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的济阳区博物馆,任务清晰而艰巨。如何让博物馆运营管理和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主动作为,把博物馆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让流动博物馆走进校园成了济阳区博物馆开年面对的重要课题。济阳区博物馆形成了“引进来+走出去”的研学模式,即通过学生作品进博物馆、学校课堂进博物馆,流动展览进校园、专业人才进校园等方式构建起博物馆、中小学生、学校为主的立体历史文化教育体系。
“波涛浩碧水连天,九转曲折陡山延。一碗河水半碗沙,惊涛海浪向东南”。这是济阳区澄波湖学校六年级一班叶金柯同学原创诗歌《黄河写生》的诗句,这首描写黄河风情的七言绝句被制作成单独展板粘贴在美术馆1号临时展厅供观众欣赏,在诗歌旁边对应的是一件黄河写生的大幅油画作品。放眼望去,这些诗歌的作者全部来自全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与这些原创诗歌一同展出的是“一个北京人眼中的济阳——卢伟油画展”。
这是济阳区博物馆与全区中小学校馆校结合研学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将专业画家眼中的济阳和土生土长的济阳青少年眼中的济阳进行融合。活动现场,来自北京的油画家卢伟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关于黄河文化创作的心得体会,看“闻韶台”,观“文庙”,站在油画勾勒的黄河大堤上一起讲述黄河故事,感受家乡变迁,传承黄河文化。展览效果出乎预料地好,展期应社会各界要求一再延长。崭新的展览模式,沉浸式的体验感悟,内心言语的公众展示,无形中给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的孩子上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体验教育课。
济阳区博物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主动对接全区中小学校,邀请了济南天山实验学校、澄波湖学校、新元学校等师生五千余人参观学习,展厅变课堂。
博物馆走出去,将陈列展览变成流动课堂,促进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4月19日,济阳区澄波湖学校德育大厅内多了54块醒目的展板,这些展板摆放整齐有致,与旁边的孔孟思想文化墙交相辉映,构成了一片结构紧凑的“历史文化林”。
“济水韶韵——济阳历史文化图片展”撷取了济阳历史文化中的部分精彩片段,图文并茂,简洁有序。通过参观达到弘扬文化、激励后人、薪火相传、创新发展的目的。澄波湖学校是此次流动展览进校园的第一站。为了达到流动展览的育人效果,促进学生们对济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认知了解和对家乡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济阳区博物馆专门安排了三名专职讲解员走进学校进行讲解服务。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通过“流动博物馆”的形式向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讲述济阳近代革命先驱事迹的时候,原本喧嚣的环境变得非常安静。这让他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这些先辈发自内心的敬仰与崇拜,对济阳历史文化的尊重。他清晰地感受到,通过自己的讲解,济阳的灿烂历史文化在同学们心中鲜活了起来,润物细无声。
2023年,济阳区博物馆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践行“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理念,将“济水韶韵——济阳历史文化展”流动展览在全区中小学覆盖展出,让更多师生了解济阳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济阳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创新博物馆的教育形式,做好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学习文化的窗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博物馆,认识博物馆。让走进博物馆,成为公众的一种文化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