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神为人用 济宁汉画像石上的神怪世界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刘丽

山东济宁地区的汉画像石上,存有大量关于神话和宗教信仰的内容。本文试从济宁汉画像石的神话题材与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究与解读,从而一窥汉人瑰丽的神怪世界。

济宁汉画像石的分布

济宁,是孔孟故里、儒学发祥之地,也是汉画像石出现年代最早(西汉早期)、出土最为集中的地区。汉代画像石出土数量,在全国以山东最多,山东又以济宁最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济宁市已清理发掘的汉画像石墓约80座,收集和出土的汉画像石总数700余块,以嘉祥、微山、任城、邹城、曲阜等县市区发现保存数量最多。其中嘉祥纸坊镇、微山两城镇,素有“汉画像之乡”的美誉。尤其是嘉祥纸坊镇的武氏墓群石刻蜚声海内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济宁汉画像石的神话题材

粗略统计,济宁地区全部汉画像石中与神话题材相关的要占到1/4。这些神话题材,具体包括三类:一是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创世神话。如较为常见的伏羲、女娲,羲和捧月、雷神,海神、风云之神,也有日、月、星、辰,北斗星君天象等。二是以西王母为代表的仙界传说。如西王母仙界图、东王公,羽人、升仙图、仙人出行图,也有开明兽、九头兽、九尾狐、玉兔等。三是汉代谶纬神学的祥瑞故事。有众多的奇禽异兽和奇花异草、鬼神祥瑞等。如青龙、白虎、麒麟、凤凰、神龟、龙车、鱼车等。

在以上三大类神话内容中,出现的神明形象主要如下:

image.png

伏羲、女娲 二人都是成就非凡的人类始祖,后来成为古代著名的神话人物。在济宁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一般人身蛇躯,两尾交合或左右对称,伏羲持规,女娲执矩(图1)。在嘉祥武梁祠,伏羲、女娲形象显示出明显的配偶关系(图2)。人们乞求始祖神的护佑,希望可以永久性留住墓主灵魂,生命无限延续(图3、4)。

image.png

西王母、东王公 西王母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神话人物之一。《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图5)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半人半兽,并有不死药的传说,这大大满足了汉人对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追求,因而,西王母在汉代被大加崇信(图6)。嘉祥五老洼的画像石墓较早出现西王母形象。此时还没有出现玉兔、蟾蜍等一些后期较常见的形象。

东王公也是神人,是汉代人从对偶的观点出发,给西王母安排的一个配偶(图7)。武氏祠中,东王公的形象被安置于祠堂东壁最高位置,与西壁的西王母遥遥相对。嘉祥武氏祠及沂南画像石墓中,都是这样一种布局形式。一般比较少见,如山东临沂白庄、曲阜梁公林画像石中将东王公、西王母同处于一个画面两端的相对位置上。在嘉祥武氏祠中就有一石刻他们相会之景(图8)。

羲和托日(图9) 羲和是天帝之妻,是太阳的母亲。

风雨雷电  人们想象出了水神河伯、海神以及风神雨师、雷公电母等神灵。

多头神人(图10) 汉人不但刻画出了《山海经》中的双头神人——骄虫,而且还创造出了三头神、五头神乃至七头神。

羽人  羽人多作飞行状,姿态优美。

image.png

开明兽(图11、12) 《山海经》记载:“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玉兔捣药(图13) 西王母有长生不老之药,而为其捣药的是玉兔。

白虎(图14) 白虎为四神中的西方之神。

济宁汉画像石神话的思想渊源

汉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思想文化的整合阶段。济宁汉代画像石中神话内容的兴起,是独特的汉代思想文化、社会风气所赋予的。

汉文化继承了楚文化的浪漫基因 春秋战国时期,以楚国为代表的神巫文化在南方盛行。对于楚文化的特点,有学者撰文指出,就风格的基调来看,楚文化清奇灵巧,中原文化典重质实。伴随着楚向中原的扩张,在中原文化讲究端正、敦厚、雄浑的主流文化中倾注一股充满浪漫色调、奇思异想、绚丽多姿的清泉。汉统一后,在政治上承秦制,在文化艺术上,继承更多的则是楚文化的浪漫绚丽。李长之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认为:“楚人的文化实在是汉人精神的骨子。”体现在汉画像石上,则是伏羲女娲、雷公电母、昆仑仙境、珍禽异兽等各种神话题材的广泛运用。

