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并重转变”,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逐步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模式转变。
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背景
2020年12月4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在江苏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召开“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制”交流会,探讨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与实施措施,确定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11家试点单位,晋祠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晋祠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确定为试点单位之后,晋祠博物馆立即邀请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研究院对馆内30余处文物建筑病害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整理归纳病害种类及类型,基本摸清了病害现状,科学制定古建修缮及后续预防性保护措施,编制了《太原市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方案》。该项目方案于2021年3月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2021年6月按修改意见完善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开始实施。
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主要是通过日常巡查、定期巡查、专项巡查三种巡查方式,采用贴纸条、划线等传统手段结合无人机航拍、震动监测仪等现代技术,对晋祠博物馆内29处文物建筑病害进行详细勘察记录和测绘,通过仪器设备勘察病害数据,详细测绘病害情况、尺寸、变化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并通过多次病害调查,分析病害发展变化趋势和形成原因,提出治理措施的建议,实现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下通过对晋祠文物建筑动态日常养护,使文物建筑病害得到及时有效清除,从而避免对建筑大规模干预,延长古建筑寿命。
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开展
工作流程
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工作涉及的文物建筑共29处。工作程序以巡查、评估与检修为基础展开,巡查分为日常巡查、定期巡查、专项巡查,每次巡查后均要形成巡查报告。晋祠博物馆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并邀请专家根据报告对巡查中发现的病害及隐患定期召开评估会,形成评估意见并制定不同的对策。不需要进行干预的继续做好巡查,需要干预的要制定检修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检修工作,检修完成后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验收评估,达到预期效果的转为日常巡查。
巡查(查找问题的过程)
日常巡查由晋祠博物馆古建管理部牵头,陈列展览部、安全保卫部等一线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共同组成日常巡查小组,每日到岗后对所负责范围内建筑进行全面观察。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皮尺、测距仪等)对本次预防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开展每日巡查,并填写日常巡查表,如发现病害详细记录病害的类型、位置、尺寸等,同时上报预防性保护工作组。
定期巡查由晋祠博物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及专家组成,3个月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对预防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进行一次全面巡查,不仅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定期观测、测量,还要针对不同季节对建筑分类巡查;对列入定期监测和已标记的对象重点观察,定点监测主要针对王琼祠殿内潮湿现象、圣母殿后檐墙外部空鼓、舍利塔塔顶植物生长、云窑洞洞顶塌落碎石、传统窑洞潮湿现象、各建筑前次修缮不规范导致殿内潮湿等。
专项巡查由晋祠博物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在大雨、大雪、大风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时,及时对各文物建筑开展专项巡查,重点观测灾害对文物建筑的影响。所带工具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防雨布、铁锹、无人机等。巡查后形成报告,确定下一步保护方向,若对文物建筑损害严重的及时召开评估会,制定抢险方案,实施抢险措施。
通过巡查,总结归纳晋祠文物建筑突出病害主要有建筑室外地面高于室内地面,导致殿内墙体及彩塑酥碱加速;建筑屋面琉璃瓦件、琉璃脊饰脱釉;建筑周边岩体、地基、结构的安全情况;建筑周边树枝枝干对建筑屋面瓦件扰动;屋面长草、落叶及夹垄灰脱落、瓦垄脱节;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墙体、地面、木构的潮湿影响;木构件病虫害等七种情况。
专业评估(对发现的病害进行诊断)
专业评估是贯穿于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定期、专项巡查的开展,检测、监测手段的选择到病害分析研判, 再到检修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都离不开由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以及特邀专家组成的专业评估团队的共同努力。在长期动态巡查、监测下开展的专业评估,为分析病害成因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制定进一步巡查、监测或检修措施提供方向,也是评估预防性保护最终效果的重要手段。总而言之,预防性保护工作因为有了专业评估的全过程介入,才是其有别于传统日常保养的根本原因。
专业检修(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检修干预程度是否合理是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难点问题,干预过轻无法解决病害问题,干预过重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又违背了预防性保护的初衷。因此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病害后要经过评估会认真分析研判,决定检修措施干预合理程度,以达到彻底解决病害影响的目的。检修完成验收评估后,通过转为日常巡查来检验检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以王琼祠为例,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其殿内塑像腿、脚部酥碱严重。通过采取了温湿度监测手段,根据长期监测数据情况召开评估会,分析确定由于王琼祠周边散水高于室内平面导致排水不畅、长期雨水渗入,导致殿内湿气较大,针对该情况制定殿外散水改造方案,降低室外散水平面、改造排水槽并铺设防水材料等。散水改造后,经过一段对殿内温湿度实时监测发现,改造后殿内湿度明显降低,已达到检修方案预期效果。下一步,将继续观察,分析研判建筑墙体、室内塑像病害发展情况是否变缓。
通过日常、定期、专项巡查记录的分析,我们对文物建筑健康状况做了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目前已完成了23处建筑的检修,检修完成的建筑经验收评估合格后转为日常巡查并进行持续观察。
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经验分享
巡查人员配置。日常巡查是每天都需要开展的工作,如果选择第三方人员完成此项工作,外来人员本身对建筑不熟悉,而且会产生较高费用。晋祠博物馆除组织古建管理部工作人员外,还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基本陈展看护人员、讲解员、治安部等一线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后,全员参与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日常巡查工作。
干预程度界定。晋祠博物馆以对文物本体的干预越少越好为原则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一方面侧重于小修小补,另一方面侧重于通过改变周边来改善文物保藏环境,从而实现对文物建筑的长期保存。如果能通过改善环境(通风、散水等)或外部干预(遮蔽、支护、打箍等)实现保存,就不去干预本体;如果通过少量或局部干预能解决问题就不去大面积干预。少量或局部干预不涉及揭顶、大木结构维修等,仅涉及屋面勾抿和瓦件局部补配、局部酥碱墙转地砖剔补、少量的斗拱、门窗等构件的补配等。
新材料应用。建筑外墙防潮可以尝试防水新材料(纳米渗透防水剂),但是新材料的防水性能、耐用时限及对建筑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登高作业。传统上,文物建筑巡查检修工作开展离不开脚手架,特别是巡查中频繁搭设脚手架会造成大量费用,因此在允许的空间范围内可以采用无人机前期巡查,不但可以节省费用,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检修时还可以在空间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升降车,同样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新技术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晋祠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巡查微信小程序,它不仅具备巡查记录、拍照上传、查询比对、一键上报等功能,大大减少了纸质巡查报告等纸质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压力,还对文物建筑巡查、记录、建档及后期检修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晋祠博物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已初见成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以预防性保护为主,抢救性保护为辅的新阶段。通过对文物建筑巡查发现病害并对其进行监测评估、分析原因,再组织召开专家会,结合现代科技与新型材料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在对文物建筑不进行干预或最少干预的情况下将病害从源头扼制,达到减少文物建筑修缮次数的目的,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延续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探索出一条古建康养、永续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