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做交流互鉴的使者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田静

image.png

人类文明经过历代传承,积累了无数的宝贵财富。只有保护好文化遗产,研究文物内涵,阐释文物价值,才能做好文明传承与交流互鉴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博物馆人应该积极践行。

1974年3月,在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以东35公里处,秦始皇陵兵马俑破土而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9年来,文物工作者在考古发掘和保护研究的同时,持续开展兵马俑与秦文明研究,及时发布研究成果。

在秦陵兵马俑发现之前,中国先秦时期人物雕塑出土较少,虽然战国的一些墓葬也曾出土陶质、木质或金属材质的俑,但形体较小,数量不多。秦兵马俑出土后,学者最早关注和研究的是秦兵马俑的艺术渊源和艺术风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率先提出秦兵马俑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雕塑。这一看法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秦兵马俑是秦文明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秦文化严谨务实、包容开放的特征。它是秦国兵强马壮的真实写照,表现了秦军训练有素、视死如归的磅礴气势。

秦兵马俑在美术史、军事史、科技史、制度史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陶俑的身高、体型、服饰、表情、发髻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秦代社会的真实影像,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审美取向。秦兵马俑与秦陵文物吸引着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从1979年到2013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后五次来到秦陵博物院参观。1979年4月28日,参观秦兵马俑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秦代兵马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13年6月29日,他以90岁高龄第五次参观兵马俑,拄着拐杖参观了50分钟。在离开前,基辛格回望兵马俑,意味深长地说:“让我再看一看!”

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1.4亿人次。同时,以秦兵马俑为代表的秦始皇陵出土文物受邀到49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个城市展出。展览期间,各个国家的政界人士和普通民众争相观看,秦兵马俑军阵和陶俑头像经常出现在宣传海报和展览图录中,以秦兵马俑为主图的展览海报在城市地标位置、车站、机场、繁华商圈、街头橱窗里随处可见,成为标识度极高的图像,中华文明的魅力与中国古人的智慧通过文物展览得以交流互鉴。

自1976年3月起,秦兵马俑等文物受邀随“中国文物交流展览”到世界各地展出。兵马俑展览所到之处,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秦俑热”。1983年10月到1984年5月,秦兵马俑应邀到日本大阪、东京等四个城市展出,累计有200万人参观。1999年10月21日,秦兵马俑随“陕西省文物精华展”应邀在大英博物馆展出。2010年8月28日,“中国的兵马俑展”受邀在瑞典东方博物馆举行开幕式,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为展览开幕式剪彩,并与西尔维娅王后饶有兴致地参观展览。2015年4月1日,“秦始皇——中国陕西兵马俑”展览在摩斯盖德博物馆开幕。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和亨里克亲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2016年11月21日,“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展览。2017年6月9日,“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受邀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开幕,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为展览剪彩。2018年12月15日,“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览在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举行开幕式。主办方特意在开幕当日凌晨举行传统毛利祈福仪式,200余名各界嘉宾参加仪式。2022年3月25日,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由陕西省文物局、日本中日新闻社主办的“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览在日本京都市美术馆开幕。这是陕西省积极落实“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化文华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实践。2023年3月28日,“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在西班牙阿利坎特考古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重点打造的活动,是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文明互鉴的务实举措。

近年来,秦陵博物院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守护好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文物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秦兵马俑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53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