旅游景点。
花鸟灯塔现有职工7人,灯塔长刘生龙自2005年调到花鸟灯塔担任灯塔长以来,一直在花鸟灯塔默默耕耘,付出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花鸟灯塔是一座综合型的大型灯塔,安装有灯塔、雾号、AIS基站、北斗参考基站、VTS基站、气象、水文、微波等设施设备,能为海上航行船舶提供全天候的综合性助导航服务。这些年,在刘生龙的带领下,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所有设备和文物保护良好。灯塔上至今还保存有1964年开始记录的航标机电值班日志、无线电指向标值班日志和1967年开始记录的灯塔雾警设备使用报告表、灯塔值班日志等。
在工作中,刘生龙以身作则,危险的、苦活累活带头干在前。十五六米高的灯塔塔身保养时,他总是自己爬到塔顶保养,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为职工做出了表率。从事灯塔守护工作40年来,刘生龙辗转多个灯塔工作,2005年原本可以留在站里工作的他主动请缨,从站综合组长的岗位、从每天下班可以回家的站部调到了远在他乡的悬水之岛——花鸟岛上担任花鸟灯塔灯塔长,从此承担起了守护这座有着150年历史的灯塔的文物保护重任。
2021年7月,6号台风“烟花”肆掠舟山沿海,17级的超强台风裹挟着狂风暴雨在舟山沿海肆掠了二天二夜,灯塔上直径20多厘米的不锈钢旗杆被拦腰吹断,塔上人员只能待在室内根本无法出来。望着室外的倾盆大雨、听着室外的狂风呼啸,担心文物安全的刘生龙心急如焚,他顾不得自己的生命安危,不顾其他同事的劝阻,依然匍匐着身子、艰难地、一步一颤地来到室外,顶着被狂风吹倒、甚至吹跑的危险查看灯塔、房屋等文物是否被狂风吹坏或进水。直到巡查一遍,看到文物安全无事后,才安心回到值班室。看着一身雨水、身体疲惫的刘生龙,同事们流下了心疼的眼泪。
2021年底,刘生龙被检查出得了肺癌,医院通知马上住院手术,心系灯塔文物安危的他不顾医生要求,依然回到灯塔,交待好灯塔的工作和文物保护相关事项后,才去医院住院手术。手术、化疗后没有休息多少日子,刘生龙又拖着疲惫、虚弱的身体回灯塔上班了。站领导劝他回家去安心休养,他坚决不肯,说:“我顶得住,没事。”
即将退休的他,仍在灯塔守望、文物保护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继续耕耘着……
这些年,花鸟灯塔职工在刘生龙的带领下,扎根海岛,以塔为家,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学习上相互帮助,在近几年的灯塔检查考核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在对灯塔文物的保护上,坚持做到精益求精,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摸索和解决,既提高了自身和职工的能力,也提高了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2014年,花鸟岛原生态旅游启动,在上级支持下,刘生龙带领职工积极予以配合,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推进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弘扬和传播了航标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2014年以来花鸟灯塔已接待游客和参观人员超过30万人次,营造了良好的双赢局面。
从这些点滴之事,突显出刘生龙高度负责、一心为公的责任感,也体现出航标职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使命和职责,更体现出刘生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随着花鸟灯塔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加深了公众对航标及航标文化历史的了解,感受到了航标工伟大的奉献精神。2017年6月花鸟灯塔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这也是嵊泗县首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7年7月,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新华社等7家媒体开展了“走进灯塔,照亮航程”媒体花鸟灯塔行活动,全面报道和展示了以刘生龙为代表的花鸟灯塔职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风貌和以岛为家、甘于奉献的工作、生活情况。近年来,众多新闻媒体走近灯塔、走近守塔人,多次进行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刘生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作出的优异成绩,2018年他被授予浙江省第二届“最美浙江文物守望者”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浙江省文物工作成绩突出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