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绍兴博物馆承办,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推介活动终评会”在浙江绍兴召开。百余位参评单位代表参加会议,金宝搏网站下载 社长柳士发、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出席。终评会上,13位专家组成的终评委员会,听取了入围终评项目的现场汇报,实名投票产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M3出土贵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壁画保护修复项目”等10个“2022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和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檀木架几案保护修复项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M18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等19个“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这些项目是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文物修复的前沿水平,具有重要的示范借鉴意义。
2022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故宫博物院馆藏紫檀木架几案保护修复项目
故宫博物院
这件紫檀木架几案为清宫传世文物,其最主要的病害问题是案面支撑结构严重变形,同时整器存在开裂、残缺等问题。项目修复组解决了四个方面的修复难点:通过设计独创性的拆解工具,完成案面特殊结构不易拆解的工作;通过全面研究探索木材变形成因,结合科学严谨的矫形方法,完成变形结构难以回直的矫形工作;通过传统工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补配件难以精准契合原文物的补配工作;通过有序规划及修复组全员齐心协作,完成大体量、特殊结构文物难以拆解、组装及粘接的工作。最后根据文物展陈环境状况,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性保护措施,防止文物后续再产生变形开裂问题,达到了抢救性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并重的修复效果。经过保护修复后,其变形、开裂及残缺的病害问题都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既解决了文物自身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使宫廷原状陈列恢复完整。
北京石景山南宫五里坨明墓
出土铭旌保护修复项目
首都博物馆
五里坨M2铭旌因覆棺随葬,出土时首尾残缺、严重污损,亟待抢救。该项目以抢救第一、安全可逆、最小干预、可识别性修复为基本原则,以真实性有效保留的“抢救本体”和完整性适度恢复的“原状复原”为修复目标,技术路线以传统绢本书画修复技术为核心,分为两部分:首先实施物理清洁、淋水清洗、整托加固、隐补修补,对文物进行“本体抢救”;其后以考古研究为依据,开展适度全色和装裱装护,使得文物的丧葬礼器内涵得到视觉完整和形制完整的“原状复原”。经过两年有余的抢救修复,达到病害去除、强度恢复、内容可识、形制修复的保护成果。该项目不但安全有效地完成了文物抢救性修复的工作目标,并对此类文物考古修复中污染物清洁、清洗、加固、全色、原状修复、保存保护等重难点技术进行了探讨与实践,积累了经验,同时为学术研究、科技检测与考古性传统修复有效整合贡献了精彩案例。
故宫博物院与颐和园古钟表联合修复室铜镀金升降塔钟修复与研究项目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该项目是国内博物馆强强联合对古代机械类文物的完整全面修复,完成了世界上体量最大的一对铜镀金升降塔钟的修复,恢复了本件文物全部运转机能,包括走时、打点、音乐、升降功能等。这对升降塔钟民国时期即已定名为“破钟”,修复步骤包括修前各项分析、零件拆卸、零件清理、零件补配、零件修配、安装调试等繁复的非遗技艺工作。同时,本项目还出版了《我在颐和园修钟表》专业论著一部,书中涵盖了颐和园古代宫廷钟表历史介绍、升降塔钟的修复过程全记录、升降塔钟复现图纸及各项工作等。本项目还重新完整按照1:1的比例复现了一座现代升降塔钟表,对古钟表修复非遗传承与公众宣传具有重要作用。
包头五当召藏唐卡、法器保护修复项目
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
五当召是与布达拉宫、塔尔寺、拉卜楞寺齐名的中国藏传佛教四大名寺之一。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检测分析和复原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文物的制作工艺,成功复原了胜乐金刚造像和曼陀罗坛城的本体结构,为本体保护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全程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辅助工作。首次使用液压装置对大型复杂结构铜器进行矫形,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修复画珐琅座钟的过程中突破性地解决了珐琅彩修补的技术难题。本次工作展现了大量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使这批深藏在库房中的残破文物重现昔日风采。
