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曾世袭罔替接任醇亲王爵位。溥仪继位后,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是宣统时期晚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清宫收藏有三件与载沣相关的印、册类文物,分别是“监国摄政王宝”“监国摄政王章”和“监国摄政王金册”。这两件印章和一件金册,从新的角度展现和揭示了清末宫廷的状况。
“监国摄政王宝”的制作与材质
“监国摄政王宝”通高11厘米,印面11.5厘米见方,印文为阳文,由满汉两种文字篆刻而成。印纽为龟纽,纽高7.3厘米,印纽躯体为龟形,但头部和尾部却为龙形。宝外配有铜镀金印匣,制作精美。根据乾隆朝《大清会典》中记载,“凡铸造金宝金印……亲王世子金宝龟纽,郡王金饰银印麒麟纽,均芝英篆。”可见此方印章的印纽和篆文是按亲王的规制来制造的。
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是在宣统元年(1909)至宣统三年(1911)期间。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务府来文》档案中记载“监国摄政王宝”的时间最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二十一日,即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后一个月,内务府便着手监国摄政王宝册的制作,册宝相关文字由翰林院篆书,宝模尺寸式样由内务府负责办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初八日,《内务府来文》中记载:
查定例,恭铸亲王金宝,应用硬煤一百五十斤,白炭一百五十斤,木柴五十斤,火硝八两,铁丝十斤,铁叶十斤,天平壹架,大小砝码全分,剉五把,锨三把,手钳六把,劈凿十把,风箱二座,木墩二个,油单五张,精裱黄绫匣一个,方染寸高八寸,于工部移取等语。
以上档案记载了制造监国摄政王宝所需的材料,均从工部支取。同日,《内务府来文》中又记载了制造监国摄政王宝所需工匠数量:
拨造蜡模匠役十工,铸匠十工,大锉匠五工,小锉匠五工,攒花匠十工,镌字匠五工,刮磨匠五工,小焊匠五工,以上共计五十五工……查铸造亲王金宝,例应咨行工部给发拨造蜡模等匠工价,如不足用再行咨取等语。今铸造监国摄政王金宝一颗,所用工价相应开单移咨内务府,希即照数办理,并将折给工价银数先期知照过部,以便支领,万勿迟误。
使用工匠共五十五名,并按例发放工钱,这在晚清国力衰弱、国库亏空的情况下充分显示出清宫对于制作监国摄政王宝的重视程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十六日的档案记载还提到了监国摄政王宝的规制、尺寸等详细信息,即“礼部谨奏,为铸造监国摄政王金宝,臣等查例,和硕亲王宝,龟纽,平台方三寸六分,厚一寸,清汉文芝英篆,应用五成金三百两,由内务府支领。”这一记载中提到的尺寸信息与故宫现藏文物实物相符,但材质却与实物有所差距。
有关“监国摄政王宝”的材质,此前在故宫文物旧账上一直记载为白铜,旧账名称记为“白铜龟纽‘监国摄政王宝’”。1982年7月20日,故宫库房管理人员整理清点文物时发现,此印章的重量竟达8000克,明显高于普通铜质印章,后经检测,推测此印章的材质为铂,俗称白金,故把文物名称改为“白金龟纽‘监国摄政王宝’”,并一直沿用至今。而白金是一种天然纯白贵金属,产量稀少,白金比黄金更为稀有,只在全球极少地方才得以被开采。而在清末,用白金的材质来制作印章,可能性极小。
2021年初,故宫库房管理人员对此件文物再次进行材质检测,此次检测采用开放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ARTAX)对器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①“监国摄政王宝”重7.969千克,体积为620.365立方厘米,平均密度为12.90克/立方厘米;②“监国摄政王宝”由金银合金组成,还含有少量铜,银含量约为51%~64%,金含量在33%~47%,铜含量在0.72~2.34%;③整体看底座的金含量比印纽的金含量要高,印纽和底座颜色上对比的差异与金含量的差异也较为吻合;④底座印文测到一定的汞和硫,初步判定为残留的朱砂印泥。
由此可见,“监国摄政王宝”的材质为金银合金,还含有少量铜,由于银含量大于金含量,所以印章整体呈银白色。80年代初由于仪器设备相对落后等客观原因,才导致错误判断。
