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的全链条探索和多方面共赢——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馆藏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介绍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李奇 彭蛟

2021年至2022年,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共同实施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馆藏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该修复项目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兼具学术性和探索性,串联起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完整链条,实现了文物修复理论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展示利用的多方共赢,引导学生、观众与陶瓷文物跨越时空对话,感受中华文明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以专业性互补性夯实团队基础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是隶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具有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在陶瓷文物修复方面,先后为国内多家单位修复了100余件珍贵文物和3000余件未定级文物及商品文物。为文博单位和科研机构编制了15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方案,实施完成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4项。与多家文博机构和高校签订了陶瓷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和人才培养协议并开展了相关合作。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陶瓷保护修复专著和理论研究文章,承担多项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心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能力、完备的价值认知能力、全面的技术实施能力和成熟的资源整合能力,拥有一流的专家团队和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全国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具有权威性。

万林艺术博物馆是武汉大学和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普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平台。博物馆馆藏丰富,特色鲜明,有学校百年办学历史积累下来和教职工、校友及社会捐赠的动物标本、文物和艺术品共计1.5万余件(套)。博物馆被评为湖北省科普基地,曾入选武汉十大博物馆。开馆八年来,举办临时展览70余场,曾两次获得湖北省年度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累计观众量200余万人次。博物馆拥有一支文物保护、展览展示、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方面的专业团队。

中心与博物馆双方组成联合项目团队,优势互补,精诚合作。中心副主任李奇任项目总负责人,负责确立项目学术方向,设计保护修复技术路线,指导与审核技术实施;中心保护修复部余艺、中心主任朱祥德、博物馆馆长助理彭蛟任项目负责人。其中,余艺负责项目实施进度与质量,撰写方案与整理记录;朱祥德负责整合双方资源,设计与实施活化利用内容;彭蛟负责项目程序推进,配合陈列展览,设计与实施培训课程。

以普遍性代表性彰显项目价值

本项目修复文物品种丰富,75件陶器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唐代,器型包括壶、盘、杯、罐、瓮、碗、缸、钵、弧形器、簋、杯、盆、豆、釜、支座、鼎、鬹、甑、器盖、人物俑、动物俑。24件瓷器年代为晋至清代,器型包括壶、盘、罐、碟、碗、壶、觚、瓶、蜡台、砚、注子、洗。文物来源广泛,75件陶器均为出土文物,其中明器22件、遗址出土53件。24件瓷器中5件为出土文物,19件为传世文物。明清官窑瓷器8件、民窑瓷器16件,8件明清官窑瓷器为20世纪50年代调剂入藏。文物经历多元,普遍存在修复经历,75件陶器出土后全部进行过考古修复,24件瓷器中,有13件进行过考古修复,3件进行过传统锔钉修补,2件进行过商业型修复。均存在修复不当或修复老化问题。文物肌体状况各异,通过检测发现,部分陶器本身胎体较为酥软,硬度和致密度较低,表面又无釉层保护,长期受埋藏或保存环境影响,肌体不紧实;部分瓷器质地酥松,釉层存脱落;部分瓷器质地坚硬,肌体紧实。文物病害情况复杂,通过目测、仪器检测、测量与统计病害等方法进行病害识别,发现本批文物病害情况复杂,其中破碎器物61件,缺损器物83件,胎釉结合不紧密器物5件,修复老化局部脱落器物67件。经归纳整理统计,陶器文物存在裂纹、裂缝、残断、脱落、泥土附着物、其他附着物、不当修复等病害,瓷器文物存在惊纹、裂缝、缺损、伤釉、附着物、不当修复等病害。

总体来看,一方面,本批待修复的文物生产年代跨度大,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陶瓷器的生产水平、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大大提升展陈利用和科研教学水平,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陶瓷文物是文物中的“大宗”,也并非文物修复中的“优先紧急类”,本项目保护修复的文物类型来源现状多样,也非国宝级文物,而正是这样的文物类型,代表了目前全国多数博物馆的多数文物的情况。因此本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多数博物馆如何保护多数的一般文物,如何整合资源,发挥文保项目最大效益提供了示范。

