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 向世界 德化白瓷精品赏析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郭月琼

古往今来,德化窑火不熄,碓声不绝,外销不辍。在欧洲被通称为“中国白”的陶瓷,指的便是明清时期福建省德化县生产的白瓷。它们以质取胜,以白夺目,独具特色,被视为中国白瓷的杰出代表。它们看似平淡,却不失质感,追求类玉、类白,追求君子之德、自然之美,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为展示福建德化白瓷的独特艺术魅力,福建博物院荟萃全国13家博物馆馆藏100余组德化白瓷精品,举办了“中国白 向世界——德化白瓷精品展”,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

中国白 既雅且美

德化窑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久负盛名的民间窑场,以烧造白瓷而名闻天下。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纯净高雅,被世人赞为“至今所做的最美丽的白瓷”。同时,德化白瓷拥有丰富的艺术题材,涵括观音、弥勒、达摩等塑像,炉、觚、瓶等陈设供器和笔洗、笔筒、印章、笔架等文房用品,碗、碟、勺等日用品及其他杂器。它们精巧而富于神思,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器物谱系。

德化窑白釉堆贴梅花八角公道杯  明代,高4.5厘米,底径5.5×4.8厘米,口径8×7.5厘米,福建博物院藏。口外侈,呈八角形,直壁往下微收,壁八面凸印对称折枝梅花。公道杯又称“平心杯”,杯心所立人像内有空心管道通于杯底小孔,它利用了物理学中的虹吸现象,酒水高至人像胸口就会从杯底全部泄出,这样既可以在古人宴酒时保证饮酒量的所谓公平,又蕴含古人满损谦益的处世哲学。

image.png

德化窑白釉饕餮纹簋式炉  明代,高9.6厘米,口径15.1厘米,底径10.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各式香炉是明清时期德化窑的大宗产品,造型多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往往作为宗教法器或陈设器使用。常见器型有四足方鼎式、三足圆鼎式、簋式炉等,其中簋式炉器式就多达十余种。此器仿商周青铜簋造型,唇口,深腹圆鼓,圈足稍高,微外撇。两侧饰一对螭龙耳。腹部主题纹饰为饕餮兽面纹,以剔刻技法刻成,刀法锐利流畅。胎厚体重,胎质洁白坚实,通体施白釉,釉面温润晶莹,凝重如脂,白中微泛黄,美如象牙之色。

image.png

白釉镂雕博古暗八仙纹方花觚 明代,高38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花觚四方形,敞口,折沿,方形长腹,腹中间束腰凸起,底三层台式,下接四兽面蹄足,通体里外及足部皆施白釉。腹上下及束腰处四面均镂空花窗形开光,上腹雕有寓意平安的花瓶图,束腰处雕有喜庆的双喜字铭文,下腹雕有象征吉祥的“暗八仙”图案。所谓“暗八仙”图案,就是将八仙各自的宝物——葫芦、渔鼓、葵扇、宝剑、花篮、箫管、荷花、拍板单独构图。德化白瓷花觚一般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常见喇叭口圈足样式,方形极为少见,此花觚造型独特,装饰纹样精致,成型难度极高,尤为珍贵。

image.png

德化窑白釉荷叶洗  明代,高6.2厘米,福建博物院藏。笔洗,属于文房清供的一个种类,作盛水之用,是在毛笔使用后洗去余墨的器具。德化白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在众多形制中,较为特别的是仿生洗,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其中海棠形、荷叶形、枫叶形尤为常见。此洗造型如荷叶,边沿自然卷翘,口沿短直,构成六个不规则弧形,内心微隆起,叶子脉凸起,由中心向边缘延伸,叶内下凹,组成五个不规则底足。有一枝荷包从外底中心伸向外壁,含苞待放。整体造像栩栩如生,别具匠心。

