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河北段上连京津、下接鲁豫,主河道总长530余公里,是连接雄安、承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显著的地理和人文特色,沉淀着河北原生态运河的韵味。
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201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大运河规划纲要和方针政策,为大运河近期和远期保护传承利用作出明确规定。之后,河北也制定了相应实施规划及专项规划,并为大运河文物保护利用专门立法,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何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全力推进大运河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再上新台阶。
真实性,大运河河北段的主要特色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全长3200公里。大运河河北段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自北而南依次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5市17个县(市、区),涵盖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两部分,由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及永济渠遗址组成。白洋淀——大清河水系主河道流经雄安新区与廊坊市的4个县(市、区)。从地理水系看,河北境内大运河分属于海河水系的北运河系和漳卫南运河系;从历史进程看,河北境内大运河肇始于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的白沟、平虏渠,后历代均进行了系统的疏浚、整治,是历史上大运河沟通南北不可或缺的重要段落。现今的大运河河北段基本保持了明清风貌。
“原生态”是河北境内大运河最具特色之处。此处线路清晰,体系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体系,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南方的运河,由于当地经济比较发达且至今仍在通航,河道几经变迁,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几乎荡然无存。而大运河河北段由于流经地经济相对落后,加上20世纪70年代的突然断流,基本保持了古代漕运河道的形态和原始风貌。遗址保存完整、遗产资源丰富,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较好,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意义重大。
河北沧州至山东德州段南运河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代河道、堤防等遗存,充分反映了大运河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工程技术水平,是研究我国水利科学成就的重要实物。其中“三弯抵一闸”即“人工做弯”的古老河道形态,其技术原理是南运河在平面布局上设计了多处弯道以减缓水流,通过人为延长河道长度降低了纵降比,不建一闸而实现了航道水深的调整,保证航船的平稳安全,减少了堤坝的受力,同时满足干流行洪的需要,实现了“三弯抵一闸”的功能,体现了古代运河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和中国古人的智慧,也是北方大运河的显著特性;沧州市东光县连镇谢家坝和衡水市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是目前大运河堤坝防洪设施的典型代表,其“糯米浆”古法筑造运河大坝的技术等得以完整展现和保留。也因此,连镇谢家坝和华家口夯土险工、南运河沧州—衡水—德州段河道(长度94公里),“两点一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
大运河是线性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作为历朝历代国家经济大动脉的运河漕运繁忙,舟楫往来,商贾云集,通航天下,尤其是自元代以降明清王朝定都北京,河北段大运河更成为漕运干线的重要河段,沉淀了古风古蕴,云集了古码头、古炮台、古碑刻等遗址,沿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形态万千的民风民俗。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国保河段北运河、南运河长度达270余公里。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坚持规划先行,抓顶层设计。2020年1月,河北出台《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明确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2021年4月,进一步编制了《河北省大运河整体景观和建筑风貌规划》,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河道水系治理管护、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交通体系建设和土地利用等6个专项规划,并编制了配套实施方案,共同构建了河北省“1+6+1”的省级规划体系。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实现整体系统性保护,实现科学保护、活态传承和合理利用。为此,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举办全省文物系统大运河文物保护管理培训班等,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规划纲要、实施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等文件落地、落实。
立法保护,为千年运河护航
法治建设是大运河世界遗产精细化保护的坚强基石,立法保护大运河,是大势所趋,亦是民之所盼。近年来,河北不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努力,2022年3月,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2年6月1日实施,这是河北第一部关于大运河的专项法规。《条例》的出台,既是多年来全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实践总结,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填补了本省大运河法治保护的立法空白,为提升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开启了河北运河保护管理的新篇章。
为做好宣传普及,河北将《条例》纳入全省文物系统普法计划,省文物局组织召开有关专家和媒体座谈会,对其进行研讨宣传;邀请主流媒体对《条例》进行多层面解读阐释;大运河沿线市县文物主管部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将普法教育送进运河沿线城乡街道和学校,提高公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出台。为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驱动力,提升协同发展水平,京津冀三省市人大常委会经共同研究,决定采取区域协同立法,三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共同起草了《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草案)》,三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分别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2022年11月至12月,北京、河北、天津三省市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均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此举为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提供法治保障,为千年运河保驾护航。
持续考古,深化运河价值挖掘研究
考古工作是揭示大运河深厚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北一直将重点文物遗存考古贯穿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之中。