以科学性规范性确保修复水准

本项目认真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以“价值评估是核心,现状分析是基础,完整呈现是目标,修复技能是保障”为实施理念,整体遵循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可再处理性、风险可控性的文物保护修复基本原则,项目设计做到文物研究与保护修复并举。

通过查阅博物馆保管库房手工账、考古发掘报告、相关文献资料,登录“一普”数据库等查找文物基本信息,对文物进行全面的测量和影像采集。通过便携式显微镜检测了胎釉结合紧密程度,通过便携式XRF荧光光谱仪检测了胎、釉、彩和锔瓷修补材料的元素成分,通过拉曼光谱检测了老化粘接物样本成分,通过离子色谱检测了附着物样本成分。综合病害识别、检测数据和病害统计结果等信息,根据不同病害发展趋势,对病害活动性质进行判定,对器物稳定性和风险做出评估,给出客观的病害评估意见。对于存在大面积缺损和部件缺失的器物,通过梳理大量同时期的文物及文献资料,对器物相关历史信息进行整体还原。在摸清文物的基本信息后,围绕文物进一步开展材质特征、器型特点、纹饰内容、制作工艺、保存现状等方面的研究。

在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上,项目组遵循文物保护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对文物实施清洗、脱盐、加固、粘接、配补、修整、作色、补绘等一系列保护与修复技术处理,以达到消除不良历史影响、性状稳定、外观完整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彰显文物本身的文化内涵,深度展示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为博物馆陈列展示和科研教学提供更多的“精品”和“亮点”。

以前沿性针对性提升方案效用

项目组在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的指引下,确定了本项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理念、实施要求,根据每一件文物的保存现状和价值内涵进行归类。认真分析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其重要性,确定需要通过修复呈现的主要价值取向及其代表性元素。根据文物价值取向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路线和具体方式。技术实施做到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修复效果力求真实现状与艺术呈现兼顾。综合制定并实施了8条技术路线,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示范性。

一是保持现状,进行养护。针对外形基本完整,缺失面积小且无重要文物信息或第二历史中的历次修补工艺价值高的器物(图1)。二是原状保护,定制展陈装置。针对肌体脆弱,缺失外形可知但具体形态不知的器物(图2)。三是传统考古型修复,提升展陈效果。针对修复工艺粗糙、存在不当修复或修复材料老化的出土器物。作色时补配面积大作底色(图3),补配面积小作接近色(图4)。四是传统无痕修复。针对肌体坚硬致密,传世的、价值偏向艺术价值的官窑瓷器、高档瓷器。补缺和粘接处无重要文物信息或只是重复信息,无重要第二历史信息(图5)。五是传统陈列型修复。针对质地酥松,存在外形与纹饰缺损的器物(图6)。六是3D打印结合传统修复技艺。针对大面积缺损(图7)或缺失部位形态复杂(图8)导致传统修复工艺难以解决的器物。七是使用新型补配材料结合传统修复技艺。针对使用传统修复材料会掩盖甚至破坏文物重要历史信息的器物(图9)。八是制作仿制品。针对经过传统修复,存在修复工艺和修复历史档案价值的器物(图10)。通过上述技术路线的实施,力争最大程度达到每一件文物现阶段最佳保护、展示与利用的效果。修复效果受到了业内专家、观众的认可,有专家评价道:本项目探索多种修复方式在陶瓷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的应用,丰富了陶瓷文物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这些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和实施,又都是伴随着修复理论和实践的一些前沿思考而进行。

一是不同现实状况和价值取向的陶瓷文物如何进行保护修复,能获得现阶段最佳的保护、展示与利用效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路线一般步骤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实际项目中,每一件文物的保存现状和价值取向都各不相同,所以单一的技术路线不仅缺乏针对性,还会影响到修复质量,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保护修复目的。本项目针对每件器物的实际情况和展陈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路线,并且对每一件陶瓷文物的修复尺度进行了合理控制,取得了现阶段能达到的最佳保护、展示与利用效果。