道教思想促成汉文化的神仙信仰 汉初,黄老思想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秦汉之际,上层社会极力追求长生不老和羽化升仙,秦始皇、汉武帝等皇帝都毕生追求长生。早期道教就是这时“黄老”思想、神仙崇拜等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在民间,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美好愿望,同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汉画像石饱含了对死者之美好祝愿,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过着悠游自在的生活,灵魂能够成仙。

儒家与阴阳五行思想织成汉文化的谶纬神学  汉武帝登基之初,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还大量借用阴阳五行等学说,不断发挥儒家经书之“微言大义”,进而鼓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统治者大肆宣扬巫术迷信,把自然现象神秘化的谶纬于是广泛弥漫开来。孝的高度被进一步抬高,表现在丧葬礼俗上就是“厚葬为德,薄葬为鄙”。鬼神观念的泛化又遇上孝观念的深化,成了直接推动厚葬礼俗的浩荡之风。

汉代,兼具儒家大一统之气象与道家恣肆开张之境界,二者的水乳交融,造就了汉人气魄宏大、刚健质朴的精神风貌。鲁迅也曾赞美:“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济宁汉画像石神话的文化美学内涵

观摩济宁神话题材汉画像石,可发现济宁汉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神话及仙境,都是人理想追求中的美的境界,是按照美的法则所创造的汉代人的幻想。

刻画阴阳相遇,崇尚生命绵延之美 在古代,人们把女娲看作是化育世间万物的神女,还把她奉为婚姻之神。汉人也非常信奉伏羲女娲会合的神话,以及女娲抟黄土造人的传说。汉代画像石中,以不同形式的伏羲、女娲为表现内容的神话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一点在济宁地区则显得尤其突出。画面或为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相交尾,或为伏羲女娲各手持曲尺、圆规相对,或做男女手捧日月相合等,均象征阴阳相遇、男女会合,创生出人类、天地、宇宙之义。汉画像石乐此不疲地表现这类题材,与汉代社会和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对死后的精神寄托有密切的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生命文化的特色在汉画像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一块画像石都记录着汉代人的生命状态,向后人展示出汉代人生机勃勃的生命意识。”

刻画升仙长生,追求精神永恒之美  长生,是不论男女老少、尊卑贵贱,人们的一种共同理想愿望。汉代,人们由相信人灵魂不灭,逐渐演变成死后要灵魂升天的精神追求。有的幻想死者身上长出翅膀,变成“羽人”,有的则要像生前一样,乘坐车马云游。画像上的羽人头部尖长,四肢纤细,背上有羽,多做飞腾或奔跑状态。除了羽人,翼龙、翼虎、飞鹿、飞鹤、龙、凤、虎、鱼、灵芝等都是护送墓主人灵魂升天的祥瑞之物。画像石中的羽人与神兽,形象多姿多彩,它们或在仙境中逍遥快乐地遨游,或在人间潇洒自在地嬉戏,是富于变化、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象,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长生不死的一种热望,对自由的精神世界的向往。汉代,人人希望生命永长,统治者希望万寿无疆,百姓乞求“适彼乐土”,这都要到美丽的神境仙界去寻找。

刻画人神一体,向往自然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天、地、神、人诸界和谐。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于汉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各方面都有所反映。所谓“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黄帝内经·灵枢》)人们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契合,并试图以此诠释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天人之间的奥秘。济宁汉画像石中,大量的人与虎、龙、狮、象、马等共处和虎躯人首、龙(蛇)躯人首等画面,反映着天地、万物的对立、运动、变化,揭示了人与自然万物同道同造共存,同质同构互为标志、相互依持,它们各有各的存在价值,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态要素。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汉代艺术“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在汉画像石的神话中,儒家理性主义的美学同充满奇丽的幻想、激越的感情、原始的巫术文化融合在一起,由此把汉代人内心情感的冲动展现为一幅幅恣纵、瑰伟、奔放、浪漫的美丽图画。

综上所述,济宁汉画像石中的神怪世界,张扬着汉代人的社会理想和文化追求,折射着汉代人的文化心态。济宁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展现的是“天人合一”“人神一体”的思想观念,是“神为人用”的心理意念,是人们对生命与美的永恒追求。这些精美的画像石,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所创造的伟大艺术,将以其永恒不朽的价值与魅力,向人们展示着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昭示着中华文化灿烂的未来。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9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