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蔡同盟”的烽火纪念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李智健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这是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

提起蔡和森,就一定会想到他的革命伴侣向警予。两人是历史上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他们胸怀理想、志向远大,为了国家和民族宁愿舍弃生命;他们独立自主、感情丰富,两人的爱情始于革命理想,也终于革命理想。

向警予不仅是中共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谁说我辈不女权?”这是向警予一生的革命理想。

1895年,向警予出生在一个湖南的商会之家,有兄弟姐妹共十人。在她五岁时家人第一次为她裹脚,疼得她号啕大哭,于是找来剪刀,把裹脚布剪个稀碎,面对母亲的责骂,她说:“要我裹,哥哥们也得裹,他们不裹,我也不裹!”这番话把母亲说得哑口无言,只能任由她去。

向警予革命思想的启蒙主要来自于长兄向仙钺。其长兄曾参加过维新变法,后又加入兴中会,同时担任中国同盟会分部负责人一职。在长兄的影响下,12岁的她便已经开始关心国家大事;17岁时她辞别母亲,只身前往长沙投考新创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师。在入学考试中,主考官杨怀中对她的文章十分欣赏,将她点为了第一名,她因此顺利进入师范就读。

蔡和森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之一,是有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在担任团中央执行委员期间还是《先驱》半月刊主编,后又致力于《向导》周报的筹办工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做出了卓越贡献。之后因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离开了《向导》周报。曾与毛泽东一起创办《湘江评论》,两人与萧子升是杨昌济先生最得意的三位门生,此三人皆博学多识、才华出众,一度被称为“湘江三友”。

蔡和森1917年在湖南高等师范正式毕业,1918年同毛泽东一起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在法国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向警予也不甘落后,在长沙求学的这几年收获知识、结识盟友,为她以后的革命道路打下坚实基础。1916年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向警予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从长沙回到了偏远的家乡,创办了溆浦第一所现代女校,敢于挑战陈规旧礼的她一时名声大噪。在适婚的年纪,她毅然拒绝了高官求婚,表示以身许国,终身不婚。

1918年4月,“湘江三友”共同组织了新民学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胚胎之一。1918年底,向警予与蔡和森在北京相识。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激发了向警予立志致力于政治斗争的强烈愿望,她在信中说道,“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寻找思想,必须做贴合实际的事情。”于是她加入了新民学会,追求实现“改善人和全人类的生活”的理想。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一家人与向警予登上了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前往马赛,在35天的航程中,蔡、向二人恋爱了。他们开始互相写诗,倾诉自己的感受,等到旅程结束时,他们把这些书信编成了一本小册子,叫作“伟大的目标联盟”。到达法国蒙达尼城后,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让两个人更加亲密,感情进一步升华。1920年5月,他们在蒙达尼的一间木板房内结婚。婚礼热烈而简朴,几十名中国留学生为这一对志同道合的新人送上了温馨的祝福。两人微笑着,向每一个同学都赠送了共同编写的诗集《向蔡同盟》。

image.png

“向蔡同盟”不仅仅是男女爱情上的同盟,信誓旦旦;更是理想事业上的同盟,同舟共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在丈夫的影响下,向警予读完了《共产党宣言》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开始转变思想,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1921年底,“占里昂大学”事件爆发,两人被遣送回国。

回国后,两人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个致力于全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把上海的女权运动搞得风生水起;一个当选中央委员,在五卅运动期间展现出卓越的领导群众斗争的才能,并在斗争中成长为杰出的群众领袖……

1922年9月13日,党中央在上海环龙路设立《向导》总发行处,并进行了创刊发行工作。作为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机关刊物,也是建党早期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向导》周报的成立不仅能够帮助群众及时掌握中国的革命形势,还对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蔡和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北大红楼展厅里陈列着一份《向导》周报,报纸大小为16开4版,纵25.7厘米,横18.5厘米,每期8页,虽然纸张早已发黄发脆,但是上面的油墨字迹仍然清晰可见。《向导》周报以“统一、和平、自由、独立”作为办报宗旨,除报头外其余内容采用的是当时报刊通用的竖排版格式,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时事评论”“读者之声”等栏目。在中国内地许多中大城市及香港、巴黎、日本等地设有30多个分销处。发行数量由开始的3000份增长到4万份,最高达至10万份。

image.png

在其创刊号《本报宣言》上,开宗明义地提出“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推导为和平统一的障碍军阀”,旨在号召国民建立一个和平、统一、自由独立的国家,在短期内为群众斗争指明了方向,成为当时各种进步报刊的一面光辉旗帜。

蔡和森是《向导》周报的首任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单独署名文章130余篇,与向警予一起以“振宇”联合署名文章36篇。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主要是揭露英、美等国家对中国的殖民主义侵略罪行、国内军阀的黑暗统治、宣传国共合作、论述工农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和介绍俄国、土耳其等国外革命情况。该报被誉为“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向导》还曾先后迁往北京、武汉等地发行,广受读者欢迎,被称为“四百兆同胞的救命符”,但由于当时租界、北洋军阀等各种势力的封杀,《向导》差一点走投无路,经过蔡和森等人宵衣旰食的不懈努力,报纸才得到长足的发展。最后又因汪精卫叛变革命于1927年7月彻底停刊,发行历时五年,共发行报纸201期。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国民党在5月1日将其杀害。蔡和森得知向警予被杀害的消息悲痛不已,撰文悼念:“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泣血之辞,痛怛彻骨,读之令人动容。

1931年6月10日,蔡和森遭叛徒顾顺章指认而被捕。不久他被香港当局引渡给广东国民党,英勇就义。

在那段激荡的革命岁月,在那风华正茂的年纪,蔡和森、向警予两位优秀的共产党人牺牲了。他们意气风发,却为革命、为心中的大义、为中华之复兴视死如归。他们的一生在历史上是短暂的,而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一切,却是无法用生命的长度来衡量的。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1.48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