二是如何对待器物在被使用、保护过程中经历的修补或修复及其留下的痕迹?陶瓷器文物很多存在修复经历,且留下了明显的修补、修复工艺痕迹。如何对待这些修补、修复工艺痕迹,首先要明确修复痕迹是否影响文物价值的呈现,是否符合文物保护需要,其次还要看历史修复痕迹是否具有修复史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本项目中,就结合文物保存实际情况和历史修复所蕴含的价值,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修复痕迹进行了处理。

三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修复技能无法解决的问题?传统古陶瓷修复技艺在面对大面积缺损、外形复杂的器物时,精准度和效率较低;在使用实体、不透明的传统修复材料时,会遮盖甚至破坏重要文物信息。现代技术中的新材料、新理念的合理使用,既能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又能呈现重要文物信息,提高了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本项目进行了一些相关创新尝试。

四是如何改进传统考古型陶瓷修复中石膏颜色对器物整体观感的影响?传统考古型修复又称研究型修复,主要目的是体现出土器物“真实性”,所修补部分必须与本体有明显差别,通常使用石膏进行补配,不作随色处理。随着国家对文物利用的要求不断提高,将考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需求,传统考古型修复开始逐渐难以满足博物馆文物展陈的需要。本项目尝试改进了传统考古型陶瓷修复中石膏颜色对器物整体观感,尽可能做到真实性、艺术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以协同性开放性助力人才培养

本项目实施利用文保专业技术力量优势,组合文保机构、高校、博物馆资源,搭建多功能平台,在文物保护、技能培训、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丰硕成果。丰富了文物保护项目实施的功能与作用,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博物馆联合中心以及相关学院结合本项目特点,举办了“晤陶会瓷——文物保护工作坊”实践教学活动(图11)。教学团队以陶瓷类文物为出发点,向学生系统讲授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政策法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传统工艺,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内容。博物馆将教学实践活动建设成为武汉大学固定专业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热捧,并被学校官方视频号等推荐。科学多样的修复实践成果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展厅成了生动的教学课堂(图12),支撑了《考古学概论》《考古学专题》《文物品赏》等一批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学。

中心与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等共同建立文物保护修复实践教育基地,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中心组织了多次国内著名修复专家现场教学(图13),中心专业修复人员与武汉大学师生以及其他相关高校学生共同参与(图14),通过项目为博物馆培养了两名修复专业人才,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了多名适应岗位需要的复合型文物修复人才。

以融合性辐射性放大利用效果

本项目充分利用平台产出的各方面成果,除了教学实践外,还采用展览展示、讲座交流、纪录片拍摄、书籍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中华文明内涵,传播文物文化知识,展示文物保护技术,倡导文物保护意识,取得巨大社会效益,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在文物本体修复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文物本体病害得到祛除和有效控制,修复直接服务于博物馆基本陈列建设,修复后的文物全部进入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占展出文物总量的25%,典型的修复技术和理念还成为重要的展览展示内容,有效支撑和提升了陈列展览效果。“珞珞如石——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第六届(2021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图15)。展览还与武大校园古建筑、武大樱花等景观,共同组成了武汉大学新的“打卡地”“风景线”,丰富了博物馆所在地的旅游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图16)。展览开展一年半以来,在校园整体封控管理的情况下,接待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观众42万人次。展览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被多家重要媒体报道40余次,各大网络平台网上直播观展累计超50万人次。

结合项目的实施,中心组织和参与相关论坛交流、学术讲座等20余次。与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录制《中国古陶瓷修复技艺实录》,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联合申报获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瓷气永宝——瓷器保护、修复与创新性再造》。

本项目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守正、创新、丰富、示范”,让文物充分活了起来。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入相关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奉献力量,共同守望中华文化灿烂星空。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6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