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大兴国寺舍利塔铭旧事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唐新

image.png

河南开封市博物馆陈列着一方河南邓州出土的隋代大兴国寺舍利塔铭。开封与邓州两地相隔数百公里,为何出土于邓州的文物被收藏于开封市博物馆中呢?这还要从清代的一件旧事说起。

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塔铭为圆石鼓形,青石质,呈圆柱础状,直径58厘米,厚13厘米;竖书铭文14行,满行13字,全铭文154字:“大隋皇帝舍利宝塔下铭。大觉湛然,昭极空有,慈愍庶类,救护群生。虽灵真仪,示同灭度,而遗形散体,尚兴教迹。皇帝归依正法,绍隆三宝,思与率土,共崇善业,敬以舍利,分布诸州,精诚恳切,大圣垂佑。爰在宫殿,兴居之所,舍利应现,前后非一,顶戴欢憘,敬仰弥深。以仁寿二年,岁次壬戌四月戊申朔八日乙卯,谨于邓州大兴国寺奉安舍利,崇建神塔。以此功德,愿四方上下,虚空法界,一切含识,幽显生灵,俱免盖緾,咸登妙果。”该塔铭详细记录了隋仁寿二年(602)四月,隋文帝杨坚颂扬佛德、虔求佛佑在当地修建舍利塔的经过。据《续高僧传》等文献介绍,当时有个名为宝儒的高僧奉命送舍利,他是该寺院的主持。隋朝时安放舍利是国家行为,不难想象安放仪式是何等的隆重和奢华。

此塔铭字迹清晰保存完整,书法精湛,属当时书法艺术佳作。清朝末期,塔铭拓本成为金石爱好者们争相收藏的对象,鲁迅、马衡等文化名家都有收藏。目前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也均收藏有此塔铭的拓本。据记载,隋文帝在位期间在全国修建舍利塔超过111座,其中一座就修建在邓州。目前国内发现的隋代舍利塔铭仅有十几件,多为方形。邓州大兴国寺塔铭则为圆形,且内容与同时代的塔下铭有所不同,甚为少见。隋代的舍利塔很多都是方形木塔,这种木塔很容易损毁,仅仅几十年后的唐代永徽年间(650-655),这座舍利塔连同寺院一起毁于战火。

隋代大兴国寺舍利塔铭被发现后,先是被安放在邓州城内的龙兴寺塔顶上。因为这方塔铭,过去邓州人一直误传龙兴寺塔是隋代佛塔,就连当地文史学者郭伯恭先生主编民国《重修邓县志》时也误将此塔创修时间定在隋仁寿二年。也有一些地方史志也记载此塔为宋塔,但一直缺乏实物证据。直到1988年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维修此塔时发现地宫,出土金棺、银椁等一批具有典型宋朝风格的珍贵佛教文物及舍利。据地宫塔铭记载,此塔修建时间为北宋天圣十年(1032),至此才真正确定邓州城内的龙兴寺塔为宋塔。清代乾隆年间,大兴国寺舍利塔铭被盗。寻回后充公,存放在当时的省会开封。民国期间由河南省图书馆收藏,新中国成立后此塔铭又移交给开封市博物馆收藏至今。

据《嘉靖邓州志》记载,高粱店在“州北三十五里”;《顺治邓州志》又载“兴国寺,在州北,高粱店”。如今夏集当地已经没有高粱店这个地名留存。据村民说,夏集街东杜岗附近过去种植过高粱,旧称高粱店。但在实地考察时发现,此地地势低洼,常有水灾,显然不适合种植高粱,兴国寺旧址大约不在此地。隋代时,选择寺院和宝塔的建造位置十分注重风水,其选址要具备“有山有水,或高爽清净”等特征。夏集镇岗上村过去属高粱店管辖,这里地势较高且背靠严陵河,看起来气势非凡,可以说是块风水宝地,相比于高粱店更符合寺院和舍利塔的选址条件,大兴国寺旧址也许就在此附近。在邓州地方史志中仅记载这里发现了舍利塔铭,可这仅仅是地宫文物中很少的一部分。那当时的舍利和盛放舍利的容器还有哪些,这些文物现又在何处,兴国寺寺院旧址面积有多大?这些都是未解之谜。如果将来能通过考古勘探出兴国寺的旧址,这些问题或可迎刃而解。

1000多年过去了,隋代大兴国寺和舍利塔早已湮灭无存,这件塔铭能保存至今极为难得。它见证着大兴国寺的兴衰变迁,也从侧面显示出古代邓州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厚重。这件塔铭对于研究隋代的佛教文化和书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地方史和佛教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57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