光绪朝《大清会典》中对金宝规制的记载为:“亲王、亲王世子金宝用五成金三百两。”在《内务府来文》档案中也记载了监国摄政王金宝的规制:“今铸造监国摄政王金宝一颗应用五成金三百两,相应移咨贵府,希即照数给发。”以上两条档案记载说明,在制作监国摄政王宝之初,含金量方面是严格参照亲王的标准来要求的,五成金三百两表明含金量应为百分之五十,重量为三百两。然而经过现代精密仪器检测后发现,监国摄政王宝的实际金含量仅为33%~47%,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标准,其材质除了金之外,还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银,以及少量铜。监国摄政王宝的实际材质含量与档案记载不符,推测与清末宫廷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有关。清末经济衰落、割地赔款等内忧外患的形势必然影响到宫廷生活。一方面清廷应根据祖制来制作象征权力和身份的印宝,另一方面却国库亏空,因此采取降低含金量节约成本的做法,也是在所难免。
“监国摄政王章”
清宫藏另一方形制较小的“监国摄政王章”为金质,通高3.5厘米,印面1.6厘米见方,印文为阳文,汉文篆刻,印纽为龟纽,纽高1.6厘米,印纽躯体为龟形,头部和尾部为龙形,印纽整体雕刻精妙,龙头昂首望天,龟身小而精致。此印外配有印匣,印匣外一侧写有“监国摄政王章”六字。此章应为监国摄政王之闲章,为使用携带方便,未依照《大清会典》中相应规制来制作。
监国摄政王金册的制作和材质
册、宝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清宫根据不同等级制作并颁发不同规制的册,材质多为金、银质镀金或铜镀金等。依据《大清会典》中亲王金册的制作规制:“亲王,金册四页,每页用六成金,十有五两。”而监国摄政王册共六页,满汉两种文字各三页,每页之间由上下套环连接成册。册文全文内容如下: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钦此。二十二日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昨经降旨特命摄政王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现予病势危笃恐将不起,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有必须请皇太后懿旨者,由摄政王随时面请施行,钦此。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病危,正值国难当头,国不可一日无君,慈禧皇太后紧急下达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之后,光绪皇帝驾崩于中南海瀛台。慈禧皇太后又下达懿旨:“……现值时事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溥仪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承继大统时不满三岁,由其生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也有例可循,而载沣时年二十五岁,年轻的载沣成为清政权的实际掌握者。
有关监国摄政王金册的制作,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二十六日内务府来文的档案中记载了所需材料:
火漆大海青锁三把,黄云缎夹包袱十块,长五尺宽五尺,黄子里铜包角箱子四只,随铜锁四把,毡里木柜一箇,高五尺,宽二尺五寸,深二尺,小木匣十箇,长一尺二寸,宽六寸,裱黄绫里,红绒桌毡十块,佛头青二斤……恭制监国摄政王金册应用页数一摺,奉旨著用陆页,钦此……监国摄政王满汉册文……随时核对清汉文字,监视镌刻以免错误,而昭慎重,再金册送到本科镌刻时,随时请出请入关系重大,必需用包袱等项,敬谨包裹,以昭慎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初二,《内务府来文》档案记载中又将监国摄政王印、册的制作流程,以及监国摄政王领取宝、册等细节进行了描述:“按照亲王规制,会同造办处铸造监国摄政王金宝,宝文由内阁撰写,金册交内务府镌制,册文由翰林院遵照大行太皇太后两次懿旨,交翻书房翻清,中书科缮写俟。”册宝制作完成后,“由钦天监诹吉前期,奏请遣员告祭太庙中殿后殿,居期豫将册宝陈设大行太皇太后几筵前,由监国摄政王亲诣祗领并诣大行皇帝几筵前祗告受命……咸丰十年,奉上谕,惇亲王奕誴册宝均改用银质镀金,嗣后册封亲王均用银质镀金,钦此。”此条档案明确册文内容遵照大行太皇太后两次懿旨撰写,还确定了按照咸丰十年的上谕,惇亲王奕誴册宝改用银质镀金,此后一律用银质镀金的定例。因此判断,监国摄政王金册也应为银质镀金材质。
作为清朝末年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载沣的一生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关联,在清末国力衰退,时局动荡的情形下,册、宝也是监国摄政王作为皇帝生父特殊身份的象征。清宫所藏载沣三件印、册类文物丰富了晚清宫廷和近现代史的研究内容,为了解清末宫廷政治、经济、礼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