image.png

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立像  明代,高35.5厘米,底12.3×9.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白瓷中,艺术感染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人物塑像。其中,何朝宗瓷塑作品代表着传统德化瓷塑艺术的最高成就。何朝宗,又名何来,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瓷塑名家,素有“瓷圣”之称。何朝宗博取各家之长,发挥我国传统的“传神写意”手法,刻画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擅长泥雕、木雕和瓷雕,尤以白瓷佛道像雕塑驰名中外。此观音为清宫旧藏,原供奉于紫禁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花园云光楼养和精舍佛堂内。观音面庞丰腴,眉眼低垂,作拱手式,赤足立于祥云之上。像后背钤有“何朝宗”三字篆书葫芦形印章款,是何朝宗的经典之作。

image.png


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文昌帝君像 明代,高44厘米,底径宽17.1厘米,福建博物院藏。此文昌帝君像正面端坐,眉目清秀,丹凤眼,较为罕见地刻画出黑眼珠,上下唇及下颌留有须孔。他头戴襥帽,内着右衽交领衫,外穿宽袖长袍,腰束玉带,右手执如意,左手扶膝藏于袖内。整体人物形象端庄稳重,气韵生动,衣褶线条自然流畅,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背部钤有“何朝宗印”四字篆书方印,是德化瓷塑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工艺珍品。

image.png

向世界 天下宝之

德化白瓷行销足迹遍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并凭借高超的工艺水平惊艳世界,成为“东方艺术的珍品”。虽历代志书对德化白瓷的记载不多,但世界各大海域古代沉船出水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出土的德化白瓷、国外诸多博物馆留传至今的大量珍藏,都是德化白瓷广销海外并深受欢迎的实证。

德化窑白釉粉盒  明代,哈彻号沉船出水,大英博物馆藏。哈彻号是一艘中国大帆船,于1643~1646年间在开往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途中沉没于南中国海域。出水瓷器23000多件,其中德化白瓷845件,有碗、杯、盒、 觚、炉、壶及包括观音在内的雕塑人物等。

image.png

德化窑白釉瓷标本  清代,南非Nossa Senhora dos Milagros沉船出水。

image.png

德化窑白釉瓷箫  明末清初,日本长崎堺市(Sakae Town)出土。据清代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德化瓷箫“百枝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可见瓷箫制造工艺较复杂,能够形同竹箫,而音质纯正的极少。本次展览亦展出福建民俗博物馆所藏清代德化窑白釉瓷箫,箫长60厘米,呈竹节式,上端有1吹口,箫身的5个音孔朝上,1个音孔朝下,下端出边,镂空钱纹装饰。此德化瓷箫造型秀丽精巧,釉质莹润洁白。

image.png

德化窑白釉十八罗汉朝观音造像  清,高19.7厘米,底径19.1×12.7厘米,福建博物院藏。此为龛式造像,背景衬以山石、树木。观音居最上面,面相饱满丰润,作俯视状。右侧立一侍女,左侧一罗汉身微俯,其他罗汉站在山石上等待朝见。罗汉身披袈裟或交领僧衣,身体魁梧,相貌不一。类似款造像德国德累斯顿陶瓷收藏馆亦有收藏。德化白瓷由于其洁白、光亮、高透光度的特质,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被视为“白色的黄金”,相继被各国皇室贵族及各类收藏机构珍藏。其中德国德累斯顿陶瓷收藏馆藏有400多套(1255件)德化瓷,为德意志萨克森公国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都大力王(1670-1733)所收藏,是中国以外最大的德化瓷收藏地。

image.png

image.png

德化窑白釉亚当与夏娃立像  清代,通长6.5厘米,通宽7.5厘米,高23厘米,福建博物院藏。德化窑匠人善于根据各国不同的民情风俗,设计制造适合不同地区生活习俗的各式器皿,比如马克杯以及圣母玛利亚、亚当、夏娃、骑士等的起居生活像,广泛迎合了海外市场。此对造像中,亚当的脸型丰润,有着欧洲人式样的发型风格,他两手交叠,一手自然下垂,上身袒露,腰披裙布,裙布线条流畅。夏娃的脸型略瘦,鼻梁高挺,樱桃小嘴,头发后垂,双手置于腹前,一手挽着裙子。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等多个海外博物馆都收藏有同款亚当与夏娃立像,它们见证了当时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30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