河北省赵县文保所藏
石栏板及构件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
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
本项目所修复保护的赵州桥栏板及构件因在1999年被大火焚烧,受损严重。通过对病害种类、程度、成因检测分析,开展修复保护前多种病害修复实验研究,掌握了这批文物病害的种类、程度以及产生的原因,确定了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通过清洗和贴敷处理使泛盐、酥碱、硬结物覆盖等病害得到治理;通过灌浆加固使裂隙、酥碎的内部得到强化;通过粘接复位使空鼓、起翘、断裂的部位成一整体;残缺处经过补缺使外观得到改善。本项目解决了经焚烧石质文物修复保护中炸裂、酥碎的内部加固、呈石灰状的渗透加固等几项难题,创新采用了碎块灌注粘接法,为今后修复保护同类型文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邯郸市博物馆馆藏东汉金银涂乘舆大爵樽等五件一级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邯郸市博物馆
该项目文物为汉代赵国贵族幕葬区张桥墓群出土,主要器形为酒樽和铜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如裂隙、残缺、点腐蚀等,并表现出蔓延和继续发展的趋势。经分析检测确认,YJ∶277大爵酒樽承盘口沿部锈蚀物为氯铜矿,予以清除,最后使用10%氢氧化钠溶液加锌粉调成糊状,敷在清理完成的锈坑处做封闭处理。承盘一熊足缺失,为更好地达到展示效果,将原补配熊足拆除,重新补配;用硅胶翻制模具,向模具内浇铸镓锡合金制作熊足。为使复制的熊足与原器物更加协调,使用电镀法为熊足电镀金层。熊足上镶嵌的宝石为绿松石和紫水晶,项目组用陶瓷修复釉加陶瓷修复颜料点涂,模仿原器物绿松石和紫水晶的色泽,达到外观与器物原件表面和谐一致、过渡自然的效果。
喀左县博物馆馆藏清代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
辽宁省博物馆
该项目通过保存现状调查和前期分析研究掌握了文物病害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文物保护目标,即通过合理、科学、规范、可操作的修复处理,提高三件文物的稳定性,残损部位达到远看一致、近看有别,柔软度和平整度适宜,色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的文物本体保护修复效果。保护修复后的文物强度得到提升,保存时间可有效延长,并适用于陈列展示和研究。项目制定了分析检测—灭菌消毒—清洁整形—工艺研究—加固修复—提倡预防性保护—档案编写等步骤的技术路线。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丝织品文物的清洁问题、补配材料染色问题、加固针法选择问题等多个方面问题。补配材料染色以课题形式开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补配材料染色过程中出现的易造成颜色偏差,一次染成率低、二次补染颜色易漫漶的问题,是本项目的亮点和创新点。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铁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吉林省复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该项目共涉及铁器文物405套429件,存在较严重的锈蚀、残损、裂隙等病害。本项目采用硝酸银定性分析法判断锈蚀产物性质,从而快速将文物是否存在有害锈进行分类。脱盐时将锈蚀产物存在氯离子的器物单独进行浸泡处理,防止脱盐时污染其他器物,避免交叉污染。本项目对构件残损器物尽可能进行参照复原修复,以恢复器物的完整性。协色做旧时对参照复原部分采用较强的可识别性原则。本项目应用考古学类型学方法,结合考古报告和文献,对该项目中的铁甲衣片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基本明确了这些铁甲衣片的用途。项目实施完成后,这批文物上已有或潜在病害得以消除。在适宜的保存环境中,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稳定状态,满足了文物收藏单位保管、展示、研究、利用的要求。
苏州皇冠山M1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
苏州丝绸博物馆
该项目纺织品出土时普遍存在污染、糟朽、破裂、残缺、皱褶、硬化等病害,尤其四件服饰粘连叠合,清洗难度较大,部分纺织品糟朽严重,经评估,濒危7件,重度6件,中度2件。以最小干预、最佳加固度和可逆性为原则,根据文物的病害状况和检测分析结果,在充分考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浸泡消毒、湿法清洗和针线修复为基本方法,并根据文物的织物规格参数,设计定制了“四合如意云纹缎”等面料作为修复补料,结合适宜的针法工艺,使糟朽的丝绸文物得到物理加固,残缺破损的服饰文物得以恢复原有形貌,其光泽度、力学强度、柔韧性、完整性、美观性提升显著,最大限度地满足保存、研究与展示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预期目标。
松阳县博物馆馆藏南宋剔犀漆器保护修复项目
浙江省博物馆
