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京外第一名刹”的正定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名“隆兴寺”。《隆兴寺志》记载:大觉六师殿“五彩悬山四座,玲珑庄严”,摩尼殿“背后五彩悬山一座,玲珑庄严”,大悲阁“殿内东墙悬山一座,玲珑庄严”“殿内西墙悬山一座,玲珑庄严”,“东千佛洞五彩佛一千尊,各高一尺”,“西千佛洞五彩佛一千尊,各高一尺”。这些绚丽的悬塑装饰集中体现了宋初壁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大觉六师殿的四座五彩悬山于民国初年随着大殿的坍塌而踪影皆无,大悲阁的壁塑也在1944年楼阁重修时毁坏殆尽,现在能看到的唯有摩尼殿北侧内槽的五彩悬山(图1)。
水月观音
五彩悬山通壁长15.7米,高7.5米,是国内现存古代悬塑中规模较大的一壁。悬塑又称“壁塑”,不同于浮雕的是,悬塑依着于墙壁,内有支撑支架,在墙壁之外进行的立体泥塑雕塑,因其绚丽多彩的颜色,被称为五彩悬山。悬山上山石碧波、峭壁危峻、祥云缭绕、天神护法、神兽若现,一座观音悠然端坐在这片山澜阔海之中(图2),空灵静谧的美感扑面而来。观音像高3.4米,上身不着衣裳,仅以披巾佩于肩头,胸前饰五彩璎珞,巾带绕于臂间,飘逸灵动;下着红裙及踵,裙褶如行云流水。头戴天冠,双耳坠环,右手臂套有环钏,露臂赤足。头稍右倾,右手绕膝握着左手腕部,左脚踏莲,右脚屈膝搭左腿,身体微向前倾。面容丰腴,柳眉凤目,面露微笑,俯视众生,身旁有青狮侍左、白象侍右,有源源不断的海水。观音神态优雅闲逸,却又不失静穆仁慈,身后山石用青绿色调衬托出宁静素雅的氛围。雕塑独具匠心地采用了流光四溢的琉璃珠为观音“点睛”,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仰视都能与观音目光相交,无声无息间感受到“仁者,悯我等故,受此璎珞”的心灵抚慰,自在观水月、慈眼视众生的慈悲精神尽在其中。观音这种“自观自在”的形态,在佛家称之“关照”,关照自己内心的意思,是修炼的一种方法。这座肤白圆润、身姿曼妙、恬静优雅的绝美水月观音与大悲阁中通天端立的观音像形成了一刚一柔的巧妙对比。整幅雕塑以大面积远山作背景,造就出峰峦千重、碧海浮波、祥云涌动、层叠交错的视觉感官,多维度立体展现了普陀洛迦山中观自在菩萨显灵说法的壮观场景,既表达出佛家不畏艰险求取真经的豪迈气概,又暗含了观音坐拥山水、旷达放逸的出世情怀。
水月由来
佛教自两汉时期由印度传入我国,在魏、吴、两晋、南北朝、隋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断与华夏文明进行着“相异而受”的文化往来。隋唐时期,中国化的佛教初见雏形,随后教义成就蓬勃发展,逐渐建立起相对独立、完整的思想体系和修行体系,深度影响了当时社会人文哲学、价值理念、伦理纲常、等级观念等方面。到宋代,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意识体系。
中国佛教主要以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为代表,以“普度众生”为其核心观念。其中最受民众信仰和推崇的要数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观世音,意指观闻世间心声,寻声前来解救众生苦恼,观其声者皆得解脱。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讳,遂去“世”字,简称为“观音”。观音信仰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从《法华经·普门品》闻声救苦的“三十三身”,到慈悲和善的“三十三观音”,观音信仰逐渐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一步步演变为民众虔诚信奉的神灵,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初期以印度贵族男性或勇猛大丈夫的形象为主,中唐后期,其造像开始变得简洁淡雅,弱化了神性色彩,着重写实化和世俗化。受当时世俗对观音信仰的精神需求和中国化审美意象影响,观音造像幻化出多种形式,表现多为袅娜多姿、飘逸柔美的女性形象,面容娇美、身形匀称、体态优雅,观音女性形象由此产生。作为观音女性形象的雏形,水月观音集佛教义理与中国化审美意象于一身,是观音大士三十三种法身中唯一一个由中国人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创造出来的,在中国观音信仰中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意境。
水月文化
水月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排第十二位,因其形象常与水中之月相关,又被称作“水吉观音”“水吉祥观音”,常被用来形容面容清秀俊美。对水月观音的描写最早源于佛教《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的善财童子在普陀洛迦山所见观世音普法的场景。中唐前后,水月观音开始盛行,此时的上层社会非常重视佛教造像,中唐画家周昉在长安胜光寺塔东南院创作的水月观自在菩萨,将观音绘在水畔月影之下,譬喻观音“慈眼视众生,水月施法雨”,现在世人所见的观音形象大都源于此,大多为袅娜多姿、飘逸柔美的女性形象,面容娇美、体态婀娜、气质典雅,充满了智慧和慈爱。《大智度论》曾记载“诸法无住、诸行无常,如水中月、镜中花,终是假有性空。”在佛家眼中,“水”“月”隐喻世间一切的无常和自然界的瞬息万变。水,形无定性,器方则方,器圆则圆,随方就圆,呈无常相;月,虚幻缥缈,需与水影衬才能显现,所见皆如影像;而“千里婵娟,今古共圆缺”也被用来隐喻观音大士将佛法无差别地洒向凡间。两者“空有”“虚幻”的本质寓意“佛法皆无实体”,折射出佛教“诸法空相”“普法尽施”的法宗真理。水月观音最初并非直接以女性形象出现,其在民众心目中救危济世的形象源于中国水、月文化的母性崇拜。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水、月跟女性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女人如水,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意象。水是万物之母,女性是人类的母亲,两者都是生命之源。水的阴柔之美与女性之间也有着高度匹配。女性恬美如水、温柔善良,人们赋予女性水一样的生命特质,兼容、柔濡、自然、恬静。水绵软的触感亦如女性的柔韧,可以清澈如溪、潺潺细流,也可以滴水穿石、排江倒海。月,因其阴晴圆缺、万相变化而具有相当特殊的涵义。古人常把月亮作为生命轮回的神灵来崇拜。古人将月亮的盈缺与妇女生殖联想在一起,认为女性怀胎为“月圆”,分娩后平腹为“月缺”,月亮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如同人类繁衍生生不息。女娲、西王母、嫦娥等月神的出现,正是迎合了人们对母性崇拜的需求。水、月都具有孕育万物的特性,是生命的缔造和源泉,代表了女性的沉静、柔美与愉悦。
封建社会,受礼制宗法的约束,女性常常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压迫,在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遭受不对等待遇。女性借助宗教倾诉生活的疾苦和隐忍,释放社会压力,寻求心灵的慰藉。人们对水月观音的崇拜,从最初妇女祈愿分娩平顺、子嗣健康、消灾赐福,到后来许多男性也顶礼膜拜,期望获得母性的安慰。水月观音在基于母性崇拜之上,衍生出人们对生命存亡的祈求及对人性的关爱。水月观音集结了佛教的空幻思想和中国原始的“水”“月”文化,是佛家慈悲善施与中国传统母性崇拜的结合,这种结合势必促使观音向女性形象转变,进而唤起女性对平等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解放社会束缚的追求。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水”“月”文化的传承,还是对观音女性形象转变的影响,再到宗教功能的提升,水月观音以其极具中国审美意象的造像形态,创造了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