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可知,海南岛明清时期的窑址数量有较大规模增长,呈现出龙窑与馒头窑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主要包括福安窑址、古楼窑址、碗窑村窑址、汪洋窑址、高山窑址、山根古窑址、石壁镇窑址,联村西窑址、瓮灶朗窑址、下涌园窑址、龙头坡窑址、田朗园原址、礼都窑址、美杨窑址、善井窑址和五尧村窑址等。
其中,福安窑址是海南目前 发现规模最大、出土遗物最多的窑址。该窑址位于澄迈县中兴镇福安村,其周围聚集不少于5处古窑遗址,当地村民称之为“碗灶岭”。1964年广东省文物工作者在考古调查期间发现该遗址,初步推断其年代为清代中期。2002年、2004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对该窑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共揭露窑址面积2045平方米,发现窑炉5座,均属龙窑类型,呈东西向依山坡走势排列分布。其中2座保存较为完整,标记为Y1、Y2。其中,Y1为横式阶级窑,平面为长方形,发掘揭露火膛1间,窑室7间。火膛底部呈斜坡状,两侧壁均遭到一定的破坏;窑室大小不一,其中第1窑室最小,第6窑室最大,且每间窑室内有呈台阶式的长台面,用条砖修砌,每间窑室前面都有长方形烧沟,其上部用条砖砌成前隔墙,并设有通火孔。Y2形制结构与Y1基本相同,但比前者稍宽,窑室稍大。该窑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器型多样,纹饰丰富。器形包括罐、壶、碗、盘、香炉、钵、碟、盆、高足杯、烟斗等,还有一些瓷权、人头像、鸭头像和龟等。釉色多以青釉、青黄釉、酱釉、褐釉、青花为主,青花器形有的带字款、花卉图案。轴顶碗、荡箍等烧窑器具出土较少;垫饼、垫圈、垫钵较多,多达4300余件。
古楼窑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古楼村委会古楼村北约200米处。地表呈阶梯状走向,窑址坐西向东,为弧顶斜坡式龙窑,长24米、宽8米、高1.8米。窑址破坏严重,地面上盖有房屋。在地表处采集有少量遗物,有一件钵型垫具,与福安窑址出土的垫具极为相似。在地表下0.8米处发现黑釉泥质灰陶缸、盆、罐、瓮残片,堆积厚约0.3米,陶片饰刻划水波纹。
山根窑址,位于万宁市山根镇东南约1公里处山根中学南围墙边,分洪溪岸旁,其背面为碗灶村,南傍山根溪,山根溪在此段的流向为西北—东南流向。窑炉随溪旁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修造。窑址现存窑堂五级,因修路已堆埋了部分窑址,靠近溪边散布有较多的陶片堆积。
上灶村窑址,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上灶村村北,北傍溪流,随坡势修建,呈北低南高状,窑床可分为五级。地表残存极为丰富,随处可见罐、缸、瓮残片,所临溪流下游称东山河。经调查走访,该窑址为明代詹、符姓匠人修建,但其修建工艺较为粗糙。清乾隆年间,从琼山龙塘迁来吴、王姓工匠,对上灶村古窑址的烧造工艺进行了改进,是该窑址生产的鼎盛时期。
碗窑村窑址,位于儋州市东成镇碗窑村,为丘陵台地地貌,境内有太平江和墩仔江等河流,松林渠道和松涛东干渠道横贯其间,灌溉便利,相当适合发展农业。现残存五座窑址,分别为窑仔窑(Y1)、长窑(Y2)、手臂窑(Y3)、大缸陈窑(Y4)、榕头窑(Y5)。五座窑址自南宋开始烧窑,至20世纪60年代停产,主要生产陶瓷器(青釉瓷和釉陶)。
高山窑址,位于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东北200米,坐南朝北,窑址周长84.86米,高2.3米,为马蹄窑。窑址所在位置是一处平坦坡地、地势较高,与东北及西面形成一个较大的落差。窑址四周散布破碎的陶片,火候较高,个别带酱色釉。采集的器物口沿有圆唇、卷唇、折唇、直口、平口等,器耳多见手掐弧状或半圆形,多见平底、矮圈足。器型以钵、罐、盆、瓮、坛为主。从北侧一处较倾斜的坡地剖面,可分辨其文化层堆积中含有各式各样的器物形状,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
