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遗产保护,实体化展现中华文明伟大历程
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南文物考古资源丰富,开展过大量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这些文物考古资源和相关考古研究成果,如果不能转化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历史教育或者品牌形象、文化IP、文明地标等现代文化资源,不能为今天的人们所享用,就无法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法更好地展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指引下,河南通过开展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建设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等形式,不断推动考古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体化展示中华文明伟大历程做出了应有贡献。
史前遗址保护展示,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历程
河南诸多考古遗址都与文明起源发展紧密相关,将这些相关遗址展示出来,发展成文化旅游胜地,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打造为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是展现中华文明伟大历程的务实之举。
新密李家沟遗址是河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中发现的夹砂陶片,距今已有1万多年历史,昭示着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开始。郑州市依托该遗址建设成李家沟遗址文化公园,成为展现河南1万年文化史的重要历史地标。
舞阳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代表性遗址,该遗址集中反映了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繁荣程度。遗址中发现有中国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骨笛、最早的文字雏形——契刻符号、最早的酿酒记录,以及同时期最发达的原始农业,这些都反映了该遗址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舞阳县依托贾湖遗址,实施了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了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并于今年5月对外试开放。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初具规模,将成为展现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展示点之一。
渑池仰韶村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发现地,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圣地,也是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区域性“古国”——“仰韶古国”的重要遗址之一。近年来,仰韶村遗址开展了部分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实施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建成了仰韶文化博物馆,并成功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展现中国仰韶文化、纪念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圣地。
巩义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晚期区域性“古国”——“河洛古国”的核心遗址。遗址中诸多文化元素都展示了对后世都城宫室制度的影响。双槐树遗址与周边区域众多中小遗址形成明显的“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一般聚落”式的分化关系,表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和向心式的统治关系。部分专家认为,双槐树遗址群已经实质性进入区域性国家文明形态。当前,双槐树遗址已经被纳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双槐树考古遗址博物馆已同步开始建设。假以时日,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将会成为展现中原地区古国文明形态的核心遗址之一。
历史时期大遗址展示利用,展现中国王朝历史的主根主脉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河南有将近三千年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北宋等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王朝国家,其首都或陪都均位于河南省境内。这些王朝国家的都城遗址,以及相关的帝王陵寝、重要手工业遗址等,构成了这些王朝国家历史主要根脉。将这些都城遗址、重要手工业遗址、帝王陵寝合理利用,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考古遗址博物馆,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可以实体化展示中华民族进入国家文明形态之后的大部分历史脉络。
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目前唯一可以确认的已进入王朝国家文明形态的夏王朝都城遗址,近年来开展了大量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古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了遗址博物馆,并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已成为展示我国第一个王朝国家,展现夏王朝晚期诸多文明成就的主要场所。夏王朝早期的几处都城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州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等目前还在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未来将成为展现中华文明早期国家历史的重要节点。
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遗址都是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学术界普遍认为,偃师商城是商人灭夏后建立的第一座都城,也是解决夏商分界的关键;郑州商城则代表了中国早期文明在这一阶段的最高发展水平。目前,这两处早商城址都在开展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其中偃师商城已初步完成宫殿区部分保护展示,正在开展小城区环境整治工程;郑州商城已完成部分城垣遗址保护展示,建成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并已成功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两处商城遗址将成为展示中华文明商王朝历史、开启华夏古都之旅的重要地点。
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这一点已为世人公认。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综合研究中,殷墟被认为是探索中商文化、早商文化、先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安阳殷墟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新的殷墟遗址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中,计划202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洛阳东周王城是东周时期周天子所居之都城,由于被现代城市占压严重,东周王城已开展过的考古工作非常有限。目前已建成王城公园和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展现洛阳东周王城的魅力。
汉魏洛阳故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诸多朝代的都城遗址,其作为都城的时间长达600余年。近年来,汉魏洛阳城遗址已实施北魏宫城门阊阖门、铜驼大街、东北城墙和西阳门内大街等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并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已完成立项,即将开工建设。未来,随着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内涵的不断丰富完善,这里将会成为国人体验东汉、曹魏、西晋、北魏诸多王朝历史文化的打卡地。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城遗址。1959年开始考古发掘研究。近年来已先后开展过定鼎门、应天门、九洲池、天街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建成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明堂、天堂保护展示设施,九洲池池苑遗址复原展示等项目。隋唐洛阳城诸多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已经成为展示隋唐东都城历史文化的著名旅游景点,广受好评。
北宋东京城遗址是北宋王朝的都城遗址,遗址被深埋在今开封市地表下7米至12米深处。1981年开始发掘研究。由于遗址埋藏深度惊人,考古发掘研究和开展保护工作的难度极大。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工作,已揭露出部分外郭城西城墙上的顺天门遗址和中轴线上的州桥及汴河河道遗址。目前顺天门遗址已开始建设遗址博物馆,州桥及汴河河道遗址正在开展相关保护展示工程,未来也将建设州桥遗址博物馆。随着这两处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北宋东京城遗址的文化展示将会彻底扭转“有听头没看头”的局面,北宋东京城遗址将逐步成为人们认识北宋时期灿烂辉煌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化场所。
河南文化遗产保护,将中华文明伟大历程书写在大地上
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开放的遗址博物馆达到14处,另外尚有5处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已经获批并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到7处,另有10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挂牌和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建成开放的各考古遗址博物馆,已成为考古研究机构推进文明探源研究的科研基地,成为文物部门向社会公众宣传文明探源成果的主要窗口和服务社会公众的重要文化设施,成为教育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游的重要场所,在推动文明探源成果宣传普及推广、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一批国家级、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保留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增加了遗址所在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考古遗址所在城市的文化知名度,优化了考古遗址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文化生活空间,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让诸多陈列在中原大地上的珍贵遗产,重新绽放璀璨光彩,初步凸显了考古遗址保护与文明探源工程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效益。
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河南贡献
近年来,河南围绕“中华文明探源”这一主题,依托丰富的考古资源,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项目为抓手,同时积极开展与商文化、大运河考古、大遗址考古、石窟寺考古相关的系列考古研究活动,将探索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伟大使命不断推向深入。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及省辖各市考古发掘研究单位机构改革的历史机遇期,持续壮大考古人才队伍,补齐研究力量短板,健全科研激励机制,立足河南考古资源优势,围绕人类起源、国家起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研究领域,着力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形成一批科学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客观规律和核心动力的考古研究成果,为解决重大历史问题、构建中国考古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探索建立中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理论模式,发挥河南考古的作用。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推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工作方案,提出利用河南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源,打造中华文化超级IP、培育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构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廊、建设国际考古旅游先行区、发展研学旅游等宏大设想。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指导下,河南文物考古工作围绕考古研究资源和大遗址资源,通过开展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建设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等形式,不断推动考古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一步,将继续逐步扩大至古建筑、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石窟寺石刻、革命文物、近现代工业遗产、名人故里、名人墓等更广泛的领域,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阐释、活化利用、创新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转化为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新地标,从而为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历程,进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河南应尽的、更多的贡献。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