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聚焦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智汇论坛

来源: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作者:188bet金宝搏在线登录

image.png

近期,首届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智汇论坛在江西瑞金举行。论坛由中国文物学会、金宝搏网站下载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中共瑞金市委、瑞金市人民政府承办。180余位来自全国革命纪念地、纪念馆、博物馆等单位的代表,围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型做法、主要成果和成功经验,就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朱虹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现将演讲内容摘要如下:

革命文物活起来 红色基因传下去

刘玉珠

image.png

革命文物承载着红色的基因血脉,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物化精神谱系,实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革命文物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是我们汲取奋进力量不断前行的动力。

江西是革命文物大省,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红色品牌,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瑞金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红色文化特色突出。在革命时期,瑞金人民为红军输送物资,几乎家家有人奋勇参军。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也最早从瑞金起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临时中央政府发布《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中明确规定:“上交死亡战士的遗物,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以纪念”。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第一个国家革命博物馆,向各根据地发出《征集革命纪念物品和胜利品的通令》。之后很长一段时期,革命文物都以“设立陈列(纪念)馆+征集革命遗物”的保护形式延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将其提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文物局专设革命文物司,连续发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名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加速提升。作为试点片区之一,结合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政策,国家对赣南的革命文物加大保护力度。文物部门从2014年以来支持赣南中央苏区累计投入了20多亿元,通过这些革命文物的集中连片保护,很多地方开放为红色旅游目的地,一些革命旧址成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直接为群众服务。通过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赣南已经有54个县顺利脱贫,其中红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瑞金打造的红色精神名片更加突出彰显。革命文物在瑞金革命老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峥嵘岁月,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意义。保护革命文物的目的在于勿忘历史、培根铸魂、传承发展,继承先辈们的不屈不挠精神,奋发图强。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就是要讲清楚并展示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将红色基因传下去,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聚焦主题,突出特色,讲好革命故事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红色地标。国家文物局会同北京市委、市政府,密切配合,将北大红楼保护修缮项目纳入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的重点项目,坚持保护第一、注重修旧如旧,统筹展示保护。共同实施推动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的整体保护、展示提升、环境整治和连片打造工作。这些革命旧址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北京革命活动历史,是党史上的光辉一页。北大红楼完成文物本体修缮后,特举办“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主题展览重新对外开放。在建党百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到北大红楼参观,随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他深刻阐述北大红楼在建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鲜明指出红色资源、红色血脉对党的事业的重要意义,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现在的北大红楼,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爱国教育打卡地,引发了参观热潮。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就是要立足实际,深耕细作,深入研究阐释、展示传播,聚焦特色发展,走出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同时要坚持保护利用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以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去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3月,国家文物局发布《革命文物主题陈列展览导则(试行)》,明确革命文物主题展览策划设计应聚焦主题、突出特色,严格以旧址、史实为基础,力戒“主题模糊”“千馆一面”。如何一点一滴地挖掘出、讲述出有温度、有共鸣的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就必须用好用活现有资源,要有物可以看、有史可以讲、有址可以寻、有事可以讲,有效挖掘和阐释。以创新的方式传播红色故事,各革命旧址,故居、纪念馆等,都需要各自发力。

多方聚力,久久为功,加大社会力量参与

革命文物活起来,要汇聚多方力量,坚持不懈做下去。在聚合力量,共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播方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很早就开始进行了尝试。“薪火相传”是基金会推动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品牌公益宣传活动,旨在鼓励、弘扬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2019年时以“寻找红色基因传承者”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那些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在革命文物的弘扬、传播和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如90多岁高龄的邓刚等,几十年来保护革命遗址、编撰革命史料,至今笔耕不辍。201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基金会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发起了“红色记忆V计划”,面向全国征集革命文物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等,发动了山西、河南等多个地方社会组织、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等的积极性,也是一次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尝试。

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是解决经费不足、人员不足、传播不足的很好方式,是在国家保护为主之外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形成革命文物保护的强大合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发展壮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志愿者队伍,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参与机制,久久为功,不断创新参与模式。

融合发展,创新转化,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革命文物+红色旅游”“革命文物+乡村振兴”“革命文物+传播”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革命文物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是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最好方式。江西就探索出地方特色模式,将乡村振兴与革命文物保护有效结合,坚持革命文物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整体规划一盘棋,纳入总体规划编制,助力乡村振兴。瑞金探索出“革命文物+”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用革命文物引领价值,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叶坪乡朱坊村推广“革命文物+古村保护+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理念,打造“中国健康第一村”。去年,瑞金被列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瑞金以示范村落、集中连片区传统村落为载体,融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带动整体保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要。

2016-2018年,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指导支持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开展传统村落全面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拯救老屋”行动,以中央财政2亿元为引导,带动地方及社会资金2亿多元。其中整县推进试点县金溪县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成功抢救1000余栋老屋,为江西私有产权和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利用积累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金溪县建立联动机制,构建起拯救老屋、古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的齐抓共管大格局,同时以革命文物保护为抓手,因地制宜,也探索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让革命文物在田园风光与青山绿色间“活”起来。此外,金溪县还采取托管、收储等方式,截至2021年底,金溪县托管1800多栋老屋,为后续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奠定了基础。

革命文物活起来,要融入到大的时代环境之中,完成时代命题,同时更要借助时代优势。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及时借助科技的力量激发革命文物新的活力,已是必须。很多纪念馆、博物馆其实都已经融入其中,“革命文物+科技”已经开始充分运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如何运用好这些新的技术,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如何不被技术绑架,流于炫技,而忽视了文物故事性的挖掘。技术只是手段,体现文物价值、彰显革命精神才是根本。