该项目文物在修复前出现了整体失水、开裂、变形、局部脱落、大面积剔犀缺失等情况。项目难点在于大面积剔犀部位缺失的补配和在兼具原真性和可逆性(可再处理性)的基础上对修复材料的筛选。在项目开展前期对文物的材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检测,以此为科学依据进行了严格的材料筛选以及对剔犀云纹修复工艺的探索。本项目以“病害调查—材料分析—拍照记录—清洗—粘接、矫形—云纹雕刻—上色、髹漆补缺”为技术路线进行文物修复。本项目对失水干燥剔犀漆器的补配、雕刻、髹漆等修复工艺进行了探索和技术创新,填补了目前此类文物修复工艺领域的空白。本项目对漆器文物进行了文物材质分析和制作工艺的深化研究,为文物修复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并为工艺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广州市小谷围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为解决广州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考古现场保护、脆弱青铜器本体修复方法、脆弱青铜器腐蚀机理以及广州地区高温高湿环境下加固材料选择四大问题,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小谷围岛出土46件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及相关研究工作。项目首次对青铜器腐蚀矿化程度进行量化表征,同时在腐蚀机理研究、高温高湿条件下加固材料筛选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对广州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的考古现场保护和本体修复提出操作规范。项目结项后,发表研究成果5篇,并入围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通过此项目,使得广州市文物科技保护水平、科研水平、项目规范管理以及文物修复人才培养等工作又上一台阶,尤其对岭南地区出土同类青铜器保护修复处理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本项目的目标是完成16件(套)馆藏珍贵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修复时将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古籍修复法和手工滴浆法、丝网加固法相结合,技术路线为除尘—清洗—脱酸—补纸选配及染色/配浆—修补—压平—装帧。技术难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解决纸质文物酸化问题。对可拆分为单页的文物采用浸泡式脱酸,对书脊较为完整、无须拆分为单页的文物进行双面喷涂脱酸。脱酸后字迹清晰、纸张成弱碱性,文物抗酸化性能提高;二是解决补纸选配及染色问题。补纸选配时需要对补纸进行纤维染色分析和厚度测量,必要时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在标准光源下对照颜色,与文物纸张颜色不一致时,需要对补纸进行染色。三是解决双面文字文献修复的问题。使用手工滴浆法进行修补,补缺效果平整,和谐统一,没有遮挡文字信息。对于脆化严重、强度较差的文物,采用丝网进行加固,既提高了强度,也不影响文字识读。
四川博物院馆藏战国铜编钟保护修复项目
四川博物院
馆藏一套14枚的战国铜编钟为一级文物,因长期悬挂,最大的一枚编钟纽部断裂。断裂处曾修复过,是整个编钟悬挂时的承重受力点,且非常薄,达焊接极限。本次修复拟定了四种技术路径,采用三维数据加工技术中独有的“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精准地还原编钟的三维信息。首次将航天航空领域成熟的结构工程强度分析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于文物修复,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和高精度有限元网格转化,定义其不同材料的力学属性。编钟为悬挂模式,载荷设定为自重与引力,钟纽集中受力,设定接触面为钟纽的上部和舞部连接承受编钟整体的重量,对四种修复方式、可能采用的不同修复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技术路径,避免传统修复中靠经验或感觉对修复后的效果认知。同时,1∶1复仿制了全套编钟,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修复效果。
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贵州省博物馆
本项目计21件(套)文物,病害众多。根据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和国内外常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法,结合该批文物保存现状,确立了保护修复工作目标。首先对部分文物分析检测,将所有文物消毒灭菌,再去除部分文物的原有修复材料,对酸化文物脱酸,对水渍、污渍、微生物损害清洗,最后对部分残损或脆弱文物加固和修复。保护修复过程尽可能地使用了传统工艺和材料,最大程度保护了文物的价值。项目难点是修复用纸的匹配。常见修复用纸在颜色、厚度、纹路上难以匹配。自制修复用纸技术的使用是利用补纸颜色的深浅搭配调整了修复用纸的颜色;利用纸浆量与水的配比改变了补纸的厚度;利用网状抄纸框改变了修复用纸的纹路,得到了相对合适的修复用纸。