美杨窑址,也称缸灶墩山窑址,位于澄迈县中兴镇美杨村北的缸灶墩山。窑址地处缸灶墩山东面的陡坡上,东临南渡江支流的美杨河,南靠美杨村。共发现陶窑两座,均依山坡修筑。其中龙窑一座,坐北向南,斜坡式烟道,用淡红色耐火砖砌成,长约25米,宽约3米,窑顶大部已坍塌。馒头形窑一座,坐西向东,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10米,用红砖砌成,窑顶已全部坍塌。采集陶盆、碟、碗、壶、杯残片等,其中许多碗、碟重叠粘连在一起,不少器物被烧歪或压扁,初步推测该窑为清代中期所建。
善井窑址,也称碗灶墩窑址,位于澄迈县中兴镇善井村西北的碗灶墩,是一座平面呈椭圆形的山丘,高出河床约25米。其东临南渡江支流的美杨河,西靠封克岭,南是红泥岭,依山共建有两座红砖砌成的斜坡式窑址。一座在东北面山坡,窑长约25米,宽约3米,窑顶已塌。另一座在西北面山坡,残长约19米,宽约3米,遗物分布范围长约120米,宽约200米,堆积层厚约2.4米。采集有青花碗、碟、壶、杯残片等,其中碗的数量最多,初步推测该窑为清代中期所建。
石壁镇窑址位于万泉河支流白蜡沟的两岸,翁灶朗窑址位于联村南约500米处,以烧制酱釉罐、瓮为主,可能为唐宋时期的窑址。龙头坡窑址,位于龙头坡村西南约500米处,地表植被茂盛,该窑址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田朗园窑址,位于中墩村东南约300米处,其时间当为明清时期。嘉积镇礼都窑址,为横室阶级窑,该窑址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共七级,主要烧造陶器,然素面陶器较多,火候较低,烧造的陶器主要用于明器和家庭生活用品。
在海南近年来发现的众多窑址中,琼海汪洋窑址、三亚高山窑址、万宁山根古窑址等属于典型的馒头窑,澄迈福安窑址、儋州碗窑村窑址则属于龙窑系列,根据对福安窑址的系统性发掘,认为其烧造技术应该来自福建,而高山窑址同上灶窑址、龙塘窑址、山根古窑址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似乎是一群工匠从一个地方向另一地方不断迁徙且不断烧造的产物。此外,如琼海石壁镇窑址、联村西窑址、瓮灶朗窑址、下涌园窑址、龙头坡窑址、田朗园原址、嘉积镇礼都窑址等,也与上述窑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海南明清时期的窑址,大部分依山而建,位于水源充沛、土质细腻之处,同时也是交通便利、互通有无的重要支点。首先,窑址烧造的产品大多数外表或内胎呈砖红色,应是选择当地的砖红壤作为主要原料进行烧制的。其次,从釉色层面分析,釉色多以褐釉、酱釉、青釉为主,但其釉色的细腻度较差,釉色的上染也较为粗糙,与同时期大陆地区相比,较显落后。第三,大部分陶瓷器的图案相对较为简单,未出现复杂的图案及其组合。明清时期,大陆陶瓷器的烧造极为发达,更加趋于完善,器型多样、釉色丰富绚丽、图案多姿多彩,但这些特征并未出现在海南大多数的窑址之中。也可以这样认为,虽然明清时期海南业已开始自主烧造陶瓷器,但其陶瓷器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较大陆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
由于历史上海南岛与福建制瓷业一脉相承,其工艺与风格差异不大,鉴定起来难度较大。而在东南亚或更远的区域,发现的相类似瓷器都会将产地统一归属福建,这一点也在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有海南明清窑址产品的零星发现。这些产品提示我们,海南岛的明清窑址考古与瓷器外销研究,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