一是隋唐大运河河道准确位置的确认。通过对隋唐大运河邯郸段、邢台段、衡水段的全面持续勘探,基本明确了隋唐大运河河北段的位置、规模、流向等重要内容。二是大运河沿线重要城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自2014年以来持续开展邯郸大名府故城考古勘探,明确了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城市格局。特别是2021-2023年,开展内城北墙、东墙、东城门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8年以来对邢台清河贝州故城开展考古勘探,探明了城墙、城壕、城门、城外遗址的分布情况,厘清了其与隋唐大运河的位置关系。三是大运河沉船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对河北境内运河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搜集整理沉船资料40条。2021年分别对京杭大运河沧州泊头段明代沉船(1艘)、沧州段南川楼元代沉船(2艘)进行了考古发掘,为京杭大运河的河运史、漕运史、造船术等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另外,实施了邺城遗址、海丰镇遗址、沧州旧城等一批重点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发现和成果,深化了对大运河价值内涵的挖掘和研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今年7月6日,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大运河考古与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研讨会在河北沧州召开,首家中国大运河考古与研学基地落户沧州,必将对大运河河北段文物考古和保护利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保护第一,确保运河文物安全
确保文物健康安全,是做好大运河文化传承利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河北省文物局按照轻重缓急,以“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低限度干预”的原则,先后实施和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天主堂、泊头清真寺望月楼等重要保护修缮项目;完成廊坊宝庆寺、青县铁路给水所以及胜芳王家大院(革命文物)局部抢险保护修缮项目;积极推进朱唐口险工、郑口挑水坝、孙福友故居等修缮工程实施;储备保护项目,完成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保护修缮工程方案审批,推动东光县连镇谢家坝保护展示工程方案编制,抓实抓好重点代表性文物维修工程,切实保障重点文物健康安全,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民众。大名天主堂、泊头清真寺保护工程得到民众的肯定和认可,胜芳王家大院等成为广大游客的参观点、打卡地。
强化基础,为运河文物保护筑牢根基
深化资源调查认定。文物保护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早在2006年,河北即组成了专门的大运河资源调查队,历时两年多,走遍了运河沿线的城镇村庄和角落,基本摸清了大运河河北段的文物遗存、相关资源状况等情况,成为最早启动和完成大运河资源调查的省份,为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以及此后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做准备。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文物局进一步深化资源调查研究,建立健全保护名录,于2019年公布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产名录74处,包括连镇谢家坝、红庙村金门闸等32处水利工程遗产,马厂炮台、孙福友故居等42处其他相关文化遗产;同时积极推动提升大运河文物保护级别,贝州故城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镇铁路给水所等公布为沧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一批大运河重要文物遗存列入法制保护范围。并及时做好文物档案整理等基础工作,将这些遗产点纳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建设,筑牢大运河文物保护利用根基。
沧州吴桥县具有中国杂技之乡的美誉。在吴桥境内,大运河绵延30多公里,码头村镇的繁荣给吴桥艺人的杂技表演提供了便利。他们,一批又一批,从这里登上运河船,走南闯北,甚至远渡重洋,吴桥杂技艺术之花香飘万里,著名杂技宗师孙福友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节目参赛。孙福友故居位于吴桥县孙龙村,建于1934年,是其生前唯一的留世建筑,为欧式风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相关遗产,列入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产名录。
加强大运河文物安全防护。作为线性遗产,大运河沿岸分布着众多城镇和乡村,古河道多处于野外,线长面广,情况复杂,为此,河北省文物局建立了大运河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随时监控保护区划内的文物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加强重要点段管控,指导沧州市文物主管部门实施大运河沧州段重要码头遗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活化利用,让千年文脉“动”起来
流淌千年的运河水,滋养了世世代代的运河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留下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不断发展创造新的运河文化。深化大运河保护管理,推动大运河活化利用,让千年文脉“流动”起来,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共享大运河的独特魅力。
推动运河文化展示体系建设。近年来,河北省文物局鼓励支持沿线地方建立运河文化博物馆、展示馆,推动展示体系建设,加大运河文化研究阐释和展示力度,让运河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并发扬光大,更大更多地惠及广大民众。
目前,河北已建成衡水市故城大运河博物馆、临西运河文化贡砖博物馆、衡水市华家口运河文化展馆、大运河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正在推进建设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吴桥运河文化展示馆。指导举办大运河文化展览,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共同举办“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沧州市博物馆举办“大运河北——河北大运河文化展”;邺城博物馆正在积极筹备大运河相关展览。
讲好运河故事。近年来,为配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河北省文物局组织拍摄播出5集《大运河北》电视纪录片;在河北日报推出《千载运河》等专版,并在河北日报客户端宣传推介大运河短视频;开展以弘扬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文艺演出等宣传展示活动。沧州市深挖历史典故和传说,展示地域文化,连续推出“魅力沧州乐享运河”群众活动,广受赞誉;《一船明月过沧州》《大运河上》杂技情景剧成功上演;衡水市创作推出了《桃城巷》《华家口》《运河少年》等大运河题材系列文艺作品,其中《桃城巷》入选河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同时,还拟采用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直播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互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宣传推介活动,生动展现运河沿线城镇和广大乡村百姓的美好生活,讲好运河故事,提升大运河河北段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使运河文化焕发新时代的风采,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新贡献。 (文图:河北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