青州香山汉墓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陶质彩绘器2000余件,2008年秦陵博物院编制了保护修复这批文物的方案并承担修复项目。这批陶质彩绘文物的施彩工艺,主要是在胎体上施以生漆后再进行彩绘或直接在胎体施彩。由于文物埋藏时间长、器物之间叠压堆放、排列紧密,导致脆弱的陶质胎体残损较为严重。地下不利环境的长期侵蚀导致器物表面彩绘层出现了脱落、起翘、开裂、污染等各种病害。项目主要目的是延缓病害的发展,提高彩绘层、有机底层与陶体之间的黏附能力,修复重点是彩绘加固和陶体修复。修复工程历时8年,完成了1011件陶质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现为青州市博物馆常设陈列“汉梦华章——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文物展”展品,在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巡展。依托该项目举办了全国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形成了行业内技术辐射。秦陵博物院在该项目开展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国家及行业标准五项。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武威磨咀子汉墓
出土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
甘肃省博物馆
项目所涉文物10件(套),由于年代久远,埋藏环境的复杂和保存环境的不稳定,文物强度下降,织物丝纤维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并有糟朽、污染、褶皱、残缺等病害发生,尤以糟朽最为严重。实施项目的目的在于有效治理或阻止病害的蔓延,使其在外观、强度、柔韧度及保存状况上得到改善,便于后续的陈列、保管和研究,使此批丝绸之路上的实证物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项目组通过形制推断、去除历史干预、应用丝蛋白加固技术、选用绉丝纱背衬材料、设计制作支撑附件及装具等一系列保护修复措施,有效抑制了病害的蔓延,增强了文物的观赏效果。修复后的织物形制明确,纹理清晰,色泽协调,整体牢固度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五种纹样进行了研究复原。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M18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M18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是对马家塬战国墓地M16、M18出土的2285件金属器(青铜器267件、铁器31件、金银花饰1987件)进行保护修复。项目通过科学检测分析,文物保存现状、病害及其腐蚀程度评估,结合文物今后保存、研究、展览的需求,对文物进行表面清理、除锈、脱盐、加固、粘接、补配、脱盐、缓蚀、封护等保护处理,有效消除和控制了文物病害,确保了文物的稳定性,提高了文物的完整性。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提升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能力和水平。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火台
出土纸质文书保护修复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克亚克库都克烽火台出土纸质文书生动再现了唐代戍边将士军旅生活的场景,因受埋藏环境影响,病害严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结合对文书的分析检测,制定了信息采集—杀虫灭菌—固色—揭展—清洗展平—修补加固—装盒—完善修复档案的技术路线。本项目修复95件(组)纸质文书,创新点在于:一是针对糟朽、粘连严重的文书,采用潮气闷湿、热蒸汽法,在放大镜下用针锥等工具进行揭展;二是针对纸张有褪色可能,清洗展平前,一方面对纸张有无染色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减少水洗,借助吸尘器、超细纤维布等进行清理;三是针对文书需要进行拼对、缀合,将文书分类处理,脆弱的先进行纸浆加固保证本体安全性,其余的进行拼对后再修复加固。修复过程中,与考古研究工作紧密结合,最大程度保留文书原始信息。通过多学科交叉,在提升纸质文物修复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科研创新能力。
克孜尔石窟出土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
本项目的纺织品计16件(套),主要病害是糟朽、残缺、破裂、皱褶、污染等。2011年11月编制方案,2012年立项,委托荆州文物保护中心2014年10月开始实施。翔实、完整、科学地完成了该批文物的保护修复档案,完成了大量分析测试数据,也培养了文物保护技术人员,提高了保护修复能力。本项目的亮点是对特别糟朽的小片纺织品定制专门的有机玻璃包装,为了织物的安全,中间挖出凹槽给织物留出一定空间;较为完整且糟朽程度较低的纺织品文物,将其放入定制的无酸纸盒包装内。糟朽残片更换包装后,整体视觉效果良好,根据文物形制定制的有机玻璃包装及无酸纸盒包装,给织物提供了一个较小的密闭的安全的微环境,便于保存和展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