下一步,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为契机,实施更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引导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参与。社会力量不仅仅是资金、技术、平台、传媒等的引入,更多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了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有序传承。

(发言者系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做好革命文物融合发展大文章

朱虹

image.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江西是革命文物大省,现有革命旧址296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0多处,可移动文物4万多件。江西在全国率先出台《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公布两批革命文物名录、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出台红色教育培训省级标准,红色标语调查保护、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程成为全国样板。同时,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加快建设,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东方欲晓”红色主题乐园、“那年八一”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引领潮流。最近出品的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震撼人心,赢得满场掌声和泪水。每年还推出150余个革命主题展览,210个省级红色名村迈上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江西革命文物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要增强做好革命文物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注重精神传承,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努力做好“革命文物保护与新发展理念的融合,革命文物研究阐释与传承红色基因的融合,革命文物展陈与红色教育的融合,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融合,红色名村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这“五个融合”的文章,进一步整合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传播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运用革命文物资政育人、推动发展。

做好革命文物保护与新发展理念的融合

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如江西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农民贺页朵冒着生命危险,藏在自家榨油坊里的入党誓词;瑞金大柏地“当年鏖战急”留下的“弹洞前村壁”;黄亚光在瑞金用一支毛笔和一支圆规设计出来的第一枚苏区邮票……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虽然饱经沧桑、陈旧模糊,却依然令参观者印象深刻、深受教育。但由于革命文物点多面广,还有很多偏远零散革命文物和低等级革命文物在经费投入、人员安排、日常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且部分为私有或集体产权,加剧了管理的难度,保护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存在倒塌、灭失的危险。为此,在坚持革命文物保护理念的同时,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具体内涵融入革命文物保护过程,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以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以绿色发展相辉映,以开放发展加快内外联动,以共享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单点与集群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诸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做好革命文物研究阐释与传承红色基因的融合

2022年年底,纪念南昌起义军余部“赣南三整”95周年理论研讨会在赣州市举行,会上邀请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全省的革命文物工作者一起,对“赣南三整”的历史意义、重要贡献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释,收到论文90余篇,并将南昌起义军余部上堡整训旧址列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此外,江西还先后举行了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三湾改编95周年座谈会、首届红色基因传承高端论坛等活动,可谓成果丰硕。要依托此类成果,整合跨领域、跨学科、跨单位的科研团队和学科创新力量,建设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推广、决策支持于一体的革命文物与红色基因协同研究中心,围绕革命文物的科学保护、内涵阐释、价值挖掘、展示展览、社会教育、传承弘扬、科技应用,组织文物、党史、军史、档案、地方志等研究力量以及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文博机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政建言、社会服务与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和阐发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推动革命文物研究阐释与传承红色基因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体系创新,试点开展示范项目,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践示范协调发展。

做好革命文物展陈与红色教育的融合

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中,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苏区精神永放光芒”情景故事讲演获评优秀案例。此讲演以发生在中央苏区的红色故事为主题,以馆内讲解员等干部职工为主演,融合讲演、情景剧、舞美特效、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大中小学生打造一堂沉浸式、情景式、嵌入式的党史教育课、思政研学课和党性锻炼课,走出一条投入小、好复制、可持续、常态化的革命文物传承展示与红色教育的融合之路。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座房屋、一排像、一间桌子一张床”的简单拼凑,以及娱乐化、庸俗化、过度商业化,甚至人为制造、生搬硬套红色概念,随意贴上“红色”标签等现象。做好革命文物的传承展示,要注重挖掘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教育的功能,建立革命文物场所与学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共护机制,运用革命文物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培训、党员志愿服务、红色研学实践、文艺作品创作、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传承展示活动,深化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讲好鲜活生动、高潮迭起,感人泪下、催人奋进的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人不仅“感动一下子”,更要“记住一辈子”,在全社会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做好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融合

保护和利用,历来是革命文物工作一对重要关系,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护成果的转化。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最终目的是要“让文物活起来”。近年来,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了以585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3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点,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为线,以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为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旅游体系,较好地发挥了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教育功能、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红色5A景区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等方面大幅攀升。但现阶段依然存在“融合发展管理缺位,融合机制不畅;融合发展基础薄弱,融合范围不广;融合发展动力缺乏,融合程度不深;融合发展需求阻抑,融合效应不显”等制约因素,如在某些红色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出现的扩大范围、项目搭车,贪大求洋、超标建设,概念泛化、偏离方向等问题。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结合红色国家文化公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和革命专题类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明确片区革命文物连片保护、整体展示、融合发展的主题提炼、空间结构和项目布局,同步做好红色旅游的总体策划、总体统筹,打造全程贯通的“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通过“职能融合+资源融合+功能融合+技术融合+人才融合+市场融合”,创新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精品红色旅游景区相结合、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与特色乡镇建设相结合、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等红色、绿色、古色融合发展的模式,一体化推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形成红色基因有效传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基本实现的发展新局面。

做好红色名村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也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的思想动力。要以革命文物活化利用为基础建设的红色名村作载体促进乡村振兴。如赣州市以“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的思路,制定红色名村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规划,利用红色名村留存的革命文物和承载的革命精神,推动红色名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护修缮革命文物214处(件),打造革命纪念场所168处,收集整理革命故事787个,开发红色教育培训课程186个,培育红色文化讲解员670名,推出乡村红色旅游线路122条,创建省级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12个,带动3.2万余名群众就业,平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8.44万元。由此可见,乡村红色名村是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增长机制与方式,实现了乡村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发言者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金宝搏网站下载 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金宝搏网站下载 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Baidu
map
2.0576s